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Short評】共享單車:「浮屍」非香港獨有,而是必經之路?

撰文:林綺琪
出版:更新:

Gobee.Bike來到香港,推行不足一周,接連見報的是城門河上的一具具「浮屍」——4日內已有4輛Gobee.Bike被丟進河中。創辦人受訪時直言「對香港感到失望」。部分網民開始慨嘆港人水平之低,或者將之歸究中港融合不融合的問題;更有人彷彿已看透世事、預言服務勢必失敗,提醒着香港人性本惡。
Gobee.Bike的亂象,是否香港獨有?在華人社會推行共享單車服務,又是否遙不可及?細看歐、亞等城市的共享單車系統,偷車、拆走零件變賣、惡意破壞等問題,幾乎是每個城市的必經之路,卻仍然能走到今天。

Gobee.Bike登陸香港,首先在單車友善設施較為完善的沙田、馬鞍山等地區推行。(資料圖片/ 盧翊銘攝)

在世界各地推行共享單車的三大問題

1. 偷車、惡意破壞

共享單車Vélib'於2007年已在巴黎推行,至今是除中國以外、全球最大型的共享單車系統,據2014年的數字,每日的Vélib'單車使用率達10.8萬次。不過,Vélib'在推行初期,亦曾面對嚴重的單車被盜、變賣及遭破壞的問題。根據官方網頁顯示,在推出首年,便有8,000輛單車失竊、16,000輛被破壞,令Vélib'在運行頭3年亦一直虧蝕。

Vélib'其後加固單車鏈、籃子,以減少破壞;又使用電子泊車位、加強防盜系統等,改善失竊問題。但發起人接受傳媒訪問時亦承認,治本的方法,是源於市民的自重。其後,Vélib'亦在巴黎大賣廣告,宣揚共享單車屬於市民,希望大家一同保護單車的訊息。

2. 共享單車=獨享單車

部分共享單車系統可在城市任何地方停泊,部分城市則會設置多個指定停泊點,但有部分市民仍然為貪求方便,而將共享單車泊進私人住處,甚至將其私有化。中國其中一個大型共享單車平台ofo,便有人在淘寶網出售解鎖單車的方法,一般花費數十人民幣已可拆解ofo的密碼鎖。有人乾脆在單車上加上私家鎖頭,將單車據為己有;或是將單車車身上QR code破壞,讓其他人無法解鎖單車等。

根據數據研究機構比達諮詢早前發佈的《2016中國共享單車市場研究報告》顯示,中國的共享單車用戶於2016年已達1,886萬。雖說當地有相關的法例制裁佔有他人財產行為,地方的執法未必夠全面。上月底有網民自發,剪斷被加了私人鎖的ofo單車,在街頭即場勸導阻撓的人,並拍成短片,獲不少網民討論及支持。

3. 佔用公共泊位停泊單車   日本點解決?

日前有區議員指出,Gobee.Bike的推行沒有經過區議會的諮詢,又質疑單車佔用公用泊位停泊。根據《道路交通(泊車)條例》,單車不可連續停泊超過24小時,違者可被判罰款2,000元。有市民查問有關法律問題時,Gobee.Bike亦僅回覆指已經與政府溝通,確保計劃可順利推行,未有正面回應問題。

現時全港約有公共單車泊位5.7萬個,其中在港島及九龍區的不足400個;單車泊位的問題,或許到Gobee.Bike推展到其他區域時終需面對。而於多個共享單車城市如日本(BayBike)、台灣(YouBike)等地,這類單車在城市內有多個指定的單車停泊處,讓市民在使用單車過後歸還。既可在停泊點鎖上單車防止被偷,也解決了佔用公眾停泊點的法律問題,避免部分市民及單車店經營者不滿。

巴黎的共享單車服務Vélib',推行初期的單車被盜及破壞等問題同樣嚴重,公司於推行的頭三年仍處於虧蝕狀態。(GettyImages)
中國目前最大型的共享單車服務之一的ofo單車,過往使用的是密碼鎖,保安程度較低,市民輕易可將單車解鎖據為己有;ofo於上個月起,會逐步將單車更換成附有GPS功能的電子鎖。(GettyImages)
YouBike微笑單車在台北、新竹、台中市等均有提供服務,並設有指定停泊位置。(資料圖片 / 林振東攝)

Gobee.Bike是打著「共享」旗號的出租單車?

回到香港,Gobee.Bike的出現,無疑是一場改變港人生活模式的實驗。有人說,比起5元半小時的Gobee.Bike,在單車行60元租輛單車、踩足一天更為划算。愛車之人再愛踩單車,也鮮有踩私伙車去和朋友吃飯、購物;怕單車一獨留在街上幾分鐘,已會被「拐帶」、「分屍」,難逃「屍骨無存」的命運。大家可有想像過,踩單車可以不止是假日消閒活動,更可以是代步工具,減少空氣污染問題之餘,又終於可擺脫每天繁忙時段必然塞車的命運?

而值得知道的是,Gobee.Bike雖打着「共享單車」的旗號,但形式上較接近出租單車。Gobee.Bike是所有單車的擁有人,兼顧維修、出租服務;並非如Uber、Airbnb般,由市民提供自家車輛、房間等,在物件閒置時作共享服務。

Gobee.Bike引入香港後,引起不少爭議,包括被人投訴佔用公共空間。(資料圖片 / 盧翊銘攝)

荷蘭花50年完善單車友善設施 港人須有耐性?

羅馬非一日建成。阿姆斯特丹早在1965年,已推行共享單車服務,當時一班無政府主義者提倡「白色單車計劃」(Witte Fietsenplan),將小量沒有上鎖、漆上白色的單車放在社區內任人免費使用,以對抗當時的消費主義及空氣污染問題,但很快已被警方充公。

其後雖然再有人提出,當時政府卻以發展汽車作為交通模式為由,一口拒絕資助計劃。但哥本哈根在九十年代中期,參考荷蘭的經驗、成立共享單車計劃,其後逐漸擴展至歐美、亞洲等多個城市。至2016年底,全球已有1,188個城市有共享單車系統。

荷蘭花了逾五十年時間建設單車友善設施,香港的共享單車服務僅推行了一周,單車徑、泊位的規劃、大眾教育等仍有待改善,這些不是一時三刻可完善的事,但不去大膽想像,更不會有人去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