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台灣大選北京支持誰?涉台高官已透露了玄機

撰文:張鈞凱
出版:更新:

2024台灣大選枱面上三組候選人,民進黨賴清德、國民黨侯友宜、民眾黨柯文哲,都紛紛前往往美國接受「面試」,也紛紛對台海「和平」議題表達了看法。台灣「民主選舉」的一個悲哀是,人人都在高喊「主體性」,但也人人都在觀望美國支持誰,從而「唯美是從」。

即將到來的本屆大選,美國方面支持誰?一位兩岸知情人士轉述,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前處長包道格(Douglas H. Paal)說,「如果到了美國想要表現傾向性的那一天,某個站在發言台後面的人會做出提示的,到時候台灣社會自然會接收到這些訊息,就像2012年那樣。但目前還沒有。」賴清德、柯文哲已經訪美結束,侯友宜正在規劃9月訪美行,美國的態度或許會越來越明朗。

台灣大選「關鍵是中共的態度」

不過,畢竟時空與主客觀條件都已與過去發生了極大的變化。今日台海兵兇戰危,中美緊張一觸即發,2024這場大選對台灣選民而言,台灣涉陸專家趙春山教授說到了點上:「關鍵還是中共的態度」。

2000年台灣大選前夕,時任大陸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強硬表態:「誰要是搞台灣獨立,你就沒有好下場」。(資料圖片)

關心兩岸事務的人士應該都記得,2000年台灣大選「三足鼎立」,選戰方酣之際,時任大陸國務院總理朱鎔基一句:「誰要是搞台灣獨立,你就沒有好下場」,雖然霸氣十足,但最後主張「一邊一國」的民進黨陳水扁還是入主了「總統府」。此後,中共在遇到台灣大選時,往往格外小心謹慎,既有立場表態,但不至於選邊站或公開點名。

更何況如今習近平早已強調要「牢牢把握兩岸關係主導權和主動權」,時任全國政協主席的汪洋也說過「時與勢都在大陸這邊」。換句話說,北京對台灣問題的解決,不僅具有高度的決心與意志,更具有充足的信心與把握。如果把去(2022)年底台灣九合一選舉作為大選前哨戰來看,無論台灣方面哪個政黨勝選,看在北京眼裏都已不重要,不可能改變外部的中美博弈形勢,也不可能改變內部的台海統一進程。從軍機艦繞台、農漁產品暫停輸陸、反傾銷調查,到《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中止與否,北京對台「百寶箱」裏能丟出的工具,比台灣的籌碼實在多太多了。

誰是北京「最不屬意」的人選?

回到本文主題,2024台灣大選北京會有「最屬意」的人選嗎?這個問題其實應該反過來問,北京會有「最不屬意」的人選嗎?後面這個問題恐怕已經有了答案。日前賴清德出訪過境美國,解放軍東部戰區藉由軍演「嚴重警告」,國台辦也發出「嚴正立場」,指名賴清德乃「不折不扣的『台獨』工作者」、「徹頭徹尾的『麻煩製造者』」,還用上了「恬不知恥」如此重話。

賴清德出訪及過境美國返台後,8月19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位台島周邊組織海空聯合戰備警巡,舉行海空等兵力聯合演訓,重點演練艦機協同、奪取制權等,檢驗戰區部隊聯合作戰實戰能力。(微信公眾號/央視軍事)

這番表態已經清楚到不能再清楚了。要是未來四年到八年,由一位「台獨工作者」主掌台灣政局,兩岸關係乃至於中美關係,可能不僅要「地動山搖」,還會惡化到「天崩地裂」,這應該不是依舊高舉「和平統一」大旗的北京希望看到的事情。

然而,倘若台灣在野陣營無法整合成功,賴清德當選概率恐怕八九不離十,北京勢必也得要為此做好防範和準備。趙春山教授說,「中共藉賴清德過境美國進行軍演,也是帶有『警告』的作用,但目標應是劍指美國」。那麼,近期國台辦幾位官員意味深遠的發言,其面向的對象便是台灣選民了。

「兩條道路」「兩種前景」選擇

6月5日,國台辦主任宋濤在「兩岸關係前瞻與思考」研討會上指出,「當前兩岸關係處在重要的時間節點,再次面臨道路和方向的選擇。」下一個問題是,面臨了什麼道路、什麼方向的選擇呢?6月14日,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給了答案,她說:「兩岸關係正面臨和平與戰爭、繁榮與衰退兩條道路、兩種前景的選擇。」8月17日,「2023年兩岸關係研討會」在四川成都開幕,國台辦副主任潘賢掌致詞時,再度重申:「當前兩岸關係正面臨着和平與戰爭、繁榮與衰退兩條道路、兩種前景的重大選擇。」

以「兩岸關係與民族復興」為主題的2023年兩岸關係研討會8月17日上午在四川成都開幕,國台辦副主任潘賢掌(圖)在致詞中指出,「台獨」分子竄美一次,台灣同胞利益就受損一次。台灣同胞要堅定站在歷史正確一邊,堅持「九二共識」,堅決反對「台獨」和外部勢力干涉。(中國台灣網)

「和平與戰爭」、「繁榮與衰退」,這是北京對兩岸關係前景的期待,也是對台灣選民的期待。這「兩條道路」、「兩種前景」訴諸的對象很明確,一是台灣拒絕上戰場的年輕人,以及反對戰爭的群體;二是台灣希望經濟進步,不再停滯不前的群體。結合最近的台海動態來看,越來越多的解放軍機艦現身台灣周邊;大陸海關總署因「檢出檢疫性有害生物」而暫停台灣芒果輸入大陸;商務部公告對台灣進口的聚碳酸酯採取反傾銷措施,又展開高達2,509項的貿易壁壘調查;國台辦則表態支持商務部「依規研究中止或部分中止ECFA項下給予台灣產品的關稅優惠」等等。

這些看似單點進行的舉措,實則已串連成線與面,向台灣方面釋出重要訊號:是否升級到「軍事制裁」與「經濟制裁」雙箭齊發,這就要看台灣人民2024年1月13日那一天做出的選擇了也就是說,兩岸關係未來何去何從,北京握有主動權與主導權,但要看台灣人的抉擇;至於要支持誰,北京就算有心儀的人選也不可能說,而是用軟硬兼施的對台政策,等待最統一最有利的契機。

台灣大選是統一進程的一個環節

而這套戰略相當「毛澤東」。1956年9月30日,毛澤東與時任印尼總統蘇卡諾(Sukarno,內地譯作蘇加諾)對話,有一段談及當時的中美關係和台灣問題,毛澤東的回應展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在相關問題上的思維和思路:

1956年9月底,時任印尼總統蘇卡諾(右)應毛澤東(左)邀請訪華,受到了熱烈歡迎。(資料圖片)
第一要堅決鬥爭,每天都要叫,這是你的辦法。第二是不要着急,這一條是不登報的。我們同蔣介石也是這樣微妙的關係。我們要同他恢復友好和合作的關係。我們過去合作過兩回,為什麼不能合作三回呢?但是蔣介石反對。他每天反對,我們就每天說要同他合作。這樣就使我們的蔣委員長很難處,他的內部正在分化。
《毛澤東外交文選》

如果把對話裏的蔣介石,換成今天的蔡英文、賴清德、柯文哲、侯友宜等任何人,其實也都是可以成立的。2024大選固然對台灣十分重要,但對北京來說,那是民族復興與統一進程的其中一個環節,無論誰輸誰贏,其終究會利用手中的工具,打造為有利於統一的環境,而且其中不乏台灣人民的新意志和新選擇。

這場大選的幾組候選人,其實都應該讀一讀這段毛澤東與蘇卡諾的對話,相信必會點滴在心頭。但今天與當時最大不同之處,在於習近平已將統一提上了日程,在此借用趙春山教授的話作為結語:「我也認為這是台灣選民和有意角逐大位者,在選前必須思考的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