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肯想穩定中美關係 首先要停止自說自話│專家有話說

撰文:外部來稿(國際)
出版:更新:

北京時間6月14日,此前各方密切關注的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訪華的消息最終有了定論,根據中國外交部的消息,「經中美雙方商定,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將於6月18日至19日訪華」。在此之前的一段時間,美方持續單方面釋放布林肯國務卿即將訪華的訊息,稱將於6月18日左右訪問中國。就全球媒體的反應來看,各方對布林肯實現訪華,推進中美關係止跌企穩,朝着回覆到健康軌道的方向移動,有着顯而易見的期望。

作者為復旦大學政治系教授沈逸

而最終,訪問消息以「中美雙方商定」而非「邀請-應約」方式確認,則進一步說明,中美關係的發展、包括高層的訪問,並不是美國可以「自說自話」按照國內政治需求與國家利益認知單方面決定的,而必須是相互尊重的基礎上相向而行,才有可能真正落到實處。

從中美關係本身的發展來看,如中方自始至終反覆強調和明確表示的那樣,中美關係當然應該回到健康的軌道上去,但事態的發展證明,一如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各種反覆、波折以及挑戰那樣,中方對中美關係始終保持一以貫之的負責任態度,中美關係偏離健康發展的軌道,主要是美方在以台灣問題為代表的重要議題上,出現各種反覆、甚至是完全沒有必要的「折騰」所導致的結果。

要讓中美關係回到良性發展的軌道上去,要安裝所謂護欄,真正需要的是美方本着負責任的態度,將承諾落到實處,超越口頭表達,採取真正有效的行動。

相比於歷史上的中美關係而言,當前中美關係中的一個新現象,就是本屆美方政府日趨呈現一種令人費解的自說自話,就像帶着根據美方意識形態和國內政治結構框定的「虛擬現實眼睛」,深度沉浸在虛擬場景中,自說自話地採取一套預設動作,導致人們反覆看到這樣一種循環:

一方面,美方持續表達強烈的與中國溝通和交流的信號,在中方與美方如約進行的各種層次的交流,包括工作層級,部長層級,以及最高領導人層級的交流中,都可以看到美國也能做出一些有限度滿足中方合理訴求的承諾與表達。

此次訪問訊息確認的同一天,較為罕見的出現了中國外交部長秦剛與美國國務卿通電話的新聞;根據中方發布的消息,6月14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秦剛應約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通電話。

秦剛指出,年初以來,中美關係遭遇新的困難和挑戰,責任是清楚的。中方始終遵循習近平主席提出的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原則看待和處理中美關係。秦剛就台灣問題等中方核心關切闡明瞭嚴正立場,強調美方應予尊重,停止干涉中國內政,停止以競爭為名損害中方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希望美方採取實際行動,落實兩國元首巴厘島會晤重要共識及美方有關承諾,同中方相向而行,有效管控分歧、促進交流合作,推動中美關係止跌企穩,重回健康穩定發展軌道。

可以合理推斷,這輪通話對最終敲定布林肯對華訪問至關重要,也可以看做是「中美雙方商定」的具體表現之一。從相關新聞稿的表述來看,「應約」體現的是美方對訪問的強烈需求和願望,而中方傳遞的訊息,則一如既往的穩定和延續了對中美關係高度負責的重視;相關表述與此前王毅主任與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Jake Sullivan)在維也納會晤中透露的消息,也保持了高度的延續性。

很顯然,對於中方來說,一如既往地聚焦於美方的言行能否保持一致,做出的承諾能否兑現,只有在此基礎上,才可能推動中美關係止跌企穩,重回健康穩定發展軌道。

但另一方面,美國又在行動上持續做出相反的動作。或者在訪問前,不斷提出新的制裁清單,制裁新的中方企業,對突發事件進行有損中美關係的負面操作;或者在訪問後,立刻發出與承諾相反的信號,包括在台灣問題、經貿問題、高技術出口問題等方面對中國單方面施壓,挑釁中國的核心國家利益,甚至做出不尊重乃至衝撞中國國家利益紅線和底線的危險動作。

圖為2023年5月12日,中國外長秦剛訪問奧斯陸期間,與挪威外交部長惠特費爾特(Anniken Huitfeldt,背向鏡頭者)一同出席記者會。(Reuters)

造成這種內在的矛盾和衝突,源於美國的制度設計。簡單來說,就是美國真正需要解決的是國內的收益分配問題,要解決如何讓多數美國人從中美關係的良性發展中獲益的問題,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同時也是一個深刻的根植於美國制度設計中的重大問題。

冷戰結束後,新自由主義模式催動的美國發展,其實就是在「贏得冷戰」的認知下,讓美國在21世紀以某種更加激進的方式,重回亞當斯密理想化的「自由-放任」時代。這導致美國一方面從全球化進程中獲得巨大收益,另一方面這種巨大收益在美國國內不同群體之間的分配呈現巨大失衡。用2016年福山教授的論述來說,就是這些收益最終落到了0.1%的人的口袋裏,但剩下99.9%的美國人在美國國內政治選舉時又是一種決定性的政治資源。於是美國的政治人物,尤其是2016年以來,找到了一種具有可複製性的低成本策略:為美國國內出現的分配問題提供一個簡單的解決方案——中國;用批判乃至攻擊中國,替代美國本身的結構性改革;美國國內政治過程對這種解決方案給出了非常明顯地正面回應,於是讓美國政治人物以極快的速度「成癮」。

在相當程度上,使得本屆美國政府與中方的溝通交流呈現無效化態勢,變成「為了交流而交流」,不但無助於中美關係回到良性發展的軌道上去,還會繼續削弱乃至消耗中美之間寶貴的相互信任。不得不說,美方這種不負責任的舉動,已經且將持續對中美關係造成嚴重傷害。

中美兩軍艦早前險些相撞的事件,令中美關係再度緊張。(影片截圖)

尤其需要注意、甚至值得提高警惕的是,美方在提煉概念、塑造認知以及設置媒體傳播議程方面,具有顯著的比較優勢,但是當這種優勢與過度的政治算計結合起來之後,客觀上存在形成一種「虛擬認知」的陷阱:

比如美國前外交官前外交官Aaron Wess Mitchell發表文章,以「為何重啟中美關係是個壞主意」為題進行了探討。但實事求是的講,這是將中美關係的真實發展「硬塞」到所謂「重啟」的分析框架裏面,展開一種基本以假設和想象為基礎的討論:一方面,中美關係並沒有到達所謂需要全面「重啟」的階段;另一方面,至少在中國方面看來,本屆美國政府也遠遠談不上採取了什麼可以稱之為「重啟」中美關係的重大實質性舉措。

在此次美方自己釋放布林肯即將訪問中國的消息的前夕,美方國內包括白宮,又開始大規模炒作讓中方感到相當莫名其妙的所謂在古巴設置間諜站蒐集美國情報的負面訊息。這讓真正長期持續觀察中美關係的研究者感到擔心,美方能不能從這種被意識形態和國內政治劣質發展共同設定的過程中實質性地走出來,與中方真正達成有效溝通?

又或者,不出意外的,布林肯即使達成了所謂對中國的訪問,但過程也就是持續重複此前已經被證明無效的、完全建立在美方自我中心基礎上的那種單向交流,就是美方一邊用行動施壓,布林肯一邊跑到中國以會談形式用話語施壓,「在反覆嘗試」之後,「成功迫使中方接受美方各種要求」。

坦率的說,如果是這樣的場景,真的就是不僅浪費時間,而且持續耗散中方的善意與耐心,不會產生任何積極效果,還讓人對中美關係感到悲觀,甚至質疑本屆美國政府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去正確處理中美關係。

馬斯克訪問中國:2023年5月31日,Tesla行政總裁馬斯克(Elon Musk)訪華期間,他離開中國北京的一家酒店。走在他身旁的是特斯拉全球CEO朱曉彤(Tom Zhu)和特斯拉對外事務副總裁陶琳(Grace Tao)。(Reuters)

在最終敲定訪問前後,馬斯克(Elon Musk)、蓋茨(Bill Gates)等從中美關係中得到難以替代的巨大實質收益的企業家,用各種方式表達對中美關係回到健康良性發展軌道的積極態度,用中國新任駐美國大使謝峰的話來說,這是屬於需要被找出來的對華友好人士。如何有效的讓這些人在美國為推動中美關係良性發展積極發揮應有的作用,考驗各方的能力與智慧。

可以肯定的是,中美關係的發展,註定是一場持久的長期博弈,不可能在短期內回到某種理想化的狀態;在此過程中,美國政府,需要真正承擔起自身應該承擔的責任。

中方的態度,相比美國而言,一直是清晰、明瞭,且務實、負責的;但一如中方反覆強調的那樣,中美關係要好起來,美方要主動承擔自己的責任,現在決定中美關係是否好起來的關鍵,在於美方,不在中方。布林肯如果希望有所進展,那麼就要首先不再自說自話,面對中美關係現實,與中方有效溝通,兑現承諾,用可見、負責、有效的行動,推動中美關係向着健康良性發展的軌道,實現實質性的回歸。各方都在拭目以待。

本文轉載自觀察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