創新醫療 引領未來──瑪嘉烈醫院五十年(下)

創新醫療 引領未來──瑪嘉烈醫院五十年(下)
撰文:01醫務所
出版:更新:

瑪嘉烈醫院今年慶祝50周年金禧紀念,周年誌慶以「創新醫療、觸動人心、引領未來」為主題。回首往昔,瑪嘉烈從最初定位為復康醫院,逐步發展成提供老人科、傳染病科、腎科等專科服務,至今更已成為一所大型急症全科醫院,這些成就有賴一眾前輩和同儕努力不懈、摯誠付出,積極投入香港公營醫療體系發展。

撰文:醫院管理局九龍西醫院聯網總監羅振邦醫生

醫管局傳染病中心設於瑪嘉烈醫院,配備高規格隔離設施,歷年來處理和治療不同傳染病的病人。
醫管局傳染病中心設於瑪嘉烈醫院,配備高規格隔離設施,歷年來處理和治療不同傳染病的病人。

傳染防控先鋒 臨危受命衝鋒陷陣

七十年代越南難民潮,醫院尚未竣工便臨危受命要提前啟用,肩負為船民上岸檢疫的重任,並「接棒」治理前荔枝角醫院的傳染病病人。因此早於成立之初,瑪嘉烈醫院便已設立傳染病專科。在2003年「沙士」疫情爆發時,更擔當抗疫先鋒,被指定為「沙士醫院」,接收全港約三分一確診病人。經歷此疫後,當局決定選址在瑪嘉烈醫院興建全港首間傳染病中心,奠定了其在傳染病專科的地位,歷年來處理和治療包括豬流感、伊波拉病毒、登革熱及瘧疾等傳染病病人。

瑪嘉烈醫院早前舉行50周年院慶活動啟動禮,為今年一連串慶祝活動掀開序幕。

全港首推腎臟移植 引入家居洗血服務

瑪嘉烈臨床專科醫療具有一定聲譽,尤其在腎科領域。七十年代末,醫院開辦全港首個公營腎科部門,至八十年代,成功完成首宗活人近親和非近親腎臟移植手術;更於1999年成立兒童腎科中心,成為當時全港唯一提供透析治療及腎臟移植的兒科部門。及後在兒科率先引入自動腹膜透析,也是亞洲首間引入夜間家居血液透析治療服務的醫院,減低腎病病人因「洗腎」對生活造成的影響。

瑪嘉烈醫院是亞洲首間引入夜間家居洗血服務的醫院,末期腎衰竭病人接受訓練後,便可自行在家中「洗血」。

全港唯一高階毒理化驗 守護小孩無毒童年

瑪嘉烈醫院在建院初期已開展毒理服務,因應中毒事故日益複雜,醫管局在院內成立毒理學參考化驗室團隊,全港唯一一所高階毒理學化驗室也設於此。除服務全港所有公立醫院,同時亦協助警方處理棘手案件。近年化驗室更針對嬰兒或兒童有機會在居住環境中攝取毒品的風險推出驗尿服務,能夠準確檢測尿液中低含量毒品,讓醫生和社工為有需要的孩童安排適切照顧,守護他們的「無毒」童年。

醫管局在瑪嘉烈醫院設立全港唯一高級別毒理學化驗室,協助處理棘手中毒個案。

基因檢測心臟遺傳疾病 及早預防治療

「突發心律失常死亡綜合症」是導致猝死的遺傳病之一。由於沒有明顯徵狀,即使心電圖檢測亦難以識別隱性患者,瑪嘉烈醫院心臟科團隊於2014年與遺傳性心律基金會及衞生署法醫合作,展開全港首個針對心臟遺傳病的醫學研究,使用次世代基因測序進行基因解剖,不僅能準確鑑定猝死者的死因與突發心律失常的關連,還能協助評估家族成員的遺傳情況,讓他們及早接受預防性治療,減低悲劇重演風險。心臟遺傳病檢測由2021年起更已成為瑪嘉烈醫院的常規服務。

瑪嘉烈醫院50周年誌慶以「創新醫療、觸動人心、引領未來」為主題。

瑪嘉烈醫院50周年紀念短片連結:https://youtu.be/AVBpcybt0Oc

過去五十年,瑪嘉烈醫院培育不少醫療人才,服務推陳出新,為香港醫療界略盡綿力。放眼未來,筆者深信醫院定將繼往開來,不斷創新醫療模式,秉持觸動人心精神,引領更美好未來,與一眾同事攜手為病人提供更貼心和適切的醫療服務。

醫院管理局。(資料圖片)

《香港01》「01醫務所」與醫院管理局合作,逢星期三刊登由醫護人員撰寫的專欄《園遊。杏林》。

「杏林」出自三國時代名醫董奉的故事,後世以「杏林」稱頌醫護,數位來自醫管局的杏林中人帶領看倌園遊杏林大觀園,透過文字細數杏林人、杏林事,分享箇中點滴緣由。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