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今周】勝利與榮譽的象徵 巴黎凱旋門屹立法國逾180年

撰文:歐敬洛
出版:更新:

說道凱旋門,相信大家都會想起位於九龍站上蓋的豪宅。不過今天要介紹不是這個凱旋門,而是享譽全球,位於法國巴黎的「雄獅凱旋門」。1836年7月29日,巴黎凱旋門正式落成揭牌。

凱旋門落成距今已180年,它代表了法國的革命,勝利與榮譽,是繼巴黎鐵塔後的另一個象徵。(Getty Images)

凱旋門是法國繼巴黎鐵塔後的又一象徵,而且歷史悠久。凱旋門是拿破崙為紀念擊敗俄奧聯軍勝利,在1806年下令修建的。

拿破崙希望日後在他帶領軍隊戰勝歸來時,都能穿過凱旋門以示凱旋歸來,而這亦成為凱旋門的重要意義。不論當年還是今日,作為法國元首(或是佔領法國的元首),舉行軍演閱兵的時候,都要穿過凱旋門。

凱旋門的31年緩慢建造

但為何一個門,卻花了30多年才完成?凱旋門的設計者是著名建築師夏格倫(Jean Chalgrin),為配合拿破崙好大喜功,有別於尋常的15米拱門建築,夏格倫決定要建一個高50米的超巨型雕塑。但正因凱旋門太高,單是地基就建了兩年。

凱旋門的建築速度非常緩慢,直至1810年拿破崙擊敗了第五次反法同盟,迎娶奧地利公主瑪麗路易莎(Maria Luise)時,凱旋門連下半部都未完成。為慶祝拿破崙勝利回歸,建築師不得不趕急的弄一個木製模型,放到柱子上當完成品「撐場」,結果婚禮順利結束,木製上半部被拆卸,工程繼續。

拿破崙與路易莎結婚(正中間)的一幕,路易莎是拿破崙的第二任妻子,直至拿破崙逝世後,她帶着兒子拿破崙二世逃到維也納。(Getty Images)

停工、動盪、革命再次成功後的續建

1814年,工程開展了整整8年後,凱旋門終於修建到拱頂,但迎來的是拿破崙戰敗消息。反法聯盟佔領巴黎,拿破崙被迫退位,工程亦只好停止。

隨後法國經歷了十多了的動盪不安,先是波旁王朝復辟、拿破崙回歸短暫統治法國、然後波旁王朝再次復辟。法國社會亂作一團,沒人有餘力理會凱旋門的工程,讓凱旋門變成「爛尾門」長期放置,直到1830年。

1830年7月,人們無法忍受生活再度牽起革命,成功推翻了波旁王朝。此時人民再次提起凱旋門───凱旋門是拿破崙為記念戰爭勝利而建的,拿破崙亦象徵法國大革命的成功。現在七月革命成功了,應該把凱旋門修建完成才是。

名畫《自由引導人民》(La Liberté guidant le peuple)就是為紀念法國七月革命的繪作,凱旋門亦與這場革命息息相關。(網絡圖片)

可是原設計師夏格倫已經逝世,政府建築工程官圖希(Héricart de Thury)找來了幾位建築師,跟着當年的設計圖和木製品的畫作,繼續工程。結果經過6年漫長的修建,在1836年7月29日,凱旋門終於完工。

凱旋門由興建到完成,前後花了31年。而命令興建的拿破崙,亦早在1821年離世。1840年,拿破崙的靈柩返回巴黎,在靈柩穿過凱旋門時,迎來的是無數人的歡呼聲和淚水。拿破崙的靈柩最終安葬在巴黎榮軍院。

凱旋門代表了勝利與榮譽

凱旋門之所以成為法國象徵,是因為它代表了法國人追求的「自由、平等、博愛」。其實法國國旗的顏色,正是源自當年法國革命時革命軍所戴的帽章。凱旋門是革命的象徵,自然成為了法國的代表。再加上「穿過凱旋門的榮譽」,所以每位法國元首舉行軍演閱兵的時候,都會穿過凱旋門。新總統在上任和卸任時,都要前來凱旋門一次。

二戰德國佔領法國期間,德軍穿越凱旋門象徵勝利。(Getty Images)
1944年德軍撤退,美國盟軍穿過凱旋門,同樣象徵勝利。(Getty Images)
剛過去,今月14日法國國慶閱兵,戰機在凱旋門上空飛過,噴出紅白藍代表法國國旗的煙幕。(Getty Images)

不過凱旋門當然不只一座,凱旋門其實只是拱型門建築的統稱。今天香港有一幢、德國有一座、連法國巴黎都有兩個凱旋門。其實除了這個大家熟識的凱旋門外,還有一個小型版的位於卡魯索廣場,羅浮宮的不遠處。

至於今天世界最大的凱旋門,是位於朝鮮平壤的凱旋門。該凱旋門高達60米,比巴黎凱旋門還要巨型。建設的目標是慶祝朝鮮領袖金日成70大壽及戰勝入侵朝鮮的日本,可見凱旋門就是為記念勝利的榮譽象徵。不知在香港的「凱旋門」又可以代表甚麼呢?

香港著名豪宅凱旋門。(Getty 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