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對華電動車關稅可高達48%:是「去風險」而不是「脫鈎」?

撰文:葉德豪
出版:更新:

歐洲議會選舉結果剛剛出爐不久,歐盟委員會一如預期在6月12日公布了針對中國產純電動車的臨時關稅,在原有10%關稅之上再附加17.4%至38.1%不等的懲罰性關稅,其稅率較外界早前預期為高,中方亦馬上斥之為保護主義行為。

相較於美國拜登(Joe Biden)當局早前一刀切向中國電動車徵收100%附加關稅的做法,歐盟的政策明顯來得更有條理,根據不同在華生產企業的受補貼情況來制訂不同稅率:比亞迪將面對27.4%的稅率(已加上原有10%關稅),吉利汽車30%,上汽48.1%;其他配合歐盟調查的企業將面對31%的稅率,而其他不合作企業將同上汽一樣要面臨48.1%的最高稅率。而在中國生產的Tesla將會得到個別釐訂的稅率。

歐盟政治因素

這些電動車關稅表現上是基於有關產業補貼的調查來制訂,但實際上不離不開歐盟內部的政治考慮。

在中國有龐大市場,亦以中國為生產基地的德國車企,連帶德國政府;吉利擁有Volvo所屬的瑞典;以至得到比亞迪、寧德時代等電動車、新能源領先企業投資設廠的匈牙利等,都反對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向中國電動車徵收懲罰性關稅的做法。

2024年6月9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出席歐洲人民黨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總部舉行的活動中發表演說(Reuters)

不過,歐盟貿易專員東布羅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則聲稱委員會的決定得到成員國廣泛支持。

這次關稅稅率較預期中15%至30%為高,某程度上也反映出歐洲議會選舉中右翼勢力增強的結果。

馮德萊恩的歐洲人民黨(EPP)取得最多議席,她在德國內部所屬的基民盟-基社盟(CDU-CSU)也有三成得票,超過總理朔爾茨(Olaf Scholz)的社民黨(SPD)一倍以上,而基民盟的主席默茨(Friedrich Merz)相信會對中國採取更強硬立場。2025年的德國大選中,基民盟執政機會頗大。

另外,法國對於保護歐盟電動車產業一向較為支持,而這次歐洲議會選舉後將扮演「造王者」角色的意大利梅洛尼(Giorgia Meloni)政府,也直接表明支持歐盟委員會有關中國電動車關稅的公布。

6月10日,在得知歐洲議會選舉部份結果之後,梅洛尼在羅馬發表講話。(Reuters)

馮德萊恩的連任,目前看起來幾乎十拿九穩,有報道甚至聲言歐洲委員會主席、歐洲理事會主席、歐洲議會議長同歐盟外交專員四個重要職位的人選幾乎已有定案,只待各國領袖下周商討。

歐盟委員會這次公布較預期為高的懲罰性關稅,大概是反映出以馮德萊恩為首的歐盟建制的自信。

還未作實

可是,這次的電動車關稅其實還未完全作實。關稅將於7月4日開始實施(按:歐盟還待決定是否把關稅開徵期限向前追溯3個月),歐盟委員會亦特別提到此前仍有同中國透過談判解決爭議的空間。這個時程也剛好與歐盟換屆過程大部份重疊,因此中歐的貿易磨擦依然有緩解之機。

而且,臨時性關稅實施之後,實際的徵收還需要本年11月由歐盟27國以「雙重多數制」(55%成員國,而這些成員國至少要佔歐洲65%人口)表決才能落實。目前,經過歐洲議會選舉的震撼之後,法、德等國都處於政治不穩期,未來幾個月的具體對華政策,依然有改變的可能。

中國電動車品牌NIO2024年5月15日在上海車展發布新款電動車。NIO正面臨31%的歐盟關稅。(Reuters)

歐盟的保護主義與美國不同

雖然歐盟增加對華電動車關稅的做法,跟美國拜登當局的關稅以至其「美國生產」的電動車補貼政策一樣,無疑是一種保護主義行動,但與正跟中國進行大國競爭的美國不同,歐盟的政策主要是希望能扶助在歐盟境內的生產,而非要壓制中國電動車企業的崛起。

比如說,在美國的輿論當中,比亞迪在墨西哥設廠,就被視為中國利用美墨加自貿協議走後門進入美國電動車市場的威脅。而在歐洲,即使是強調歐洲戰略自主的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也歡迎更多的中國電動車或新能源企業投資在法國設廠。

從這次歐盟委員會的關稅佈局來看,像比亞迪這樣積極歐盟國家設廠的企業就得到較低的關稅待遇。比亞迪如今正在匈牙利興建電動車廠戶,預計明年投產;希望在2030年成為歐洲最大電動車企業的比亞迪也準備投資第二間歐洲廠房,選址可能是在西班牙。

習近平2024年5月7日上午乘坐專機抵達法國西南部塔布,馬克龍在場迎接(Pool via REUTERS)

如果單純從壓制中國電動車在歐洲的競爭優勢來看,比亞迪反而應該獲得最高的關稅壁壘--根據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的報告,垂直整合程度極高的比亞迪要面對40%至50%甚至更高的歐盟關稅才能有效削減該公司大部份電動車在歐盟銷售的利潤率。相較之下,像中國生產的Tesla,如果要面對15%的關稅,就已經失去從中國出口到歐盟市場的營利誘因。

鼓勵電動車生產在地化,從歐盟的角度來看,也不是單純的經濟利益問題。中國在電動車生產和電池新能源技術上無疑已跑在西方前面,吸引中國廠商的投資,以至其他在中國生產電動車的歐洲企業繼續投資歐洲(按:據估計,在華生產的非中國車廠平均也將面對31%的稅率),一方面是要將新技術帶到歐洲,重振歐洲產業,另一方面也是一種戰略避險,避免過度依靠中國製造(按:2023年,中國製電動車已佔歐盟總進口額的37%)。

這種違反自由貿易原則的做法,在地緣政治風險不斷升高的今天,其實也是可以理解的。這是一種名符其實的「去風險」,而不是以「去風險」作政治包裝的「脫鈎」。

習近平訪歐:2024年5月9日,匈牙利總理歐爾班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匈牙利布達佩斯一所修道院舉行聯合新聞發布會。(Reuters)

中國應該報復嗎?

從地緣政治的維度來看,中國也許不必對於歐盟作出過於強硬的報復性措施。由於歐盟對華貿易存在巨額商品貿易赤字(2023年此數為2,910億歐元),中國要向歐盟產品動刀並不容易,除非中國真的想同歐盟打貿易戰,針對歐洲車進行反制,否則大概就只能針對白蘭地、化妝品、名牌手袋、農產品等等進行實際經濟影響有限的政治性報復。

但這樣的話,由於此刻歐盟對於中國大陽能板等不同產品都正在進行貿易調查,雙方可能因此陷入一種惡性循環之中,「不小心地」打起貿易戰來,對雙方都沒有好處。

更明智的做法,其實是向歐盟和中國也是成員的「多方臨時上訴仲裁安排」(MPIA)提出仲裁要求。

MPIA是美國自特朗普時代以來單方面癱瘓世貿(WTO)上訴機制後全球多國共同推出的多邊安排,可算是世貿所代表的自由貿易精神的實質延續。即然歐盟名義上以中國國家補貼作為加徵關稅的合理理由,而非如拜登當局般一刀切的增加關稅壁壘,中國也應該以多邊主義機制尋求公義,突顯中國依然是國際秩序的維護者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