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專訪|劉瑤紅倡趁學生減少改善中學升大學銜接 勿只討論資源
學生人口下跌迫在眉睫,教育界如何應對受到關注。現時擔任香港中學校長會副主席、黃大仙區中學校長會主席的潔心林炳炎中學校長劉瑤紅接受「01教育」專訪時指出,現時學界除了思考資源問題外,亦應轉危為機,在資源及空間容許下加強基礎教育及高等教育的銜接。
劉校長服務教育界約30年,當中一半時間擔任校長。她在分享自己經驗時提到,校長偶然需要走出學校,了解社會趨勢及最新發展,亦必須調整自己的身心靈,以好好領導學校。
人口下降可考慮淡化公開試競爭 改善中學與大學課程銜接
本港出生率持續下跌,社會就學校縮班殺校的討論愈見熱烈。劉校長認為,相關討論不應只限於,「有幾多學校要結束、幾多老師要失業、講下啲音樂椅」,可以想方法化危為機,例如趁現時擁有多出的資源和空間,透過課程發展處理一些教育問題。
劉校長解釋,過去公開考試因為考生人數多、大學學位少而競爭激烈,但現時因適齡學童下跌令競爭激烈程度大減,可以趁此機會從課程入手,加強中學與大學教育銜接。
她提到疫情前曾到台灣考察,發現當地有大學專科會與中學選修科結合成特色課程,「一來可以銜接大學課程,等學生修讀佢嘅學科,都製造契機,學生可以有新課程研習或者更具實用性嘅課程出現,更可以結合埋地區特色建構課程」例如台灣花蓮一間學校與大學合作舉辦航海課程,學生需要運用相關知識造船。
除此之外,劉校長指職業專才教育(職專教育)亦是另一發展方向,透過提升課程寬度照顧不同人才的需要,「香港而家少子化,欠人呀,要更加專精地培育我哋嘅青少年」。她強調,香港有很多資深校長及教師,能夠就不同方面提出意見及貢獻,期望能夠結集社會精英進行相關討論。
校長需走出學校開眼界 照顧身心靈平衡壓力與工作
任職校長多年,劉校長亦有不少體會,認為校長除了要持續進修學習最新專業知識,亦要走出學校,「開眼畀,多啲Inspiration(靈感)」,留意社會發展及趨勢,幫助學校及學生培養未來社會需要的能力。她說自己不時會去其他學校觀摩交流,了解不同學校的發展方向;亦會擔任其他學校的校董,學習處理不同校情時的策略及應變。同時亦會參與社區服務,接觸其他專業界別,學習不同策略技巧,並累積社會資本幫助學校發展。
面對繁重工作,劉校長寄語教育界校長同工,特別是近年入職的,即使工作再多亦要照顧好自己的身心靈,「因為工作多,可能都要面對壓力大,精神情緒健康都要照顧」,「校長病咗,邊個嚟領導學校呢?」。她舉例,自己有宗教信仰,可以通過教會作退修,另一方面亦會作個人操練,培養正念,以平衡工作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