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報告揭屯赤隧道緊急通道艙口井蓋忽三度彈起 急密封所有艙口
通車4年的屯赤隧道工程及管理問題多多,通車初期,其連接地下公共設施通道的緊急通道艙口井蓋曾意外彈起,險釀意外。審計署新一份審計報告揭露,該意外前年及去年也曾發生,在衡量道路風險、維持緊急通道艙營運及維修保養工作後,有關方面於去年10月決定密封所有緊急通道艙口,審計署籲路政署日後建造隧道工程必須汲取今次教訓。另外,報告也揭示屯赤隧道長期人手短缺不符編配規定,每月少8至30人不等。
路政署回應指,封閉艙口不會影響公用設施走廊的功能及有需要時的救援工作,有關安排亦符合消防要求,封閉工程所有開支全數由承建商承擔,並不牽涉額外政府開支。
屯赤隧道內地面共設有45個連接地下公共設施通道的緊急通道艙口,當隧道有緊急事故時,可方便救援人員利用地下通道快速進入管道內救援。不過,屯赤隧道通車初期,曾發生地面緊急通道艙口彈起意外,路面出現大洞,對路面行車造成影響之餘更險釀意外。
新一份審計報告披露,通車初期曾發生井蓋彈出意外後,承建商雖然已做修補工程,但同樣意外於2022年7月及去年8月再度發生,直至去年10月,在衡量已有的其他輔助疏散路線、對道路安全構成的潛在風險,以及維持緊急通道艙口所需的營運和維修保養工作後,有關方面決定密封所有緊急通道艙口。
審計署認為路政署日後在推行隧道工程時,建造緊急通道艙口一事應汲取今次教訓。
除路政署在工程上處理欠佳外,審計報告亦指運輸署在屯赤隧道管理方面亦有所缺失。報告稱由2020年底通車至今年6月的43個月中,營辦商全部指定職級人手實際工時少於協議訂明工時,平均少4%,營辦商因此已向運輸署賠償620萬元;而過去43個月實際人手也少於訂明人數,每月短缺8至30人不等,佔人手編配須要的140名人員中的6%至21%。
報告又提及,運輸署在評核屯赤隧道營辦商表現工作、車輛救援行動、評估屯門區內車流等工作也有可改善之處。其中屯門區車流方面,屯赤隧道通車後,皇珠路行車量/容車量比率在2023年已升至1.17,審計署籲運輸署應持續檢視相關路段交通,採取交通管理措施。
路政署回應指,在行車隧道設置地下公用設施走廊和地面緊急通道艙口均為新設計,首次於香港的隧道採用,旨在容許部分隧道設備遷至公用設施走廊,讓維修保養工作可在不影響隧道行車的情況下得以無間斷地進行,同時亦提供額外的輔助救援路線。
該署稱,使用公用設施走廊的工作人員一般需要經隧道南北兩端通風大樓進出作日常保養維修及救援,因此封閉上述艙口並不會影響公用設施走廊的功能及有需要時的救援工作,有關安排亦符合消防要求,封閉工程所有開支全數由承建商承擔,並不牽涉額外政府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