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專訪|青年需要甚麼?何玉芬校長:看得到未來有動力面對挑戰
現時社會大談青年工作,到底現時青年人需要甚麼?香港輔導教師協會主席、葵涌迦密愛禮信中學校長何玉芬接受「01教育」專訪時指出,過去數年本港先後經歷2019社會事件和3年疫情,令這一代年青人失去許多難以彌補的成長經歷,導致不少年青人失去學習與人聯繫、尋找自我價值的機會,繼而無法對未來有所盼望、失去學習動力。
她認為,未來教育界所面對的挑戰不比疫情少,學校需為學生提供各種親身經歷,讓他們從中學習,逐漸明白「返學的意義」,並給予他們選擇的空間,讓學生看得見未來,有動力去面對未來的挑戰。
過去數年香港青年失去無法彌補的成長經歷
何校長形容,過去數年本港經歷社會運動以至長達3年的世紀疫情,對教育界帶來前所未有的影響,因為學生失去一些成長階段必須的經歷和挑戰,令他們的情緒、心態、學習動機以至生活技能等均大受影響,
以往一些正常不過的事,現在學生反為不習慣,甚至視為反常。她舉例,有跨境生疫情3年期間一直上網課沒有退學,現在突然重返校園十分不習慣;也曾從大學教授口中得知,有大學生經歷3年網課後,當恢復實體課時反問為何要回校上課。
作為中學校長,何校長認為對中學生而言,失去3年校園生活影響極大,因為學生返學不單是求學問,更重要是透過校園生活與人聯繫,與同輩一同有所經歷。例如透過課外活動找到個人志趣、在團體生活中學習放下自己,與他人溝通和合作,逐步建立人生態度,「要讓學生找到返學的意義,透過學習、課外活動去參與群體生活,而非自己一個好舒服」。
曾面對學生人窮志短 逐步讓學生找到返學的意義
現時社會大談青年發展,到底他們需要發展甚麼?何校長7年前加入學校擔任校長時的一段經歷,令她深深感受到青年人如何的迷惘和需要。
她憶述,學校不少學生來自弱勢家庭,上任首年曾以小組形式與全級中六學生傾談,了解他們畢業後的計劃,發現「一半學生無諗過將來做乜」,他們不認為自己有足夠社會、文化和經濟資本去成功,也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信心低到一個點係唔敢去諗」,形容當時的學生「人窮志短」:心態、知識、自信貧乏。
何校長指出,隨着時代轉變,現在對學生而言親身經歷是最好的學習,因為能令他們留下深刻印象,而學校則可以盡可能為學生創造多元經驗,讓他們選擇是否參加,希望學生親歷其境後,明白學習的意義,慢慢扭轉學生心態,直言當中「要做好多好多嘢」。
透過學習經歷 讓學生取得成功感 提升學習動機
現時迦密愛禮信中學積極推動情境導向學習(Context based learning),在教學上盡量為學生營造學習場景,令他們感受到所學的知識對將來是有用的並產生興趣。
例如學校於本學年起添置兩部專業咖啡機並籌備設立作咖啡室的學生活動中心,而各科組都會善用場景和設備教學,例如化學科教學生分析咖啡成份、生物科讓學生分析咖啡渣是否適合耕種用、視藝科安排學生為咖啡室作室內設計、家政科教學生製作甜品等。
另外學校亦設立「咖啡隊」,訓練學生學習沖咖啡後,邀請家長到校品嘗子女手藝,以及為社區服務,同時學校亦會提供職業專才課程,安排學生考取兩張國際認可證書。何校長說,希望善用資源之餘,也讓學生從中取得成功感,「才能令他們有動力俾多啲effort,面對未來必然發生的難處」。
讓學生學習做決定 明白未來有不同可能性
讓學生找到個人志趣、有動力去學習後,何校長認為亦需要讓學生「有得揀」,令他們明白未來是可以按個人興趣和想法去做決定,因此小至校園環境、課室裝修,大至開設甚麼高中選修科,學校都會盡量聆聽和參考學生的意見,讓學生看得到,自己可以憑努力爭取成果。
在迦密愛禮信中學校舍內,由不同級別和組織親手製作的壁畫、裝飾隨處可見,學校更讓各班自行在課室外牆畫畫,部份課室更設有以特別物料製成的壁布板,方便學生隨時更新。
高中文憑試選修科方面,學校現時提供多達150個選修科組合,並且每年均會收集中三學生高中選科意向,並會預留一定彈性按學生意向作調整。何校長舉例,學校因應學生興趣而開設視藝科,並成為最多人選修科目,但學生報讀前需接受面試,憑個人努力爭取機會;亦曾因學生對中國文學不感興趣而停辦一年。
加強與下一代溝通 讓青年人明白得到支持
何校長認為,學生往往能就不同事情提出好建議,讓學生就校內事情給予意見能令學生感受到「自己真係有份」,即使未必每件事都一定採納學生意見,但至少讓他們了解決策過程,否則只會各有各講,認為跨代溝通雙方都要學習,不希望學生採對抗態度,否則對話難以延續。
現時社會大談復常,學生亦開始回復正常上課,但何校長預料,未來教育界所面對的挑戰不比疫情期間少,學生工作需要逐項處理。她期望,未來學生透過校園生活多與人聯繫,找到生活的意義,看得見未來是有不同選擇,並獲社會、學校和家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