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足.短說】帶着足球去花市 球員荒誕中拼命求存

撰文:袁志浩
出版:更新:

「迎春花開,帶來了好年華⋯⋯」
花市聲聲賀年歌,政府說不想人群聚集而封球場,但年宵在取消後又復辦,「成功爭取」的花農笑開了花。
許嘉樂與李君俠,正值好年華,他們帶着足球走進維園花市,在迎春花間感受荒誕。
攝影:張倩儀、袁志浩 影片製作:葉詩敏

「足球場是用來踢波的。」

疫情令許嘉樂丟了職業足球員的飯碗,轉踢「斷場計」的業餘足球,飯碗裏還是沒飯吃。

01體論|球場變花市點燃爭議 從鄰國防疫計劃 看香港體壇的絕望

「足球場是用來踢波的。」許嘉樂說。怎想到在維園踢波,也會換來白眼。(張倩儀攝)

兩個月無波踢,搏表現重返港超的願望愈加渺茫。

今日重踏球場,身份竟是「賞花客」:「在最鐘意的地方,卻做不到最鐘意做的事。」拿着足球走入維園還得戰戰兢兢,不知道保安哪一秒出現趕人。

在鮮花及年桔旁踢波,顯得兩人格格不入。(袁志浩攝)

許嘉樂身邊隊友李君俠,同時是全職教練,買花人潮熙來攘往,他不忿,「政府說封場是要減少聚集,但行花市的人明明很多。」

是啊,一場廿多人參與的球賽,難道會比花市更危險?

失去球場,李君俠試過駕車走遍九龍,尋找合適地方「開班」,但即使躲到天橋底仍擔驚受怕。

他感歎,足球本身很簡單,一個波、一個球場、一班人,帶來最大快樂。「現時要顧慮人數過多、擔心阻街、被投訴、被驅趕......已經變了質。」

大家也是搵食,足球教練及球員,難道不比花農值得擁有一個機會?(張倩儀攝)

球員踢波,教練教波,花農賣花,不都是「搵食」嗎?

兩人想要的,是一個服眾的答案,「我們願意配合,但為何不值得一個自食其力的機會?」像很多香港人一樣,他們只能等,等一個不會出現的回應。

光明正大拿着皮球走入球場,竟然是個願望。(張倩儀攝)

「光明正大拿着皮球走入球場,就已經足夠。」

這卑微的要求,是兩人的新年願望。年初七後,可以成真嗎?

【新冠肺炎】室內外體育場所有望年初七重開 政府再新設兩大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