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反政府示威持續 高呼哈梅內伊「去死」 威力恐勝綠色革命
2009年伊朗爆發綠色革命,超過300萬人上街反對政府。事隔8年後,伊朗再次發生大型反政府示威。
激發示威的源頭,就是國內通脹勁升,國民每天都進食的雞蛋,價格一周彈升五成。官員指雞蛋及禽畜價格大升,乃因爆發大型禽流感,民眾顯然不收貨。事實上,除了面對通脹壓力,伊朗失業率高企,每10名年輕人就有4人沒工開。然而,今年5月連任的總統魯哈尼,卻並沒有下決心改善民生。這場可以燎原的反政府示威,打破了不少伊朗的政治禁忌,威力絕不容少覷。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伊朗律師阿巴迪(Shirin Ebadi)周日(31日)接受訪問時表示,是次動盪或只是「大事件的起始」。阿巴迪認為這次示威將會轉變成更嚴重的紛爭,與2009年的綠色革命或能相提並論。她表示,國內出現經濟危機,貪污問題亦十分嚴重,年青人極為失望。而德黑蘭政府與美國及歐盟關係緊張,或會面對更多制裁,加劇經濟崩潰,最終推動基層甚至中層人士上街示威。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只是開始
阿巴迪口中所說的綠色革命,即2009年伊朗總統選舉,前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Mahmoud Ahmadinejad)成功連任,但選民卻認為選舉舞弊,大批市民走到首都德黑蘭抗議要求重選,及後亦擴散到全國各地。當時落敗的改革派候選人穆薩維(Mir-Hossein Mousavi)領導示威,他曾在競選時用綠色作為代表顏色,示威人士於是身穿綠衣或佩戴綠色飾物,在遊行間顯現一片綠色,後獲稱為「綠色革命」。事件超過300萬市民參與示威,最終造成36人喪命。
今次的示威,周四(28日)在伊朗第二大城市馬什哈德(Mashhad)爆發,其後蔓延至首都德黑蘭、克爾曼沙赫(Kermanshah)等10多個城市。市民怒斥政府沒有好好改善經濟,只顧擴張什葉派在中東的勢力,置民生於不理。
示威者高舉反對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內伊(Ayatollah Khamenei)及總統魯哈尼(Hassan Rouhani),要求兩人下台。而支持政府的民眾手持國旗、橫額、及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內伊的肖像,借此蓋過反政府示威浪潮。伊朗官方指摘有外國勢力涉足示威,更點名美國及以色列在反政府人士背後撐腰。
以禽流感作「擋箭牌」 無心解決物價高企
伊朗在2017年內爆發禽流感,國內雞蛋及家禽類價格上漲。為了控制國內雞蛋價格,政府嘗試從土耳其進口,但無助雞蛋價格回落。現時伊朗30隻雞蛋的售價為3到4.1美元(約23至32港元),雖然比起香港的價格仍略為便宜,但其升幅率極為驚人,對民眾而言是一大負擔。伊朗央行數據顯示,在過去一星期,雞蛋價格已上升40%,而比起2016年同期,2017年更高出53.7%。
伊朗官員表面上盡力解決事件,但最終弄巧反拙,更以禽流感作藉口,不曾考慮補貼消費者。示威者抗議魯哈尼政府無心解決物價高企的問題,並非無道理。
國內長期通脹嚴重
通脹率高企是伊朗長久以來的經濟問題,前總統哈塔米(Mohammad Khatami)1989至1997年在位期間,伊朗平均通脹率為25.28%;內賈德2005年上任後,國內8年的平均通脹率為17.66%。魯哈尼在2013年上任時更達34.7%。然而,在他的改革下,通脹率在2016至2017年回落至8.9%。
縱然通脹率下調,伊朗人面對高失業率,物價仍處於高位,國民生活成本增加。但這時,德黑蘭政府不以民生為前提,反而關心其他什葉「兄弟」伸出援手,最終導致民怨四起。
政府益「外人」為先
魯哈尼12月10日公開新一年度財政預算,成了引發是次示威的導火線。新預算側重支援其他中東什葉組織或政權,例如敘利亞的巴沙爾政府、黎巴嫩的真主黨、甚至也門反政府胡塞武裝組織(Houthis)。而預算則沒有提及政府如何減輕國民生活負擔,所以亦不難看見示威者高舉「不要敘利亞,我是伊朗人」的標語上街抗議。
伊朗一直被指在中東企圖擴張,不單與俄羅斯合力保護巴沙爾政權免受叛軍及恐怖組織ISIS的攻擊,更被多次斥責在背後支援真主黨及胡塞武裝,向此等組織提供軍火及經濟資助。在國內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政府仍堅持對「外人」協助,自不然民怨沸騰。
呼「獨裁者去死」 打破政治禁忌
伊朗曾是一個開放世俗化國家,既與西方價值接軌,又能保留波斯文化。在1979年,後來成為最高精神領袖的教士霍梅尼(Ruhollah Khomeini)帶動伊斯蘭革命推翻巴列維(Pahlavi)王朝,重提宗教規條的重要性,棄絕所有享樂文化及摧毁民主自由價值,建立現今政教合一的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最高精神領袖如同伊朗的「神」,掌握國家大權,對精神領袖或伊斯蘭教士不敬者,即犯下彌天大罪。
這次示威令人感到驚訝,有部分人冒着被判刑的風險,舉起「寧死也要自由」標語,甚至有示威人士高呼現任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內伊「去死」,更焚燒他的照片。
提及巴列維王朝 抗政教合一
更有部分媒體報道,有示威者高叫「禮薩汗(Reza Shah,前巴列維國王),願神保守你。」的口號,打破伊朗另一政治禁忌。
禮薩汗為巴列維王朝國王,一直親西方路線,象徵伊朗曾經的現代化主義及民主主義。霍梅尼推翻王朝後,主張廢去現代化及限制自由。示威者重提巴列維王朝,相信是不滿政教合一嚴重削去人民昔日的自由。
在政教合一下的伊朗,國民自由受到打壓。國內亦沒有私營電台及電視台,國外的傳媒工作者曾被政府扣押甚至起訴,部分社交網站亦被當局封鎖。而表面上國民擁有國會選舉的投票資格,但最高精神領袖卻掌控國家命脈且凌駕一切。人權監察組織FreedomHouse更列伊朗為「不自由國度」。
縱使伊朗政府禁止國民瀏覽部分網站,但近年網絡科技發達,當局未能封鎖國民接觸西方自由主義價值。在日積月累的情況下,國民自然懷念一度繁榮及以物質為重的伊朗,眼看國家活在封閉下,便萌生反抗之心,矛頭直指主張宗教主義的哈梅內伊。
Telegram成傳播關鍵工具
是次反政府遊行能在數日內演變成全國性示威,令外界感到十分驚訝。及後有傳媒發現,示威者利用加密信息通訊程式Telegram去交換資訊及跟進最新消息,比起各大社交平台更快得悉動向。早在2016年伊朗國會進行選舉期間,Telegram已成為部分政治家的宣傳工具,公眾亦在該平台上交換不同陣營支持者的名單及獲得最新消息。
今次示威已造成兩人死亡,為免反政府浪潮持續,通訊部長賈赫魯米(Mohammad Javad Azari Jahromi)要求Telegram行政總裁杜羅夫(Pavel Durov)關閉有關示威的頻道,另據報政府亦禁止國內使用社交媒體Instagram。Facebook及Twitter已在2009年後被伊朗當局封鎖。
儘管通訊程式及社交網絡的影響力多大,能夠推動多人集會示威的,仍是民眾長久累積的怨氣。革命衛隊准將考薩利(Esmail Kowsari)強調,示威者如繼續行動,會面對「鐵腕對待」。而示威人士亦不希望空手而回,看來是次示威將為伊朗帶來無止境的分裂。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