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獨」支持率創新高 台灣人已做好「上戰場」的準備?

撰文:張鈞凱
出版:更新:

「台灣民意基金會」9月1日公布「台灣人統獨傾向的最新發展」民調,結果顯示高達48.9%受訪者支持「台灣獨立」,較前次調查增加4.9%;26.9%希望「維持現狀」,較前次調查增加2.9%;主張「兩岸統一」僅11.8%,較前次調查減少了0.5%。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解讀,「期盼未來台灣邁向獨立,是真正的台灣主流民意」。

沒有不打仗就可以台獨的選項

事實上,民調結果往往與問題設計密切相關,得到的回答取決於問題怎麼問。細看這份調查,問題設計為:「國內對於台灣前途有很多爭論,有人認為『兩岸統一』比較好,也有人認為『台灣獨立』比較好。請問您的意見是怎樣?是『台灣獨立』或是『兩岸統一』?」

隱藏於其中的「貓膩」,很快就能發現。民調機構在未加任何前提的情形下,「真空」式的詢問台灣受訪者傾向「台獨」還是「統一」。在未考慮國際地緣政治、台海兵兇戰危、內部政局混亂紛雜之下,選擇走向「無拘無束」的「台獨」,自然會是多數人的「天真爛漫」。這才是該民調負責人游盈隆所謂「主流民意」,沒有說出口的真相。

台灣民意基金會9月1日發表「台灣人統獨傾向的最新發展」專題民調,結果顯示,有48.9%的民眾支持台灣獨立,11.8%兩岸統一,26.9%維持現狀。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說,期盼未來台灣邁向獨立,是真正的台灣主流民意。(台灣民意基金會)

然而,懂得認識論的人都很清楚,「主觀意志」與「客觀條件」不能混為一談。台灣多數人主張「台獨」的「主觀意志」,真的有可能不受制於任何「客觀條件」就能實現嗎?尤其是北京在「和平統一」的號召下,唯二可能「動武」的對象就是「極少數『台獨』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動」;另一對象即「外部勢力干涉」,換言之就是美國西方的「台灣牌」挑釁。倘若完全不考慮這些因素,「義無反顧」地支持「台獨」,可說是不切實際、一廂情願的選擇。

簡單來說,不可能存在着沒有戰爭風險的「台獨」路徑。這一點是該份民調,或者是對「台獨」只做不說的政客,沒有告訴台灣人民的事實。

美台備戰令台灣子弟奔向戰場

更何況,今天美國與民進黨在替台灣「準備戰爭」的種種動作,更加印證了台灣面臨戰爭危機的風險正在與日俱增。已故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朱雲漢,生前最後一篇公開文章,即呼籲蔡英文政府切莫向美國採購傷人傷己的「火山陸上機動布雷系統」。遺憾的是,朱院士的疾呼被當成馬耳東風,7套美製「火山陸上機動布雷系統」將於今(2023)年底前運交台灣,其餘還有7套則會在2026年運抵台灣。

美國將台灣「烏克蘭化」的規劃也正在付諸實現,拜登7月28日動用「總統提撥授權」(PDA),提供台灣3.45億美元的防衛物資與服務,以及軍事訓練與教育;又於8月29日通知美國國會,擬透過「外國軍事融資」(FMF)管道,援台8,000萬美元。此外,台陸軍將動用新台幣10億2,960萬元,向美國採購高達約70萬枚的M67手榴彈。台媒《中國時報》即評析:「一味擴軍備,將迫兩岸走向焦土戰」

美國國務院批准售台數套車載型陸上機動布雷系統與相關設備。圖為M136「火山」車載布雷系統。(DVIDS網站)

除了武器裝備的配置外,兵力動員與思想控制亦同步在進行。2022年12月27日蔡英文正式宣布,將義務役役期恢復至一年,適用對象為2005年1月1日以後出生之役男;根據台防部最新安排,明(2024)年將有700名義務役男赴東沙、東碇、亮島、高登、東引、金門與馬公等「戰爭最前線」的台灣外離島服役,平均每13名義務役人員,有一位可能到外離島服役。

與此同時,台防部於8月31日公布《軍人因作戰、演習訓練或搶救災害而死亡者未成年子女再加發撫卹金給與標準》草案,現役軍人因作戰死亡、因演習訓練死亡、因搶救災害死亡者,除原有的撫卹金外,擬再加發未成年子女撫卹金。

不能忘記的是,今(2023)年2月鬧得沸沸揚揚的《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修法。該草案除了擬造冊動員16歲以上學生之外,最受爭議之處還在於,在「動員準備令」下達時,即對「新聞從業人員實施必要管制」,宣稱目的是為了「因應新聞及不實訊息處理」。

無論的軍武配置,還是兵力與思想言論等控管,政策法案上的修改,對多數台灣人民來說仍屬「無感」,並不了解這些「備戰」舉措,正是為了台灣子弟「奔向戰場」在做的布局。

琉球人處境是台灣的前車之鑑

台灣實在應該看看鄰近琉球(沖繩)的慘痛經驗。9月2日「聽!來自琉球的聲音──反介入的東亞和平運動演講會」在台北舉行,一位從事二戰期間沖繩戰爭遺骨收集超過30年的志願者具志堅隆松,略帶着哽咽的聲音向台灣聽眾訴說,沖繩戰爭爆發後,琉球居民一旦有「反戰」的言行,就會被「特殊高等警察」(特高)逮捕;他還舉例,當時一位和尚替即將「出陣」的琉球青年送行,只因說了一句「希望你們活着回來」,就被抓走嚴刑拷打至死。

具志堅隆松說,人民在戰爭時期根本沒有自由表達想法的可能,而且政府和軍隊不一定會保護人民的。他質疑道,日本炒作「台灣有事」一旦成真,「政府恐怕不會保護琉球人」。

另一位來自宮古島反對導彈部署的清水早子女士,更結合琉球的歷史與現實,向台灣聽眾吐露心聲:「琉球人民不信任軍隊」,「日本政府以各種理由欺瞞百姓,就是為了戰爭做準備」。她說日本政府在琉球諸島建造避難所、實施庇護訓練,美其名為「防範災害」、「保護國民」,實則跟着美軍戰略在「製造戰爭」,要將琉球和台灣拖入戰爭。

從具志堅隆松和清水早子兩位琉球人士的證言可知,琉球面對戰爭的歷史與現狀,無疑是台灣人民思考和應對戰爭的前車之鑑。蔡英文政府強調的「備戰才能避戰」,如果放到更大的美國遏制中國崛起軍事戰略來看,正是要把台灣當成為其在第一線犧牲的「焦土」,故而在美方「不對稱作戰」的包裝下,其積極把台積電技術與人才運回美國本土,華府智庫學者也鼓吹開戰就炸毀台積電、打巷戰與城鎮戰等等。在美國的眼中,台灣人跟沖繩戰役的琉球人一樣,也跟俄烏衝突的烏克蘭人一樣,都是「砲灰」。

台灣學者郭力昕、盧倩儀、傅大為、馮建三等人發起《反戰聲明》,3月20日召開記者會說明理念。(張鈞凱攝)

「反戰」運動在台灣難以推行,其中一大阻力也來自於內部。官方虎視眈眈準備要「管控媒體」,網路上更是「網軍」「側翼」橫行,把和平主張者貼上「投降主義」、「失敗主義」的標籤,例如此前台灣學者的《反戰聲明》,即遭到大規模的「圍剿」。還有激進極端者,宣稱一開戰就要把「統派」抓去「吊路燈」(台灣網路用語,源於法國大革命,指對民進黨以外政治異議者進行整肅或動用私刑)。當然,「中國威脅論」的刻板印象在民粹政客的渲染下,在台灣主流意識形態之中亦揮之不去。兩者相乘的效應,如果台海戰爭發生,沖繩戰役前後民眾在恐怖高壓統治下無法發出和平反戰的心聲,相當有可能也在台灣真實上演。

政治是現實的,戰爭是殘酷的,這是琉球人民給台灣上的一堂課。「台獨」支持度在台灣創新高,只是一個數字,讓政客和社會「心裏舒服一點」的數字,卻說明了社會上下都在逃避問題的事實。如果把民調問題修改一下,將「奔向戰場」的前提加進去,支持「台獨」的數字恐怕又會是另一番景象了;除非,台灣上上下下都已做好了「上戰場」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