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意拳.王薌齋:廢除套路創國術先河 樁功為基培養意與勁
作為一門較為晚出的中國武術,意拳一直都頗具爭議。一方面,它桃李滿門,學生遍布全球;另一方面,它的創始人王薌齋曾多番批評其他拳種,亦留下了許多尚待考證的事迹。今天【武備志】就向大家介紹一下這位充滿傳奇色彩的意拳之祖。
延伸閱讀
意拳:伍智恒|防守三原則、撥浪錘、降龍摔|武備志LIVE教室
少負盛名 內家才俊
王薌齋,原名尼寶,又名宇僧。光緒十二年(1886),出生於河北省深縣魏家林村。深縣民風強悍,民多習武且名家輩出,河北形意拳兩大巨匠——劉奇蘭和郭雲深便俱為深縣人。由於王薌齋幼年體弱,又患哮喘,家人恐其不壽,就在8歲那年將他送到郭雲深處學拳。
從學四年,王薌齋盡得郭雲深真傳,其中尤以樁功最為精湛。1903年,王薌齋奉師命所托,前往保定替師兄開設的鏢局壓場。在鏢局的日子裡,王薌齋盡現自己的拳學天份,不僅令師兄弟們大開眼界,亦使他在武術界中嶄露頭角。
1913年,時年28歲的王薌齋已經聲名鵲起,被獲邀到北洋軍閥皖系將領——徐樹錚(1880-1925)的官邸,與各派高手切磋交流,包括李派太極拳創始人李瑞東(1851—1917,外號「鼻子李」,擅使太極五捶)。同年,王薌齋出任陸軍部武技教練所教務長,並與尚雲祥、孫祿堂等宗師同列該所教練。
【點擊圖片,了解上文提到的武術人物】
意拳之祖
1918年,武技教練所因政局變動停辦,王薌齋遂負笈南游。據聞他曾登嵩山少林,跟寺內僧人交流心意六合拳。他亦拜訪了湖南心意拳巨匠解鐵夫,更先後多次負於他手。不過解鐵夫卻很欣賞王薌齋的身手,決定與他成為莫逆。
1923年,王薌齋隨徐樹錚前往福建,拜訪縱鶴拳名家方怡莊。兩人言談甚歡,最後亦有講手切磋,結果為王薌齋四勝六負。雖然落敗,但這卻加強了王薌齋的求學之心。兩年後,王薌齋再向淮南拳術名家黃慕樵學習「健舞」,正式為自己的拳學風格定調。
1928年,王薌齋應中央國術館之邀,遠赴杭州、為「國術游藝大會」任評判委員。途中再跟各路名家交流,其中王薌齋最為欣賞習練六合八法拳的吳翼翬(1887—1961)。據王薌齋描述,他在國內參學萬里、拜見拳家近千人,真正懂拳的只有解鐵夫、福建方怡莊及上海吳翼翬。正是與這些拳家的交流,讓王薌齋終於悟出了「意拳」,並在同年撰寫了《意拳正軌》。
【意拳以樁功聞名,香港拳學研究會的伍智恒師傅,便在疫情期間便為我們製作過一條樁功的講解片段】
正是這番言論,讓王薌齋飽受武術界批評。不少人指責王薌齋根本不是郭雲深的關門弟子,他報稱的「戰績」亦不盡不實,無資格開宗立派。王薌齋的諸多事迹,包括折服尚雲祥、大敗西洋拳王英格等,著實有待商榷【註一】。
無論如何,王薌齋依然堅持己見,並在《意拳正軌》的基礎上寫成了《大成拳論》初稿。之所以名為「大成拳」,是因為有記者形容王薌齋拳技突破傳統、集百家大成。王薌齋在書內批評,中國武術不講對戰、徒具形式。若然要有所進步,必須以站樁為核心,再輔以推手及拳擊訓練。這種重視技擊的態度,讓王薌齋在遭受批評以外,亦招收了一班熱愛搏擊的弟子。當中較為著名的有趙道新(1907—1999,曾經啟發日本拳家澤井健一創出「大氣拳」)及姚宗勛(1917—1985,意拳中興之臣,曾多次替王薌齋接下挑戰)。
新中國成立後,王薌齋將拳學重心由技擊轉向養生。他積極研究如何將站樁功法,變成一套可讓民眾受惠的健身術。1961年,河北省衛生廳廳長聞其名,聘請王薌齋到保定中醫醫院工作,教授養生樁治療各種慢性疾病。而這亦是王薌齋人生最後一頁。
兩年之後,王薌齋病逝於天津,享年78歲。雖然他一生充滿爭議,但若單論傳播拳術,卻無人敢否定他的成就。時至今日,意拳習者已經遍布世界,香港在八十年代便成立了意拳研究會。而香港拳學研究會的伍智恒師傅,則是師承自王薌齋的徒孫葉希聖先生。
【除了前文教授的樁功,伍智恒師傅也為我們講解過意拳的崩拳練習方式,大家不妨點擊重溫】
【註一】曾有形意門人質疑,王薌齋當初只是在郭雲深墳頭蓋了頭,就把自己當成他的關門弟子。至於折服尚雲祥一事,在當年就頗為流傳,情形可參見台灣武術家周劍春先生的文章《憶民國37年在北京蒐集國術史料所見所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