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周報】「務實的台獨工作者」 :賴清德製造的危機與不安
近日,台灣行政院長賴清德一席「務實的台獨工作者」論述,不但攪動台灣政壇一池春水,也引來北京關注。國台辦主任劉結一回應此事時說,「他就是個台獨!」語氣中顯見不滿,加上解放軍4月18日在台灣海峽進行實彈演習、戰機連續兩天「繞島巡航」,更被外界解讀是恫嚇賴清德以及對任何試圖分裂國土主張的回應。
事實上,這並非賴清德接任行政院長後首次闡釋自己的台獨主張。2017年9月,在接受立法委員陳怡潔質詢時,賴清德即坦言自己是「主張台灣獨立的政治工作者,不管擔任哪個職務都不會改變」,後又自稱「務實的台獨主義者」、「台灣已是主權獨立國家,不需另行宣布獨立」。這些言論使賴清德成為首位在台灣立法院公開主張台獨的閣揆。
台獨主張 不因職務而變
2018年3月30日,賴清德在立法院重申「我確是主張台灣獨立的政治工作者」,一番話引來大陸鷹派媒體《環球時報》激烈批評,在文章中點名批判賴清德,更要求大陸官方必須「精準打擊賴清德」、制裁「台獨份子」。果真,4月2日國台辦以發言人馬曉光名義發布新聞稿,在標題點名賴清德十分危險不自量力。這已是《環時》第三次批判賴清德,前兩次的具名批判就是在前述2017年9月的台獨言論後發出,可說賴清德為《環時》提供了不少評論素材。
回看2015年8月,台北市長柯文哲正為雙城論壇大談「兩岸一家親」,賴清德建議柯文哲要思考「兩岸一家親是誰的義務?」他說兩岸應該求同存異,不要互相欺騙,也表示台灣早在兩三萬年前就有人住,台灣跟大陸有血緣關係,但並非全部,「血緣上沒有親到像一家人,台灣自成一個台灣民族」。
2015年10月,賴清德在台南市議會接受質詢時表示,「我主張台灣獨立,但沒主張要兵戎相向,我認為中國要尊重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他又解釋,其主張都在民進黨《台灣前途決議文》的內容中。台灣目前是主權獨立的國家,但未來要與中國大陸統一或宣布建國,須由台灣2,300萬人共同決定。
更早之前,賴清德曾以台南市長的身份於2014年訪問上海,賴清德一改多數台灣政治人物訪問大陸時以「台灣領導人」代稱「台灣總統」的慣例,循陳菊於2009年訪問北京時所提及馬英九「總統」的說法,明確說出李登輝「總統」、陳水扁「總統」的「職銜」,更在與復旦大學師生座談時,談論民進黨的台獨黨綱、台獨理念等多項敏感議題。種種言論皆表現出,賴清德不論處在何時何地,皆胸懷台獨的意識。
不在其位 卻謀其政
作為民進黨的政治明星,賴清德的動向一直受到外界的重視與關注。過去,當其身份為台南市長時,因市政需要,必須爭取中國市場,因此建議陸客赴台南「醫療觀光」、開放台南農漁產品外銷大陸等。他還要求時任總統馬英九擔任台南觀光代言人,招攬陸客前往台南旅遊。
在擔任市長那一段時期所表現出的務實態度,除了代表賴清德體認當時的社會氛圍與民意,希望地方首長以經濟發展優先,避免製造無謂的政治紛爭,還因為當時執政黨是國民黨,賴清德無必要與執政當局正面衝突,相反若能藉當時兩岸和緩的關係,為台南亦替自身累積聲望與更多好評,對其仕途的發展,會有頗多助益。
不過,當2014年「太陽花學運」爆發後,賴清德對兩岸關係的實際看法亦逐漸顯露。「太陽花學運」初始是因反對立法院黑箱通過《兩岸服貿協議》、厭惡國民黨與中共在兩岸間製造的買辦文化,以及絕大多數民眾未能享有「和平紅利」,使年輕一代的台灣民眾走上街頭,最終也迫使立院撤回該協議,並使國民黨聲望大挫,於該年縣市長與2016年總統大選接連大敗,第三勢力與民進黨則似乎成為台灣的救世主。
在此情況下,賴清德除了如前述登陸發表台獨相關言論,也在多個場合發表對兩岸關係的看法,然而這些意見多與執政者的兩岸立場不同。以台灣的憲政分際來看,兩岸、國防、外交是總統的職權,內政與經濟發展等則由行政院長負責;縣市首長主要都以繁榮壯大縣市、帶動縣市政發展為依歸,較少有關於兩岸、國防與外交的言論,有的話也只是與縣市經濟發展有關,不涉及更高層次的課題。
不過,有志更上一層樓的縣市長對國防、外交與兩岸事務的熟稔程度,就是其能否向上攀升的重點。賴清德2014年以來在兩岸關係上的言論,都表現其不安於僅擔任「直轄市長」,而是對未來有更高期許。不分藍綠,地方首長多以照顧縣市政為優先、以繁榮地方為首要。然而,若地方首長不時表述對兩岸、國防或外交的看法,即表現其爭取高位的企圖。
接班大熱之一 常就兩岸關係發言
2016年民進黨執政後,外界關注的接班梯隊都在賴清德、台中市長林佳龍,以及原本較不受矚目的桃園市長鄭文燦之上。2017年時,這幾位首長不約而同談及個人的兩岸主張,賴清德提出「親中愛台」、鄭文燦說「和中愛台」、林佳龍則是「知中愛台」。基本上皆強調要多了解中國大陸、兩岸和平相處、求同存異、互相了解;然而,賴清德在「親中愛台」提出未久,又於接受電台訪問時表示兩岸關係是「國際關係」,此說法非但證明「親中愛台」論不過是一幌子,賴的實際主張仍是台獨,也表示其理念具一致性。
賴清德就任行政院長後,屢次提及自己的台獨立場,也不吝於解釋他的台獨是何種台獨。以「務實的台獨工作者」來看,其提出「三個務實」與「六個面向」,首要的務實,是台灣為主權獨立的國家,不必另行宣布獨立;第二個務實,是台灣前途只有2,300萬人可決定;第三,自其接任行政院長,率領團隊建設台灣、發展經濟、壯大台灣,讓民眾選擇台灣,支持台灣,這就是務實所在。
具體工作內容則有六方向:首要是鞏固、捍衛台灣主權;其次是維護台灣的自由、民主、人權;再來是捍衛台灣人決定前途與選擇的權利;第四是發展經濟、壯大台灣,讓民眾安居樂業;第五是自信地展開兩岸交流,求同存異,以交流增進彼此互相了解、理解、諒解、和解,維持兩岸和平發展;第六是台灣身為國際一員,應與日、韓等亞太國家,共同維護區域和平安全。
然而,這些論述不但與總統蔡英文的「維持現狀」有所差異,賴的身分也不應表述太多的兩岸立場。蔡英文曾在接受訪問時表示,賴清德應知道分際與政府的政策;加以兩岸外交與國防屬總統職權,都讓外界認為賴清德有意無意試圖挑戰蔡英文的權威與底線、甚至圖謀2020大位。
與蔡英文相互輝映 還是拖累?
賴清德民望比蔡英文高,加上民進黨內新潮流系與蔡英文的競合,使得蔡賴關係頗受外界矚目。新潮流系長期以來因派系的獨特性質,多年來為民進黨提供了許多在選舉與政府中的人才。然而,也因該派系在黨內掌握太多權力,與其他派系間的摩擦也日益增加,因此對蔡英文來說,讓新潮流掌握黨與政府的重要權力並不是好選擇,可礙於現實,她仍不得不將新潮流中的重要人物賴清德與陳菊拔擢接掌行政院與擔任總統府秘書長。
蔡英文期盼賴能發揮五星市長的光環與能力,進一步扭轉民進黨政府與蔡個人的頹勢。可是,賴清德接掌行政院至今,外界並未實際感受其在台南施政時所展現的魄力與執行力,對蔡政府執政至今遭逢的問題也未提出有效對策,反倒因多次越殂代庖發表兩岸關係的言論,讓人聯想其似有意與蔡英文一較長短。特別是賴長久以來的台獨立場,與蔡英文相對中庸的兩岸論述形成鮮明對比,顯示他有意成為綠營內中間至深綠領域的共主。
對此,蔡英文只能多次表示賴清德與政府的立場一致,都是支持「維持現狀」,然而明眼人都可以看得出來,兩人正在為誰能撐到最後做努力。倘若蔡英文撤換賴清德,一方面獨派勢力會責難她,反而提升賴在深綠陣營的地位,二來也會給人向中國大陸低頭的印象;若留用賴清德,難以保證賴將來是否會在兩岸事務上噤聲。如何平衡黨內各方勢力與順利施政,會是讓蔡英文頭痛的課題。更需要注意的是,蔡賴兩人若持續明爭暗鬥,將使台灣陷入混亂的政治深淵,對兩岸關係發展,更只會有害無益。
撤換賴清德與否 成兩難局面
因此,從近期國台辦主任劉結一對賴清德的批評來看,回顧賴清德長久以來的言論與態度,作為一個台獨主義者,他非但坦誠也勇於面對自己;然而作為一個政府的領導人、一個上有總統的行政院長時,賴卻有失分寸,未能衡量時局。對賴清德來說,或許個人及派系利益大於台灣整體利益,不過他也必須思考,若台灣有朝一日完全失去主動性,各項利益也將煙消雲散,難以復見。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敬請留意4月23日出版的第108期《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