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終局大哉問:美俄如何「共管」烏克蘭?

撰文:劉燕婷
出版:更新:

特朗普(Donald Trump)勝選後,外界原本預期俄烏戰場很快能停火,卻沒想到會在近日陡然升級。

11月17日,拜登(Joe Biden)以應對朝鮮參戰為由,首度准許烏克蘭以陸軍戰術導彈(ATACMS)打擊俄羅斯,烏克蘭也在19日至20日迅速行動,不只用上美國提供的ATACMS,還加碼英國製造的「風暴之影」(Storm Shadow)。結果雖沒有造成嚴重傷亡,卻是明顯突破某種「紅線」。

而俄羅斯也回以顏色。11月19日普京(Vladimir Putin)簽署總統令,批准新版《俄羅斯聯邦核威懾國家基本政策》,當中擴大了核威懾對象範圍,擴充了須以核手段消除的軍事威脅類型,也對俄羅斯考慮使用核武器作出回應的具體情況進行說明。這一動作被不少媒體解讀為「降低核打擊門檻」,目的是向華盛頓發出嚴厲警告。

2024年10月30日,烏克蘭頓內茨克,一名烏軍士兵在部署反步兵地雷,(Reuters)

之後情勢再度升高:因為擔心俄羅斯報復,美國和部份西方國家在11月20日暫時關閉駐基輔大使館,中國大使館也在20日發布通知,稱烏克蘭全境處於戰時狀態,安全形勢嚴峻,在烏公民必須做好撤離準備。同日美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證實,拜登已批准向烏克蘭提供反步兵地雷,協助烏軍防範俄軍入侵,是繼ATACMS後再開「綠燈」。烏克蘭接著指控,俄羅斯在21日以洲際彈道導彈(ICBM)打擊第聶伯羅(Dnipro)多處關鍵基礎設施。事後雖有美國官員質疑,「俄羅斯用的應是中程導彈而非ICBM」,歐洲市場還是大受震撼:泛歐斯托克600指數(STOXX)持續下跌,跌至8月以來最低水平,投資人也轉向黃金期貨、比特幣和政府債券避險。

雖說目前看來,這輪升級已過高峰,局勢正逐步回歸常態,「如何停戰」的難題卻依然存在。且儘管交手各方「點到為止」,過程緊張還是暴露戰爭護欄的脆弱性,並為衝突終局投下大哉問:一個不完整但高度武裝的烏克蘭,能不能勉強成為美俄共識?

美國已批准烏克蘭對俄羅斯境內目標使用美製陸軍戰術導彈系統(ATACMS)。(Getty Images)

烏克蘭的分裂已成定局

從烏克蘭作為被入侵方的視角來看,其最理想停戰條件當然就是收復失地、加入北約,並在政治、軍事、經濟上高度「脫俄入歐」。10月公布的「勝利計畫」就是理想寫照。

根據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描述,「勝利計畫」有五個可公開要點和三個暫不公開要點。要點一是確保烏克蘭能在未來無條件加入北約;要點二是提升烏克蘭的防禦能力,包括增加烏克蘭的武器裝備、加強烏克蘭的國防工業、提升烏克蘭的防空能力、取消對武器的使用限制;要點三是建立對俄威懾,包括在烏克蘭境內全面部署非核戰略威懾軍備,來確保烏克蘭不受俄羅斯軍事威脅;要點四是與美國、歐盟以及其他盟國簽署協議,允許共同投資和使用烏克蘭的自然資源;要點五是讓烏克蘭武裝部隊取代目前派駐歐洲的部分美軍。

整體來說,「勝利計畫」展示了對於烏克蘭的理想規劃:擊退俄軍,並以加入北約為起點,與歐美在軍事、經濟上深度綑綁,最終成為歐陸的抗俄橋頭堡。

只是從現實條件來看,「勝利計畫」的處境恐怕就像烏克蘭的悲慘宿命,其結局掌握在美俄兩大國手中,而非操之在己。當中「擊退俄軍」這個前提,就是幾乎無法實現的艱難挑戰。一來,俄羅斯已經多次表明,「佔領地入俄」就是自己的談判底線;二來,即便西方軍援能讓烏克蘭抗俄兩年,烏方的有生力量也不可能無止境消耗。

2024年11月23日,烏克蘭基輔,圖為澤連斯基在會議席間與媒體談論停戰事宜。(央視新聞)

根據與烏克蘭國防部關係密切的軍事衝突追蹤組織DeepStateMAP數據,自今年8月起,俄軍已經佔領烏克蘭1,200多平方公里土地,這是烏軍目前佔領庫爾斯克州面積的兩倍,也是俄軍2022年開戰以來的最快推進。《紐約時報》指出,烏軍之所以不斷敗退,是因俄軍已經摸索出有效但代價高昂的戰術:通過小規模步兵攻擊向前推進,以人員換取土地,而烏克蘭由於兵源不足,所以不得不在前線熱點間調動部隊,來避免防線崩潰。但即便如此,這也不是長久之道,根據位於基輔的安全智庫國防戰略中心(CDS)估計,到了12月,「前線可能會從目前位置向西移動30至35公里」。

因此即便澤連斯基曾反覆重申,「不接受凍結衝突或領土換和平」,但以俄軍已經佔領烏克蘭近20%國土、不僅無意歸還加速推進來看,犧牲領土完整雖是烏克蘭極不樂見的發展,卻也恐怕是必須接受的現實。或許正因如此,澤連斯基已在11月20日受訪時首度鬆口,烏克蘭將以外交而非軍事途徑收復克里米亞。

這一表態看似心懷希望,其實等同放棄「不接受凍結衝突或領土換和平」的長期堅持,因為如果克里米亞能被「外交途徑」收復,俄羅斯也就不會從2014年佔領該地至今。雖說澤連斯基也強調,「烏克蘭不會在法律上承認任何被佔領地屬於俄羅斯」,但這種聲明的現實意義微乎其微,因為俄羅斯要的本就不是烏克蘭的公開承認,而是事實上的被迫默認,也就是放棄武力收復失地。

當然,澤連斯基受訪只提克里米亞、沒有論及其他被佔領地,但這不表示「克里米亞模式」不能擴大適用,因為這種模式的基礎就在於:俄羅斯的佔領已是既成事實,且烏克蘭窮盡所有努力都無法改變,2014年後的克里米亞如此,2022年後的四州失地亦然。

因此不論基輔甘願與否,從眼下戰場現實來看,烏克蘭的分裂已成定局。

2024年11月11日,烏克蘭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Dnipropetrovsk)城市克里維里赫(Kryvyi Rih)有住宅大樓遭空襲。圖為受影響居民。(Reuters)

美國同不同意烏克蘭加入北約

如此一來,「勝利計畫」就直接面對下個問題:如果烏克蘭被迫「領土換和平」,能不能也為自己換來「北約門票」?

如前所述,烏克蘭希望在戰後高度綁定歐美,加入北約就是起點。而從現實發展來看,加入北約也可以是某種「戰後補償」,有助安撫不滿民意,緩衝烏克蘭政府可能遭遇的輿論反彈。

一直以來,烏克蘭民意都是俄羅斯併吞意志的反面鏡像。回顧2014年爆發、作為俄烏戰爭序曲的頓巴斯內戰,不論俄羅斯究竟發揮多少主導作用,從莫斯科決定策應親俄民兵開始,這場「起義」就注定走向俄羅斯的實質併吞;但烏克蘭政府基於內部民意,也始終堅持對頓巴斯的主權要求,並且強烈反對任何形式的領土分裂,這就導致俄羅斯的「無痛併吞」難以達成,《明斯克協議》也在8年反覆撕扯後,被更大規模的全面戰爭徹底絞碎。

接著毫無疑問,2022年爆發的俄烏戰爭又將烏克蘭民族情緒推向新高點,烏方輿論普遍認為捍衛領土完整就是維繫國家尊嚴,所以拒不同意「領土換和平」,這也成為基輔持續戰鬥的理由之一。但經過兩年戰火的殘酷洗禮,前述輿論態勢已有所軟化,例如根據基輔國際社會學研究所(Kyiv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Sociology,KIIS)2024年5月16日至22日民調,雖說反對割讓領土的民意還是高達55%,卻已有32%同意某種形式的領土讓步,這一數據與一年前的10%、去年底的19%相比有所成長。美國民調機構蓋洛普(Gallup)今年8月至10月民調更顯示,有高達52%的烏克蘭人希望國家盡快通過談判結束戰爭,且這一群體中也有52%同意烏克蘭「做出一些領土讓步」。

2023年9月21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左)和美國總統拜登(右)在美國華盛頓白宮橢圓形辦公室。(Reuters)

從這個民意結構來看,「領土換和平」已從不能接受變為可以討論,如果又在這個基礎上爭取到「北約門票」,烏克蘭政府將能最大程度降低輿論不滿。只是問題在於,通往北約的路必須經過華盛頓。

從美國視角來看,烏克蘭無疑是北約東擴的最關鍵拼圖,因為這等於顛覆烏克蘭的地緣緩衝區角色,讓北約與俄羅斯直接接壤。如此一來,不僅莫斯科會面臨更大圍堵壓力,美國也更能推進長期目標:阻止俄羅斯在東歐、黑海的重新崛起,確保華盛頓在這些區域的影響力,同時鞏固美國在全球安全事務的領導地位。

此外,烏克蘭入約也有助美國強化對於歐洲的安全宰制。回顧北約在蘇聯解體後的數次東擴,包括1999年的捷克、匈牙利、波蘭,2004年的保加利亞、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羅馬尼亞、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2009年的阿爾巴尼亞、克羅地亞,2017年的蒙特內哥羅,2020年的北馬其頓,2023年的芬蘭,2024年的瑞典,基本上北約每東擴一次,美國在歐洲安全框架的角色就上升一分,對於歐洲盟國的戰略掌控也同樣深化。

但高報酬的背後往往伴隨高風險,烏克蘭入約對美國的好處顯而易見,壞處卻也一目了然:根據《北大西洋公約第五條》,對北約任一成員國的武裝攻擊,都將被視作對於聯盟的整體攻擊。有鑑於烏克蘭對俄羅斯的地緣、文化角色特殊,一旦前者真的加入北約,俄羅斯必然不會坐視不理,2022年的戰爭爆發便有俄羅斯基於前述考量的「先發制人」。

而未來即便俄烏停火、劃定非軍事區,兩國前線還是可能爆發小規模衝突或各種形式的對峙。因此烏克蘭一旦加入北約,美國未來不僅要承擔更多防衛義務,還有機率「被召喚到歐洲戰場」。這在特朗普主政、美國也希望聚焦印太圍堵中國的背景下,恐怕不是一個理想圖景。11月19日開始的一輪俄烏緊張,基本上就是對未來情境的某種預演。

2024年10月17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在位於比利時布魯塞爾的北約總部出席記者會。(Reuters)

歐洲成員國當然更是意見分歧。基本上同意烏克蘭加入北約,就意味著可能在未來直接與俄羅斯發生軍事對抗,這等於是將整個歐洲拖在戰爭邊緣上。因此早在2022年戰爭爆發前,長期支持烏克蘭加入北約的成員國,便往往是與俄羅斯有著深仇大恨、反俄傾向明顯的波蘭、波羅的海三國,以及其他與俄羅斯接壤的東歐國家;但與之相較,德國、法國、意大利等就明顯態度保留,原因當然是擔心歐陸安全形勢的惡化,以及本國能源供應受到威脅。

因此雖說要烏克蘭「領土換和平」的主張在西方外交圈已不是秘密,但對於「換到北約門票」的更進一步,各方還是相對謹慎。例如已卸任的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就在10月接受《金融時報》採訪時表示,如果要讓烏克蘭加入北約,或許可以仿效1955年的西德模式,「儘管當年德國處於分裂狀態,但只有西德受到北約保護」,且重點在於,「需要有一條線來界定第五條的適用範圍」,言下之意就是必須避免北約與俄羅斯的直接交戰。

研究冷戰的美國歷史學家瑪麗·薩羅特(M. E. Sarotte)也於7月在《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上發表文章,提出北約成員國條款應可「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調整」,例如挪威在成為創始成員國時就承諾,不會在領土上設立北約基地。如果烏克蘭要加入北約,「應該先定義一個軍事防禦邊界,同意除非邊界受到攻擊威脅,否則不在其領土上永久駐紮北約軍隊或核武器,並且放棄在邊界以外使用武力,除非是自衛」,而這些前提條款應同步告知莫斯科,「屆時吸引俄羅斯接受事實的關鍵將不再是土地換和平,而是北約不在烏克蘭領土上部署基礎設施。」

當然,利弊互見後的關鍵下一步,還是看美國如何抉擇,以及俄羅斯如何反應。

圖為2024年11月21日,烏克蘭中部城市第聶伯羅(Dnipro)遭俄羅斯導彈攻擊,有建築物遭擊中受損。 (Reuters)

俄羅斯會接受嗎

眾所周知,特朗普不僅反對繼續援烏,還在選前誇下海口,稱能在24小時內結束俄烏戰爭。但這明顯是選舉考量的民粹語言,因為俄烏停戰必然涉及複雜的戰後安排,絕非24小時能夠結束。目前特朗普團隊尚未正式公布自己的停戰規劃,但根據《華爾街日報》11月6日披露,團隊內部已經形成初步方案,當中包括幾個關鍵點。

第一,敵對行動將在衝突雙方目前取得的階段性成果上停止,這意味著凍結前線,並且沿著前線建立非軍事區;第二,俄羅斯將實控烏克蘭部分領土,基輔必須承諾至少未來20年內不會試圖加入北約;第三,作為補償,美國會繼續向烏克蘭提供武器和軍事裝備。

《華爾街日報》也透露,目前特朗普尚未批准衝突的最終解決方案,未來將持續與核心顧問討論。而如果相關消息為真,特朗普最後也傾向前述版本,這顯然是綜合各種現實考量的折衷路線:烏克蘭的「領土換和平」雖沒有正式換到「北約門票」,卻還是換來美國的實質武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建立對俄威懾,同時避免北約因為第五條款而被捲入大戰。問題在於,俄羅斯能不能接受這種安排?

11月21日,普京就俄羅戰爭局勢發表講話。(Reuters)

首先是所謂「非軍事區」。《華爾街日報》並未透露更多細節,例如非軍事區會否延伸到俄羅斯實控制的所有地區(例如克里米亞半島),不過根據非軍事區的傳統定義,衝突雙方必須拆除該地軍事設施,同時禁止部署武裝部隊的單位和編隊、加固地形,以及在該地進行作戰和作戰訓練活動。這種安排如何協調雙方接受,是第一個問題。

此外維持非軍事區的安全秩序可能需要維和部隊。但華盛頓已經明確表示,維和部隊不會有美軍,也不會來自美國資助的國際機構,例如聯合國,那麼籌組責任就會落到歐洲國家肩上,但後者如何在沒有美國支持下拍板細節將是一大問題,包括部隊的組成和規模、指揮權以及法律地位等,因為這畢竟是美國主導的談判方案。如果美歐不針對這個部分先行協商,俄羅斯恐怕很難接受這種模糊的談判條件。

再來是領土實控部分。根據《華爾街日報》所述,美國同意俄羅斯保留烏克蘭「部分領土」的實控權,但所謂「部分領土」是否等同目前所有俄佔地,這或許就有待談判決定。只是俄方長期堅持「佔領地入俄」,針對這個議題會否讓步、又能讓步多少,也還在未定之天。

接著是烏克蘭不加入北約的20年期限。這一條款明顯是為安撫烏克蘭、提高烏方談判意願所設,說得更直接,就是不直接封死烏克蘭加入北約的可能,但至少先等20年。只是從俄羅斯的一貫作風出發,其或許會直接假設,20年後將是烏克蘭的機會之窗,自己與其等到那時受制於人,不如這段期間再度「先發制人」,畢竟從沙俄、蘇聯到俄羅斯聯邦,莫斯科已經多次展現這種先動手先贏、哪管結局炸裂的對外思維。

圖為2023年2月23日,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出席祖國保衛者日(Defender of the Fatherland Day)的紀念儀式。( Sputnik/Pavel Bednyakov/Pool via REUTERS)

最後是美國持續武裝烏克蘭,這恐怕是莫斯科最介意的部分。如前所述,烏克蘭之所以積極爭取「北約門票」,除了緩衝輿論反彈外,也是意在綁定歐美,因為對身為歐俄裂隙的烏克蘭來說,領土讓步並不能解決國家走向的深層問題。回顧蘇聯解體後的一系列發展,俄烏矛盾既源於兩族歷史仇怨,也與俄羅斯長年將烏克蘭視為某種勢力範圍、希望基輔保持中立放棄融入西方國際體系有關;而美國出於遏制俄羅斯再崛起的長遠考量,同樣不會放棄拉攏、甚至改造基輔這顆棋子。

因此領土問題其實遠非俄烏衝突本體,倒是2004年、2014年兩場顏色革命所反映的「脫俄入歐」趨勢,以及美俄近年的持續交惡,恐怕才是催化衝突的真正關鍵。回顧戰爭初期俄羅斯所提的談判條件,其實正是前述焦慮的反映,包括要求烏克蘭放棄加入北約、將俄語作為第二官方語言、承認俄羅斯對克里米亞半島的主權、承認烏東兩「共和國」獨立、去納粹化與去軍事化,其實莫斯科想要的並非區區頓巴斯,而是整個烏克蘭的徹底「芬蘭化」。

因此烏克蘭暫時的領土讓步,其實不能化解觸發戰爭的最深層結構:美俄都對烏克蘭存在領土之外的宏觀戰略目標。如果美國同意基輔20年不加入北約,卻在戰後持續武裝烏克蘭,那麼看在俄羅斯眼中問題還是沒有解決,甚至比戰前更糟。

不過整體來說,這也是俄羅斯面對烏克蘭不得其法的長期縮影:基本上蘇聯解體後,莫斯科就越來越難對基輔施加影響與壓力,也很難限制後者進一步靠攏西方,不論主因究竟是烏克蘭民族主義崛起或美國的暗中煽動,至少現實情況就是如此。而過程當中俄羅斯雖曾軟硬兼施,以各種方式希望基輔回頭,卻始終不得其門而入,結果就是在「強渡關山」的極端方案上一去不復返。

圖為2024年3月15日在俄羅斯莫斯科舉行的紀念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週年集會和音樂會籌備過程中,紅場上已設置的舞台。標牌上寫著:「俄羅斯・入駐母港10週年。 」 (Reuters)

例如烏克蘭爆發兩場顏色革命、親俄勢力持續衰弱後,俄羅斯便在2014年併吞克里米亞,介入頓巴斯內戰,但從後續發展來看,這麼做既沒能阻止親歐派當權、也沒能助推親俄派掌權,反而是讓烏克蘭更加堅定「脫俄入歐」,不論是政治軍事,還是文化教育。接著俄羅斯又在2022年孤注一擲,想用全面戰爭逼迫基輔簽署城下之盟、直接同意芬蘭化,卻沒想到烏克蘭拒不同意,寧可全民血戰、犧牲國家經濟與一代人的發展未來,也要打這場根本不會贏的戰爭,俄軍則在過程當中一度手忙腳亂,不僅前期被烏軍反攻收復哈爾科夫等地成功,普京還因此被迫宣布動員,最後更牽引出2023年的瓦格納兵變。

整體來說,如果所謂「特別軍事行動」的目標僅僅是支解烏克蘭,那麼莫斯科毫無疑問做到了;但如果這場耗時近3年的慘烈戰爭,其實意在扭轉烏克蘭的反俄趨勢、同時阻止北約東擴的戰略包圍,從當下結果來看,莫斯科難言成功,因為經此一役烏克蘭親俄派的政治空間不增反減,且戰爭直接導致了北約的再度東擴:芬蘭與瑞典都以俄羅斯威脅為由,先後入約。更不要提戰爭對俄羅斯戰略與經濟的嚴重壓縮與衝擊:在對外關係上,美俄關係、歐俄關係都因此受創,曾經的「歐亞雙頭鷹」暫時只剩「向東看」的選項;而西方制裁雖沒有擊潰普京政權,卻讓俄羅斯經濟持續扭曲畸形,即便未來俄烏停戰,制裁重擔也是短期難消。

當然,這場戰爭也嚴重摧殘烏克蘭,停戰之後烏軍必須休養一段時間,但也正因如此,美國的武裝程度就是對俄威懾的重要關鍵。於是烏克蘭局勢兜兜轉轉一大圈,最後還是回到美俄對峙的恐怖平衡,只是過去經驗已經表明,這種恐怖平衡無法阻止雙方不斷「越線」,例如美國支持烏克蘭顏色革命、俄羅斯併吞克里米亞。歸根結柢,雙方都不安於現狀也不肯退讓、雖都敢於加碼卻又無法徹底擊退對方,這種長期對壘從蘇聯的解體持續至今,導致了眼下烏克蘭的東西分裂、鮮血流淌。

回到如何停戰的大哉問,烏克蘭雖是戰場當事國,卻既無法保全領土、更難以主導談判;而美俄雖然都想停戰,卻又對戰後安排莫衷一是。各方摩擦碰撞到了最終回合,真正推動改變、促成停火的關鍵,恐怕就是美俄雙方中,那「更想停戰」一方的先讓步,從而帶動後續一連串利益交換與補償。最終,烏克蘭可能成為「歐洲版朝鮮」:基輔不會因為停戰走向自由,反而更加深陷地緣網羅;美俄不管誰進誰退,雙方都將繼續未完棋局,「共管」烏克蘭這片血色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