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控發展核武:阿聯酋要做第二個伊朗嗎?

撰文:劉燕婷
出版:更新:

7月14日,阿聯酋核能公司(ENEC)宣布完成巴拉卡核電站(Barakah nuclear power plant)的2號機組建設工程。該站於2009年接受投標,並於2018年完成1號機組反應堆的建設,如今2號已竣工,3、4號機組也已分別完成92%、85%的施工進度,核電站整體建設已完成94%,預計可在2021年投入供電。

這不僅是阿聯酋的第一座核電站,也是阿拉伯半島第一座,更是阿拉伯世界第一個商用核設施。未來若四個反應堆同時上線運作,將可提供阿聯酋約25%的電力,減少高達2,100萬噸的碳排放量。然而阿聯酋的核設施雖是民生發電用,卻仍引起了卡塔爾的緊張,並讓工程整體染上核武威脅的色彩。

7月14日,阿聯酋核能公司(ENEC)宣布完成巴拉卡核電站(Barakah nuclear power plant)的2號機組建設工程。(IAEA)

半島的能源轉型夢

在全球暖化的背景下,核能作為替代選項之一,滿足了半島阿拉伯國家的能源轉型需求。

以石油儲量最大的沙特為例,其於1990年起急速推進基礎建設與城市化進程,雖說大幅改善民生,卻也讓電力消耗據增,自1990年以來成長了384%,如今已是世界排名第11的電力消耗國。而在沙特的供電版圖中,絕大部分是仰仗石油與天然氣等石化資源,故其碳排放量也不遑多讓,自1990年起便一路飆升了252%。

有鑑於石化能源的高污染性,以及推動產業轉型的需求,沙特近年着手培植太陽能、核電等新能源,例如在「2030願景」(Saudi Vision 2030)計劃中,加入沙特國家原子能項目(SNEAP)計劃,預計在2030年時建成16座核電站。

沙特副王儲穆罕默德2016年在記者會上公布經濟改革方案「願景2030」。(Getty Images)

阿聯酋的耗電量雖不如沙特,但在建立核能供電系統上更為積極。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管理局(EIA)統計,阿聯酋的耗電量排名世界第23,年碳排放總量雖未名列前茅,人均碳排放量卻高於美中等大國,原因在於天然氣的發電量佔了整體的98%。故在2017年,阿聯酋發佈了《2050年能源戰略》(Energy Strategy 2050),表示將在未來力促國家能源結構多樣化,盼能達到12%清潔煤、28%天然氣、6%核能、44%清潔能源(太陽能、風能、生質能)的理想比例。

而在上述規畫中,核能扮演了承先啟後的角色。其雖佔比最少,卻是能源轉型過渡期的重要支柱,阿聯酋意在以核能暫補石化資源淡出後的真空,待至清潔能源發展成熟後,再逐步換軌,理念近似台灣社會近年的「以核養綠」提倡,故早在發佈《2050年能源戰略》前,政府便已着手進行巴拉卡核電站的建設工程。

2009年12月,由韓國電力公司(KEPCO)領導的聯盟,以200億美元標得巴拉卡核電站工程,成為阿聯酋核能公司的協力夥伴,並能從日後的運營、維護和燃料供應合同中再獲利250億美元以上。建設期間雖幾經延宕波折,但第一座核反應堆終在2018年宣布竣工,並在2020年3月完成燃料組件裝載,如今第二座反應堆也已完工,預計2021年即可投產。

然而面對阿拉伯世界第一座核電站的誕生,各界回應並非全是祝福與期許,同為海灣國家的卡塔爾便尤其焦慮。而潛藏在其質疑深處的,既有對核能安全的顧慮,也有對戰略不安的恐懼。

2020年6月11日,阿布扎比王儲穆罕默德·本·扎耶德(Mohamed bin Zayed)視察巴拉卡核電站。(阿聯酋通訊社)

卡塔爾的煩惱

早在2019年,卡塔爾便要求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介入阿聯酋的核電工程,但未獲正面響應;自今年1月起,由卡塔爾皇室出資營運的《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便開始了對巴拉卡核電站的三大叩問。

首先,《半島》質疑核電站工程整體,指出韓國電力公司以不合常理的低價得標,屆時勢必割捨安全結構成本,證據便是該站缺乏所謂「第三代+縱深防禦」(Generation III+ Defense-in-Depth)與「堆芯捕集器」(Core Catcher),前者能在飛機墜毀或導彈襲擊核設施時,提供附加保護;後者則能在反應堆堆芯發生融毀(Meltdown)時,將熔融物聚攏在一定空間內,避免廠房結構大規模損毀。《半島》表示,在歐洲任何新式核反應堆工程中,都會要求上述兩項工程組。

此外,有鑑於中東地區的長年駁火,即便巴拉卡核電站並無安全隱憂,《半島》仍憂心其會成為各方勢力打擊對象,屆時不僅將導致波斯灣的生態浩劫,更會波及卡塔爾在內的鄰近國家。《半島》以2019年9月沙特遭無人機空襲油田,導致產油量瞬間減半的慘劇為例,指出巴拉卡核電站本質為:「一座錯誤的反應堆,建在了錯誤的時間與錯誤的地點」,並預言阿聯酋恐成下一個切爾諾貝利與福島。

上述控訴皆有機率的成份在其中,但《半島》的最後一大憂慮,便可謂暴露了卡塔爾最大的戰略不安全感,即沙特與阿聯酋即將發展核武。《半島》首先在一系列文章中提及,所有新式反應堆都具備發展與製造核武的能力,即便阿聯酋簽署了《核不擴散條約》(NPT),又與美國單獨訂定123節核和平合作協議(Section 123 Agreement),卡塔爾仍認為其居心叵測,並在7月21日的最新報道中,直指阿聯酋不過是引子,實是沙特欲發展核武,讓其與伊朗的冷戰幽靈升級為核軍備競賽。

卡塔爾之所以做此反應,原因一來是其一貫主張「海灣地區陽光充足,太陽能將是發展成本最低的清潔能源」,故眼下並無發展核能的相關計劃,而是集中火力培育太陽能產業,望能逐步取代原先倚重的天然氣;二來其於2017年與沙特為首的海灣國家發生斷交危機後,至今仍身處被經濟封鎖的恐懼中,雖說科威特、阿曼仍與其維持低調而友善的往來,但沙特、巴林、阿聯酋尚不肯恢復對卡塔爾的外交關係。

在此脈絡下,沙特與阿聯酋的核能政策,不論是否捨近求遠、是否以能遠轉型之名裹藏核武野心,在卡塔爾眼中,皆極易直接與後者劃上等號。核能本就是相對高爭議的能源產業,海灣則是高度缺乏政治互信的場域,如今兩相加成,自易使其成為輿論宣傳戰的新要角,並讓半島的能源轉型夢蒙上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