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團隊「三頭馬車」各司其職 王岐山出訪突顯決策核心地位
最近,中國外交領域大事頻頻,包括金正恩兩度訪華、中日關係趨暖、中美貿易談判等,外交團隊眾成員在不同事件上各司其職。當中,走在外交最前線的是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和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宋濤。
金正恩3月秘密訪華後,楊潔篪以習近平特別代表的身份訪問韓國,講述中朝會面成果,此外,他又曾以習近平特別代表的身份訪問南非、科威特、阿聯酋等國。5月5日晚,他與新任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通電話,談及經貿,並就朝鮮半島問題交換意見,這顯示出他在對美外交中肩負重任。
外交部長王毅兼任國務委員後,其職責比往日更加吃重。5月23日,他在訪問華盛頓期間談論美朝峰會,又重申中國在南海島礁部署防衛設施正當合法。王毅作為外交部長,在中國的外事活動中,往往能見到他的身影。全國兩會以來,他已先後訪問俄羅斯、越南、日本、朝鮮、法國等地,加深中國與各國的外交關係,並對向宣揚中國理念。
宋濤負責中共對外聯絡事務,曾多次作為習近平總書記的特使出訪,作政黨間交流。4月13日,他帶領中國藝術團藝術家訪朝,獲金正恩熱情款待,於4日內兩度接見。3月下旬,金正恩乘坐專列火車到訪中國時,宋濤亦在丹東登上車廂迎接他。
在楊潔篪、王毅、宋濤三名「外交前線人員」的背後人物,除了處於頂端的習近平外,無疑就是王岐山。比如,王毅、財政部長劉昆、商務部長鐘山等中方高層4月中旬曾一同訪問日本,與日方舉行《中日高層次經濟對話》。《每日經濟新聞》報道稱,他們當時是奉王岐山的指令,到日本「恢復交流、改善關係」。
王岐山雖然在2017年10月的中共十九大上離任中央政治局常委,變回一個「普通黨員」,但在今年3月,又得到習近平「返聘」出任國家副主席,更被視為七常委以外的「第八常委」。中共中央外事委員會5月15日召開的會議則顯示,王岐山已是外事委委員,也是他在國家副主席之後公開擔任的第二份公職。由於中央外事委屬黨務機構,這也是王岐山自中共十九大退出中委後擔任的唯一黨職。
獲習信任 經驗豐富
中央外事委是中國外交最高決策機構,負責外事領域重大工作的頂層設計、總體佈局、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在該委員會中,擔任主任的習近平當然是總攬全局的掌舵人,副主任李克強主要負責經濟,料不會把過多精力放在外交問題上。因此,主管外委會日常工作的相信就是王岐山,也突顯出他是僅次於習近平的外交事務決策者。
王岐山的「破格」安排一直成為論者的話題,原因卻不複雜。一方面,這出於習近平對他的高度信任,以及二人在過去五年反腐工作上的高度默契;另一方面,王岐山的工作能力獲黨內外認同,他有豐富的經濟、外交和政治等領域的經驗,今天中美經貿關係的許多機制和方案,都是在他手中制定出來的,連外媒也曾把王岐山譽為中國的「救火隊長」,稱「從岌岌可危的銀行,到致命疫症,再到高層腐敗,他總是被任命處理最棘手的危機」。
這次,在習近平時代的強勢外交大趨勢下,除了國務委員、外交部長這種「傳統力量」外,更需要一位受到習信任而又有能力的官員,負責協助處理對美外交事務,乃至全方位統籌中國外交大局,靈活應對各種棘手問題。王岐山正正符合這種條件,並以國家副主席的身份強勢填補,成為三名「外交前線」背後出謀獻策的人物。
或許有人對王岐山的印象仍停留於中紀委時代。不過,王岐山上任國家副主席後參與過多場外事活動,包括在北京中南海會見菲律賓外長卡耶塔諾、出席歡迎朝鮮領導人金正恩的宴會、會見他的「老朋友」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也會見過多國外長以及美國工商界人士和前高官,又於5月24日展開首次外訪行程,顯示他已從紀檢領域「華麗轉身」,回到所熟悉的外交領域。
置身幕後統籌全局
引起外界注意的是,王岐山當選國家副主席之初,曾被認為他的作用是主導中美關係。他在中美貿易談判中卻一直「隱身」,走在「前線」的是國務院副總理劉鶴。中美首輪經貿談判失利後,《紐約時報》一篇文章寫到,中方負責談判的官員經驗有限,不了解貿易法細節。有輿論甚至因此認為,雖然王岐山國家副主席的職位曾讓人充滿期待,但在中國外交四面出擊的局勢下,他並未加入任何一個主要的談判團隊中,似乎與原先外界期待產生「落差」。
不過,中美經貿談判第二輪成功達成共識,已證明這種論調明顯誤判。事實上,中國在處理重大外交事件如中美貿易摩擦時,劉鶴牽頭並非意味只有劉鶴處理決策,中國歷屆參與過中美談判的官員如王岐山、楊潔篪及汪洋,都在背後發揮作用。更何況,被視為「第八常委」、可以列席政治局常委會議,且對中美貿易十分熟稔的王岐山,怎麼可能在這個議題上沒有發言權?
王岐山不是不能在幕前出現,而是不需要走在前線。中美貿易談判,更多的是談判桌上的你來我往、互亮籌碼。王岐山作為「指揮者」,要主導的是整個中美關係架構,而非具體事宜,他並不需要親自出馬談判,只需讓已成為「中美全面經濟對話」牽頭人的劉鶴出面談判就可以了。
再者,中美貿易問題是一場長期鬥爭,同時也考驗中國應對美國的手法,如果中國一開始就將王岐山這位被認為立場強硬的高級別官員直接加入與美國的談判中,會不會讓中美對抗氛圍更為激烈?王岐山在幕後指揮,劉鶴走向台前,即有這個考量。
從更宏觀的角度來看,最近很多聲音都在談論中美要陷入「修昔底德陷阱」──中國的崛起被視作對美國霸權的挑戰,兩國甚至可能因爭奪霸權爆發戰爭。特朗普對中國的貿易限制,只是他面對中國日益強大的一次「發難」。王岐山的任務不是令中國在一兩次的貿易磋商上取得甜頭,而是要從大局考量如何釋放中美之間的戰略壓力,以避免掉入「修昔底德陷阱」,與美國爭個「你死我活」。
傳將於6月出訪美國
外界對王岐山如何主導中美關係投入不少關注,但其在外事領域上的作用遠不止於此。5月24日,王岐山出任國家副主席後首次出訪,地點選在俄羅斯,這彰顯中國對中俄關係的重視。而普京和王岐山的對話,亦將有助於為普京6月訪華做準備。
雖然身在俄羅斯,但王岐山本人對於中國相關國際事務的掌控和發言權仍然是「一言九鼎」。特金會破局的消息一出,正在出席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全會的王岐山隨即發言稱:「美方取消美朝領導人會晤只是一個小插曲,我們對解決朝鮮半島問題還是應該要抱有信心。」面對近期波譎雲詭的朝鮮半島問題,王岐山作為北京在此問題上公開發言的最具份量人物,傳遞出了這番頗具有戰略定力的信息。此外,王岐山其後便會到白羅斯考察「一帶一路」建設項目,表明習近平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也由王岐山負責推進。
訪問俄羅斯以後,王岐山的外訪活動料將接踵而來,下個目的地可能就是美國。5月18日,《路透社》引述美國官員消息,北京正在考慮一個依靠大規模進口美國液化天然氣(LNG)減少貿易差距的方案,其中包括一份讓一家美國企業在中國建設LNG接收和處理設備的合同。 此外,中方還將就知識產權保護做出新承諾。這名官員稱,王岐山可能在年中訪美,其間或就上述事項與美方協商達成一致。
各種事例表明,王岐山是習近平外交戰略的重要策劃者,其破格上任已徹底改變此前中國國家副主席在外交工作上「務虛」的一面。一個重要的事實是,兩會以來,北京組成了以習近平、王岐山為首的外交團隊,美國也好、日本也好、英德等歐洲國家也好,無論是貿易摩擦、半島問題抑或是對華關係,他們所面對的對手,並非只是劉鶴或者李克強,而是這個龐大的「重量級」外交決策團隊。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敬請留意5月28日出版的第113期《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