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緊難民政策】曾花數千買鞋 教授轉買奶粉尿片、創協會助難民

撰文:曾雪雯 徐嘉蒓
出版:更新:

近年,非裔與南亞人口遷入元朗八鄉、錦田一帶盆地。在這個「小聯合國」內,有一名大學教授一邊做研究,一邊夥學生與義工無償為難民二代開幼兒playgroup,甚至每月自費為難民媽媽買奶粉、尿片。
她是香港教育大學亞洲及政策研究學系助理教授伍鳳嫦(Isabella)。Isabella笑言自己不是「左膠」,因為自己喜歡買鞋。她曾耗費數千元買鞋,不過如今都把買鞋的錢拿去買奶粉。
攝影:鄭子峰、高仲明(資料圖片)

Isabella曾是個走在新聞的最前線記者,在《時代雜誌》、《遠東經濟評論》等大型傳媒機構報導港澳主權移交、印尼排華、台灣大選、峇里爆炸等國際頭條。(鄭子峰攝)

因研究走入難民社群

Isabella最初走入元朗,是為了研究圍村女性抗爭者挑戰圍村繼承權。剛巧她就讀倫敦大學亞非學院(SOAS University of London)博士課程第二年,要求學生走入社群做研究。她便於2008年從倫敦走回香港,遷入百年圍村橫台山村。

長久以來,圍村予人排外的形象,但她入村後,卻被聚居的非裔、南亞裔臉孔打破既有概念。她說橫台山是個混雜的社區,有拿香港身份證的非洲人,曾任啹喀兵的尼泊爾人,也有數代任村內保安的巴基斯坦人⋯⋯甚至有來源各異的尋求庇護者。而在這個小聯合國,她便遇上村內長期關注難民狀況的街坊,開始接觸香港的難民社群。

Isabella說手上的毛公仔都是伴她成長的心頭好,如今都成了playgroup小孩的玩物。(鄭子峰攝)

辦playgroup 助難民小朋友融入校園生活

完成論文後,Isabella繼續住在元朗,並深入難民政策領域。她從零開始學習難民問題,凡遇見問題都成了她的新課題。不少尋求庇護者的下一代有求學困難,當時不少難民媽媽不懂幫小孩升學,亦不懂付幼稚園留學費,她便與NGO朋友協助她們找社工、找學校。在學生與朋友的幫助下,她2015年創辦playgroup,以唱遊班的形式讓小朋友畫畫、唱歌、英文及相處技巧,希望讓孩子能融入將來的校園生活。

不少在港出世的難民二代,在法律上被定為無國籍人士。資料圖片/高仲明攝)

無國籍孩子
無國籍(statelessness)是指相關人士不被任何國家法律認可,而且沒有任何國籍。據聯合國難民署數字,目前全球有1,000萬無國籍人士。難民二代若在港出世,而不被任何國家承認,只有父母被確立難民身份,被收容國接收成為公民後,他們才有機會成為公民。

難民二代至少懂兩種語言 「係香港嘅人力資源」

Isabella指,playgroup的難民二代孩子語言天份很高。孩子們基本識兩、三種語言,「playgroup時講英文,抱住你講廣東話,轉頭再同媽媽講另一種話言」。香港目前難民孩子可向學生資助處申領幼稚園學費減免、中小學教育開支等津貼。18歲後,他們的資助便會被終止,除非有贊助人願意資助他們大學學費,否則將面臨失學,同時亦不能工作。

Andrew義教playgroup4年,負責教小孩唱歌、畫畫和英文。(資料圖片/高仲明攝)
+5

社會上對難民最大的非議源自背後的資源分配問題。Isabella曾在學校演講遇上質疑,指香港學位應先給予香港人。她說,香港難民子女受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保護有權讀書,即使從現實與數據角度分析,香港近年出生率減少與人口老化,這批為數不多、在香港出生長大的孩子正是香港未來的人力資源。「難民小朋友如果好好栽培,就係香港嘅人力資源」。

不少有心人轉贈玩具、顏色筆與圖書予playgroup,Isabella說,孩子的世界很容易滿足。(鄭子峰攝)

學者研究有責任把研究公開

她說,如果自己發現問題,有責任把自己的所見所聞傳遞予大眾,這是她作為學者與公民的責任:「我的研究就是我的倡議,我的倡議就是我的研究」。 例如,她與其他學者指出政府目前的免遣返聲請政策「逼人犯法」,尋找庇護者須逾期居留才能申請免遣返聲請。她認為公眾有知情權。

Isabella曾於2016年與2018年帶領研究團隊進行調查,結果發現不少港人同意解決難民問題的其中一個方法,是讓滯港五年以上的難民有工作權。(鄭子峰攝)

然而,學者要兼顧多重身份必須犧牲大量私人時間。她在校內要負責行政工作、教書與研究,校外則是非政府組織「香港尋求庇護者及難民協會」創辦人,同時是政策倡議者。於是,半夜接到求助電話便是她的日常,從受傷入院到寒冬無綿被,她總要隨時應付難民媽媽們的求助。

「A+3」、「A+2」,Isabella有一本簿,寫滿不同媽媽需要的粉奶型號。(鄭子峰攝)

每月自費為難民媽媽撲奶粉

Isabella有一本簿,寫滿不同媽媽需要的粉奶與型號。每次playgroup就是她收集媽媽要求與派發奶粉的時間。「因為我真係唔識,所以要抄低媽媽要咩奶粉。」她坦言,最初對奶粉一竅不通,漸漸才學會「格價」,藥房買比超級市場便宜得多。

目前,港府向「免遣返聲請者」提供人道援助。成人每月可獲$1,200超級市場食物券、$1,500租金津貼及基本日用品包,所有援助經香港國際社會服務社以非現金形式發放。至於尿片,港府僅提供每名嬰兒兩塊可重用的布尿片。在百物騰貴的香港,Isabella一罐奶粉與一包尿片已為尋找庇護者,省下開支應付其他生存需要。

有心人籌來一批奶粉,由於不一定適合年齡各異的小朋友,Isabella逐把奶粉當作補充劑轉贈予難民媽媽。(鄭子峰攝)

Isabella無兒無女,她說自己投身研究其實沒時間撫育下一代。但如今她卻每周辦playgroup,每月自費搜購奶粉、尿片,為這批不被任何國家庇蔭的難民二代付出時間與金錢。訪問尾段,記者問其實除了金錢和時間,她還犧牲了甚麼?她笑說,出身小康之家的她素來喜歡買鞋,「但𠵱家如果有幾千蚊,我會攞嚟買奶粉 。」

Isabella最初在學生支持下成立NGO,後來學生們成了playgroup的義工。她說,希望學生能明白知識外,世界還有其他價值值得追求。(鄭子峰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