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健委發文稱國產虹鱒未檢出寄生蟲 遭多方質疑文章即被刪
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早前聯同三文魚分會發出公示,稱已訂立《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將淡水魚虹鱒歸類為「三文魚」,事件持續引起輿論爭議。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下稱衛健委)於9月6日曾發布一則有關「國產虹鱒抽樣監測未檢出寄生蟲」的情況說明,但遭到內地業內人士、網民對其中的樣品來源、檢測方法等關鍵內容提出質疑,而相關文章其後亦遭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刪文。
據衛健委於9月6日在官網所發布的《水產品相關問題回覆》指出,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在湖南、廣東、青海三省組織展開了相關水產品中寄生蟲應急監測。根據文獻報道和輿情資料,針對淡水養殖中常見寄生蟲和中國人群寄生蟲病的感染情況,開展了華支睪吸蟲囊蚴、東方次睪吸蟲囊蚴和顎口線蟲三期幼蟲監測。
當中監測樣品共92份,其中國產虹鱒63份和進口三文魚29份,分別採樣於養殖環節(50份)、流通環節(20份)和餐飲環節(22份),採樣地點兼顧農村和城市。此次監測結果顯示,所有樣品均未檢出華支睪吸蟲囊蚴、東方次睪吸蟲囊蚴和顎口線蟲三期幼蟲。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方面昨日(9月7日)向內媒《澎湃新聞網》表示,此次監測結果只對本批次國產虹鱒有效,指出「只代表進行監測的這批虹鱒中沒有寄生蟲,不能證明其他的都沒有」。對於如何更有效地預防國產虹鱒的寄生蟲風險,評估中心方面認為,最好的方法還是進行「專門的寄生蟲實驗」。
《水產品相關問題回覆》文中的諸多細節,亦廣受外界質疑。有內地水產行業業內人士質疑稱,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在監測中只檢查了3種寄生蟲,而對國際公認的虹鱒身上的常見共患寄生蟲,包括闊節裂頭絳蟲、復口吸蟲、寬頭鯉蠢絳蟲、變頭絳蟲、直溝絳蟲、棘頭蟲則均未檢查。此外,63份國產虹鱒的送檢樣本究竟是有關機構送檢還是隨機抽查,也不得而知。
不少網友也認為,63份國產虹鱒的樣本數量太少,即便檢測結果顯示無寄生蟲也不能說明問題,該批次檢測無寄生蟲不代表以後無寄生蟲。也有網友對此次檢測的目的及檢測機構與三文魚團體標準制定方的關係提出質疑。
華支睪吸蟲即大家所熟知的肝吸蟲,囊蚴是肝吸蟲成長的中間形態。在傳播時,肝吸蟲蟲卵會先在淡水螺體內成長為蝌蚪一樣的尾蚴,隨後遊動入侵至淡水魚體內,在其中成長為囊蚴。如果人類生食含有囊蚴的魚肉,則有染上肝吸蟲病的風險。
另據一位漁業養殖領域的學者對內媒《澎湃新聞網》表示,肝吸蟲的傳播途徑具有隨機性與偶然性,僅對63條樣本進行檢測依然難以準確評估國產虹鱒的寄生蟲風險。這位學者建議,如果希望得出全面可靠的結論,應進行高頻次、大批量、長時間的檢測。但即便如此,由於肝吸蟲傳播的隨機性作祟,也難免出現「漏網之魚」。
至於此次未被列為檢測項的裂頭絳蟲,《澎湃新聞網》此前通過採訪專家與查詢文獻了解到,裂頭絳蟲是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所列出的重要的人魚共患寄生蟲,其中感染案例最多的闊節裂頭絳蟲主要分布於北美與歐洲。文獻記載顯示,淡水環境下的虹鱒無論是養殖還是野生,都有過感染闊節裂頭絳蟲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