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金會】何必非要論輸贏 旁觀特金會現場的「斤斤計較」
「過去不能界定未來,昨日的衝突不能成為明日的戰爭。」特朗普在上周二(12日)下午的記者會上,介紹他與金正恩的歷史性峰會成果,其間說出了這番頗具領袖風範的話。對於「特金會」能順利舉行,媒體反應不一:有記者表達了欣喜之情,也有部分記者向特朗普「算帳」,批評他放棄什麼什麼、沒有堅持什麼什麼,「斤斤計較」,令人生嘆——這場峰會的重大意義之下,何必糾結於細碎小事,急於論輸贏?
「過去不能界定未來,昨日的衝突不能成為明日的戰爭。」特朗普在上周二(12日)下午的記者會上,介紹他與金正恩的歷史性峰會成果,其間說出了這番頗具領袖風範的話。對於「特金會」能順利舉行,媒體反應不一:有記者表達了欣喜之情,也有部分記者向特朗普「算帳」,批評他放棄什麼什麼、沒有堅持什麼什麼,「斤斤計較」,令人生嘆——這場峰會的重大意義之下,何必糾結於細碎小事,急於論輸贏?
媒體糾纏人權問題
平壤處理上述問題時表現拙劣,自然應受批評,但另一方面,這也是朝鮮在面臨對自己不利的國際環境時,將國家安全和政權穩定、獨立擺在首要任務的結果。
然而言歸正傳,今次峰會主題根本不是這些,而是對東北亞安全至關重要的半島無核化。當部分記者一味追問人權、日本人質遭綁架等相對次要的事時,難免顯得充滿偏見,輕重不分,彷彿美朝雙方在經歷長期敵對後,首次接觸之時便要在改善雙邊關係之餘,把人權問題掛鈎,刻意突顯差異。
其實,若朝鮮能夠藉着這次峰會,解決國家安全問題和推進半島無核化,開啟全面經濟改革,金正恩或許真能如特朗普所說那樣,成為一個「為朝鮮帶來全新、富裕時代的領導人」,令朝鮮人民過上更好的生活,活得更有尊嚴,難道不正是解決人權問題的最有效途徑?
另一方面,也有記者質疑聯合聲明內容空洞欠細節,包括僅僅確認「完全無核化」,但不提「可驗證」和「不可逆轉」兩大要素,將來難以防範平壤對華府有所欺瞞。
算帳心態 計較得失
在新加坡亞洲新聞台(CNA)緊隨特朗普記者會的直播節目中,有嘉賓打趣指:「我想金正恩現在一定飛快地趕往機場,害怕特朗普反悔。」暗諷美方讓步過多。《華盛頓郵報》在6月12日的報道中甚至指出,特朗普從平壤身上取得的讓步,比不上克林頓和小布殊分別在1994年和2005年時取得的。《經濟學人》在6月14日封面,也直接以「Kim Jong Won(金正贏)」為標題。
這些論述所反映出來的,不外乎是一種「算帳心態」,計較短期得失,低估解決朝鮮核問題的複雜性和長期性。從實際角度來說,這次峰會的作用,首先是讓兩國領導人嘗試建立個人關係,好的交情十分重要,這讓特朗普和金正恩覺得,在某程度上對方可以信賴,為未來進一步合作打好根基。
對特朗普來說,見了金正恩根本沒有任何損失,而且還在促進東北亞和平上踏出重要一步;對金正恩而言,與特朗普會面也是為了協助朝鮮成為「正常國家」邁出重要一步。從這個角度思考,金正恩固然可以成功藉峰會推動自己「確保長期國家安全」、「營造有利於發展國內經濟的國際環境」的目標,特朗普也向半島長期穩定祭出貢獻,為自己博來意義重大的外交成績。
美朝兩國長期敵對,一次峰會肯定不能解決所有矛盾。兩國首腦由劍拔弩張轉為坐而論道,單是這樣就已極具歷史意義。更何況,兩人其實已達成不少共識,包括同意建立新型美朝關係,締造永久穩固的半島和平機制,隨後也將分別派遣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及一名朝鮮高官作後續談判,落實峰會成果,磋商下一步具體合作細項。
值得肯定的是,特朗普今次的表現十分穩重,包括提醒媒體:首爾住了2,800萬人,而且毗鄰過往曾經爆發衝突的軍事分界線,美朝關係如果處理不當,隨時殃及池魚。而那些保有執念的輿論,卻暴露了自身固有的意識形態,以及對世界大局勢轉變的渾然無知。
上文節錄自第116期《香港01》周報(2018年6月19日)《何必非要論輸贏 旁觀特金會現場的「斤斤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