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塔爾3招K.O外交孤立 無懼海灣國家封殺
中東國家卡塔爾(Qatar)周一(3日)以專注發展天然氣為由,宣布退出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並強調與外交封鎖無關。
卡塔爾遭鄰國孤立逾年,但事實上多哈(Doha)政府憑藉靈活的外交手腕、穩建的經濟、天然資源,以及開闢貿易的方法,成功抵禦「海灣封殺」。
卡塔爾位處波斯灣旁,被沙特阿拉伯和阿聯酋等國包圍,對岸為伊朗,屬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GCC)成員。它的人口約260萬,大多數穆斯林為遜尼派。當地盛產天然氣,約佔全球儲藏量13%,亦是全球富有國家之一
儘管卡塔爾身為小國,也不是省油的燈。多哈政府被指支持穆斯林兄弟會(Muslim Brotherhood),又與沙特宿敵、什葉派的伊朗走近,這讓沙特與卡塔爾積怨頗深。這最終在2017年演變成讓卡塔爾一天內失去8個邦交國的「斷交風波」。
2017年5月,國營的卡塔爾新聞社(QNA)突然播出支持伊朗的「假新聞」,當局解釋稱遭黑客入侵。6月5日,沙特指摘多哈支持伊朗、穆斯林兄弟會,以及ISIS及蓋達組織(al-Qaeda)等「恐怖主義」活動,聯同阿聯酋、巴林和埃及等6國與之斷交,並實行邊境封鎖和海陸空禁運。至於素為盟友的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批評該國支援恐怖主義,令卡塔爾霎時變成「獨家村」。
當時有分析家指出,長此下去的話,中東三大航空公司之一卡塔爾航空(Qatar Airways)營業額將銳減30%。所有卡塔爾註冊的航班會因空域封鎖而被迫「排隊」使用狹窄的航道。這會拖長飛行時間、令燃油費大幅增加,加重航空公司成本。
斷交風波開始後,這個位處波斯灣西南岸卡塔爾半島上的小國,便因南部與阿聯酋和沙特接壤,陷入「被鎖國」的狀態。
卡塔爾民眾擔心食物及物資供應出現短缺,市面出現搶購食物和日用品的情況。當時更有輿論擔心,該國會發生人道危機。
卡塔爾否認指控,無視沙特提出的13點「復交條件」,立場亦愈發強硬。如今事隔逾年,當地並無出現預期的人道危機,反而出現經濟增長,其2018年國內生產總值按目標增長2.4%,較2017年增加0.8個百分點,箇中原因是什麼?
封鎖實施後,當局積極推廣貿易以及開放營商環境,更在兩周便掌握穿過阿曼(Oman)和印度的新貿易航線、成功開闢新港口進口食物和物資,同時加強與土耳其和伊朗的貿易。
在突破外交封鎖上,卡塔爾亦「落足心機」。他們花費數百萬美元公關費,邀請美國學者和政客到訪,又在華府與塔利班的談判中扮演中間人;而目前美軍在中東的最大空軍基地正座落於當地的烏代德(Al Udeid),令華府難以放棄卡塔爾。
豐厚的天然氣庫存亦令卡塔爾充滿自信,即使退出OPEC也沒什麼損失,令其不需再看沙特阿拉伯及阿聯酋等面色。
卡塔爾一年半以來的變化,由馬里蘭大學(University of Maryland)教授泰勒哈米(Shibley Telhami)用一句說話點出:「卡塔爾人最喜歡說,他們學會變得更獨立」。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