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道路探索】港交通標誌沿襲英國 加入本土元素更貼地
管理道路當然要有路牌指引,但路牌格式必須是人人看懂,當中主要以標誌輔以文字組成,從路牌的演變就能看到一個地方的文化和歷史。
道路研究社社長邱益彰在新書《香港道路探索──路牌標誌x交通設計》中分享,香港路牌雖然參考英國標準,但當中都有香港的本土元素,例如不少標誌上的交通工具都是香港的經典款式,即使該車款其後已經絕跡,但路牌亦沒有更新。例如貨車路牌上的是經典獅子頭貨車,小巴路牌上的是最初的14座小巴;現時已經息微的汽車渡輪及人力車其實也是路牌標誌之一,但相關路牌買少見少。
下載「香港01」App ,即睇城中熱話:https://hk01.app.link/qIZYuEC5LO
以下是《香港道路研究》的內容節錄:
2.6香港獨有標誌
雖然香港的路牌和交通標誌標準均沿襲英國,但當中有不少都經過修改以符合本地情況。前面章節〈港英大不同〉中,介紹了香港和英國的路牌和標誌不同之處,而本篇則帶大家回到七十年代的香港,看看香港獨有的交通標誌。
英國政府在一九六三年採納禾貝斯委員會的大部分建議,同年起全面更換新式標誌。不過作為英國屬地的香港,於一九七五年才逐步改革至禾貝斯標準。禾貝斯標準的交通標誌,均是以圖案取代文字,與國際接軌,也符合維也納協定。不過圖案的設計並不容易,圖案綫條不能太複雜,要清晰易明。要圖案具可讀性,就要以真實事物作為藍本設計。其實現今通用的交通標誌,均是在七十年代設計的;換言之,這些交通標誌的圖案都是以七十年代的事物為基礎設計。
獅子頭街斗貨車
香港的貨車標誌上,零零舍舍在車頂上有一個四方形突出物,這到底是甚麼呢?七十年代香港十分流行一種叫街斗的車斗,由於車頂本來沒有空間裝載貨物的,但正正就因為香港人靈活變通,想到在車頂上加建載貨位;當車頂沒有放置貨物時會用帆布遮蓋。時至今日,車頂很少再用帆布遮蓋,大部分都改用鐵皮或是纖維物料。
相信與貨車標誌原型最相似的,就是利蘭 FG 型號貨車,花名叫「獅子頭」。雖然這款貨車有不同顏色配搭,但當中經典紅、綠色配搭相信是上一代的集體回憶。而在車門的黑色部分印有文字,亦是俗稱的「門板字」,印有車主資料。不過後來有侵犯私隱之嫌,門板字就越來越少見了。對比英國原裝標誌的簡約設計,香港版本雖然細節較多但能充分表達到本地貨車的獨特設計。不僅上面提到的車頂裝貨位,連車底的油缸都完整還原。
↓↓↓ 貨車標誌來自經典貨車「獅子頭」 ↓↓↓
十四座小巴
作為輔助交通工具,小巴在香港有十分特殊的地位。儘管外國其他地方有這款車種,但均不是獨立經營,有的屬於巴士公司,有的是私人擁有。而香港的小巴就是絕無僅有地存在,其由來亦見證香港的轉變。
半世紀前的六七暴動,當時巴士司機罷工,令到香港交通癱瘓。政府因而允許這些曾視為非法的「白牌車」進入市區提供交通服務。那麼為甚麼叫做「白牌車」呢?在一九八三年統一車牌標準前,車牌主要分作三種,分別是私家車的白色車牌、商用車的黑色車牌及巴士的紅色車牌。私家車不能收取金錢提供載客服務,而這些「小巴」正是以私家車形式登記,故被稱之為「白牌車」。
政府隨後在七十年代將白牌車合法化,也就是今日的公共小型巴士。不過政府對小巴的監管是非常嚴格的,因定性為輔助交通工具,部分路段和新市鎮會禁止小巴進入,故此亦會出現「禁止小巴進入」、「禁止小巴停車限制區」等交通標誌。
不過細心留意這些小巴交通標誌,看起來有點不一樣。就是沒有小巴放在車頂上的牌箱,感覺更像輕型貨車。因為在這個交通標誌設計之時,香港普遍的目的地牌都放在擋風玻璃上,還未出現車頂的牌箱。同時,標誌上的車身中間有一條間條,因為當時小巴都在車身中間髹上紅色(又叫「紅帶」),直到專綫小巴出現才有綠色(又叫「綠帶」)。不過到了九十年代,為了騰空車身位置以放置廣告,「紅帶」、「綠帶」改髹在車頂,變成今日的「紅頂」、「綠頂」。
與小巴標誌原型最相似的相信就是日產 Echo 的十四座小巴;無論車門、車窗,以至泵把位置都十分接近。縱使現時小巴增加至十九座,車身造型經已完全不同,但是經典的十四座小巴仍然以標誌形式留在我們身邊。
↓↓↓ 小巴標誌以舊時的14座小巴為藍本 ↓↓↓
↓↓↓ 同場加映路牌演變歷史 一撳即睇梅培理標準、禾貝斯標準係咩 ↓↓↓
汽車渡輪
「揸車、搭船、餐蛋麵」相信是不少港人過海的集體回憶。一九七二年之前香港尚未有海底隧道,車輛要往來香港和九龍,必須靠汽車渡輪過海。汽車渡輪在海底隧道通車後日漸式微,更避不過淘汰的命運,在一九九八年停止提供公眾車輛接載服務。
與貨車標誌一樣,香港汽車渡輪的標誌設計沒有採用英國版本。英國版本維持一貫的簡約設計,一艘船內部載有汽車和貨車。而香港版本的概念與英國相約,不過綫條比較複雜,是依照本地汽車渡輪而繪製:一艘船配三個特大的窗口,窗口畫有兩輛汽車和一輛貨車,而特大窗口最能夠表達香港汽車渡輪的形象。
隨着汽車渡輪停止提供公眾車輛服務,路上的汽車渡輪標誌經已買少見少,不過並沒有完全消失。因為汽車渡輪仍然為危險品車輛提供過海服務(隧道禁止第一、二、五類危險品車輛),甚至供食環署用作海上撒灰服務。
↓↓↓ 路牌上的汽車渡輪及人力車標誌已經十分少見 ↓↓↓
人力車與手推車
在十九世紀末,香港引入了一款交通工具並迅速流行起來,當時廣受遊客歡迎。這款交通工具自二十世紀中開始沒落,那就是香港的士的前身——依靠人力拉動的人力車。自一八七四年引入香港,人力車在短短幾年間就成為流行交通工具。直至一九二四年引入的士,人力車逐漸式微,港府亦於一九六八年停止向人力車發牌。現存的人力車已寥寥可數,即將消失於港人眼前。
縱使現在街上難以看到人力車的蹤跡,但仍然能看到一款與人力車有關的交通標誌。就是「禁止人力車及行人控制的車輛進入」的標誌,充分反映和印證過去的老香港。這款標誌通常與「禁止行人和單車進入」並列,主要設於快速公路或繁忙道路上,隨着人力車沒落,這款標誌亦開始消失。
↓↓↓ 過去路牌需要人手製作鎅字,特色字型「監獄體」你又識唔識分? ↓↓↓
作者:邱益彰
道路硏究社社長、監獄體再現計劃發起人。喜愛硏究範疇由交通規劃到道路設計,以至交通標誌及路牌字體設計,樂於發掘不同事物背後的故事和意義;秉持「道路事,話你知」精神,為大眾提供道路資訊及知識,致力硏究香港道路設計及其改善計劃,並多次獲媒體節目邀請及報道,在此領域極具人氣,文章散見於香港01等媒體。
出版社:非凡出版
《香港01》獲出版社授權轉載,標題為《香港01》編輯所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