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學者倡反戰批美「詐騙集團」 籲社會省思對美「自我殖民」
近期台海情勢風急浪高,《經濟學人》等西方主流雜誌多次宣傳台海戰爭緊張危機,華府政學媒界也出現「必有一戰」的共識。多位台灣學者聯合發表《反戰聲明》,並召開記者會表達訴求,重話抨擊美國在台海挑釁,宛如「詐騙集團」推促台灣奔向戰爭,也呼籲台灣社會應打破長年對美國的「自我殖民」。其中有學者回應《香港01》,指台灣不能僅單方面看美國對中國的種種批評,也應該看到近來中國在國際政治紛爭中的和平斡旋作為。
這份名為「和平、反軍火、要自主、重氣候」的《反戰聲明》,係由台灣陽明交通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榮譽教授傅大為發起倡議,與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研究員盧倩儀、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教授馮建三與退休教授郭力昕等四人組成工作小組。據了解,已有37位台灣學術界與藝文界人士參與首波連署。在郭力昕的主持下,該聲明工作小組成員於3月20日召開記者會,公開說明《反戰聲明》的來龍去脈,並回應台灣政治與社會各方面湧現的「圍剿」態勢;這一個日子,也是台灣社會響應全球反對美英侵略伊拉克戰爭的反戰運動20周年。
美國要為挑釁台海負最大責任
傅大為先梳理這份《反戰聲明》出現背景,既呼應歐美的反戰運動,也體現台灣知識界的脈絡,當俄烏戰爭打得天昏地暗,美國又往烏克蘭投入大筆武器,此際已經到了要認真考慮和談、停戰的時刻了。相應於此,由於美國不斷挑釁,要為台海緊張形勢負非常大責任,再加上台灣政界人士跟進美國「抗中」,從而激起北京的反彈。
傅大為認為台灣存在一種「歷史失憶症」,忘記了自認為最好的「盟友」美國,二戰之後在國際上究竟做了哪些事情。包括俄烏戰爭的真相,不要只簡單講「我們都是烏克蘭人」,可是對烏克蘭又了解多少?傅大為呼籲,「我們要停止對於『中國威脅』膝蓋式的反應,要去了解二戰以來美國不斷發動國際戰爭的歷史」。
挑釁犯罪甚比動手殺人更糟糕
馮建三延續傅大為的看法,他以美國國會公布的報告為例,從1991年到2022年約30年的時間內,美國在海外發動250餘次軍事行動,超過過去200年發動的218次,「這個數字是很可怕的,美國用了『反恐』這樣好聽的名稱,可是都在別人國家發動戰爭」。
進一步聚焦於俄烏戰爭的責任,馮建三表示,俄羅斯當然是發動入侵者,可是更重要的問題在於它為何這麼做?馮建三分析,俄羅斯是受到挑釁,美國很多資深外交官都很明白北約東擴是俄羅斯的紅線,但美國還是為了弱化俄羅斯而去挑釁。他直言,「有時候挑釁的犯罪,甚至比動手殺人更糟糕」。
此外,馮建三引述美國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Mark Milley,台灣譯作密利)的說法,多次表明俄烏戰打下去,都無法在軍事上打敗對方,故主張必須外交結束戰爭,但白宮的政治考量壓過軍事判斷,「要讓烏克蘭打到最後一個烏克蘭人」。不幸的是,俄烏之間曾經兩度出現停火協議的契機,可是最終都被英美兩國否決掉。
馮建三藉由俄烏戰爭的經驗提出個人看法,他認為每個國家都要被信任,但也要被懷疑。當台灣有人以合理證據懷疑美國時,竟然被指責「疑美就是懷疑民主」,馮建三駁斥「這是非常可笑的事情」。
美國詐騙集團誘使台灣上戰場
盧倩儀開宗明義提出質疑,「台灣把民生社福、氣候變遷預算挪到打仗上面,這是多麼荒謬的一件事情?」她說,有一股力量讓台灣的頭被定住,不准朝向別的方向看,但只要試着把頭朝向另一邊看,至少可以看到兩個威脅。
在盧倩儀看來,台灣面對的第一個威脅,來自於美國的新保守主義。這股主導力量,堅持世界永遠必須是美國單極獨霸的,為了成就此意識形態,從阿富汗、伊拉克、敘利亞、利比亞到烏克蘭,美國不惜犧牲了很多國家。「烏克蘭負責削弱俄羅斯,台灣則要負責削弱中國,我不知道台灣有什麼義務,要替美國去擔這個責任?」她直言,「美國要犧牲台灣,不可怕嗎?」
第二個威脅則來自於美國政客和財團的盤算,盧倩儀批評這一群人寧願有戰爭,也不要有和平,她也感嘆台灣缺少太多關於美國軍火商角色的討論,就這樣糊里糊塗走向戰爭。盧倩儀舉證,美國近50位國會議員持有軍火股,2001年阿富汗戰爭以來20年不間斷的戰爭,讓五家軍火商獲利上揚900%,難怪白宮要五毛軍費,國會會給一塊。
盧倩儀將目光聚焦於美國社會,她表示美國人過得並不好,民生社福、基礎建設非常殘破,且人均壽命已低於中國,預算卻被國會非常慷慨地拿去打仗。盧倩儀喊話台灣社會思考,「當美國政客連美國人的死活都不在乎了,還會在乎台灣人嗎?」
話鋒一轉,盧倩儀再提出質問,「台灣急着奔向戰場,服務誰的利益?」她痛陳,台灣媒體仰賴的美澳國防智庫如「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新美國安全中心」(CNAS)、「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ASPI)等,一手拿軍火商錢、另一手拿台灣政府的錢。這些自產自銷的分析報告,形塑台灣人認知奔向戰爭,「這跟詐騙集團先滋養恐懼再收錢是差不多的道理」。
為了指陳美國現在趕着台灣上戰場的嚴重性,盧倩儀藉由美國槍枝氾濫的問題作為提醒,販售槍枝的商人建議大家保護自己的方式是:「最好每個人都買槍最安全,因為有了槍就不怕別人」。但最後大家都看得到的結果就是槍枝氾濫,「商人這麼說,我們就乖乖做嗎?」
反思長年對美國「自我殖民」
參與連署的台灣陽明交通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周成功亦有到場發聲,他指明美國過去在世界上發起的國際爭端,都是為了其國家利益。周成功坦言,如果還有人相信美國是為了民主、自由、人權等普世價值,「要不是天真犯蠢,不然就是別有用心」。
郭力昕的發言對象,則面向了台灣人的「情感結構」。他表示,當有人分析、批判、檢討美國時,許多理性的反對者便跳出來,強調台灣人很難接受隔壁強鄰的武力威脅。
郭力昕從另一個角度做出提醒,他認為台灣其實還有另外一個「情感結構」需要被反省。台灣社會從政府到商業媒體,以及從美國留學回來的高級知識分子,長期以來「自我催眠」和「自我殖民」,認定美國代表進步、富強、幸福、美好,這些觀念透過荷里活(內地和台灣譯作好萊塢)等流行文化或流行產品,幾十年來深植在台灣每一個人的思想狀態裏面,「把美國的事情當成自己的事情,甚至比美國人更興奮」。正是由於此情感結構,使得台灣只要碰到美國,便自動覺得他們是好人、是正義使者,完全沒有任何思考反省的空間和意願。
由此進而檢視台灣的民主,郭力昕認為台灣民主對待多元聲音的態度,其實並不想討論,而是急着先扣帽子,長此以往「不需要別人毀掉我們,我們自己其實就毀掉了自己」。不過,郭力昕還是樂觀的說,根據他個人得到的回饋,對台灣年輕世代裏有着理性與思辨能力的人,仍然具有信心。
看透美國霸權才知曉台灣出路
《香港01》記者現場提問,這一份《反戰聲明》在反戰對象的批判上,似乎給人一種將美國和中國相提並論、等量齊觀的感受。現場四位發起人其實都相當清楚地指出美國在世界戰爭和紛爭中扮演了挑釁和破壞者的角色,也表明希望打破台灣社會對美國的迷思。然而,相對於此,近期中國大陸無論在沙特阿拉伯(台灣譯作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朗,或者俄烏衝突等國際政治問題上,則提出了為和平而斡旋的新思路與做法,是否也為台灣社會的集體迷思,帶來了值得深思的新認知與新想像?
傅大為對此回應,在美國「抗中」的形勢下,他們看到了中國最近的很多動作,比如中國讓沙特和伊朗兩個世仇在北京簽約,「我覺得這個很不容易」。回顧美國過往在阿拉伯世界的做法,通常是拉一個去打另一個,又同時賣武器給雙方。傅大為說,現在情況顯然有了新發展,習近平在3月20日啟程訪問俄羅斯,大家可以關心中國提出的12點烏克蘭和平方案(官方名稱為《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避免只看美國白宮對中國的批評,從而忽略了各方消息。
傅大為補充道,有人認為中國新的發展很危險,還有人稱之為「新帝國主義」。他以具體數據作為對照,美國在全世界有800多個海外軍事基地,光是在東亞、東南亞就有300多個,可是中國全球海外軍事基地或不到10個。傅大為強調,要對美國軍事、經濟、文化霸權有相當的了解之後,才能知道台灣應該要怎麼走。
現場學者在記者會尾聲,相繼回應了近期從賴清德到陳建仁等民進黨高官的「不能懷疑美國」之說。郭力昕指出,美國要台灣去打代理人戰爭,便是以台灣作為祭品,台灣變成焦土,但美國不會損失一分一毫。盧倩儀語重心長地說,台灣有着對美國「死心塌地」的心態,以為美國真心愛台灣,反而讓台灣既乖巧又順服的被美國綁架,只要一有反思就被說成「疑美」,「任何人都知道這是不健康的吧?」傅大為也有類似的觀點,表示台灣立法委員只不過問了幾件事情,就被行政院長斥為「疑美論」,他並痛心疾首道:「這是非常糟糕、非常反民主的」。
台灣學者發表《反戰聲明》主要訴求為何?
1. 烏克蘭和平:要停戰談判不要衝突升温。2. 停止美國軍事主義與經濟制裁。3. 不要美中戰爭,台灣要自主並與大國維持友好等距關係。4. 國家預算用在民生社福與氣候減緩而非投入戰爭軍武。
台灣學者的《反戰聲明》,有哪些學界與藝文界人士加入首波連署?
丁乃非(台灣中央大學英文系);王秀雲(台灣成功大學醫學系人文暨社會醫學科);王亞維(台灣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王振寰(台灣政治大學國家發展所);王智明(台灣中研院歐美所);石明人(台灣成功大學醫學系人文暨社會醫學科);何萬順(台灣東海大學外文系);吳永毅(台灣台南藝術大學音像所);李玉瑛(台灣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系);汪中和(台灣中研院地球科學所);周成功(台灣陽明交通大學生命科學系);林富美(台灣世新大學傳播管理所);林麗雲(自由工作者);邱大昕(台灣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學系);唐士哲(台灣中正大學傳播系);夏曉鵑(台灣政治大學社工所);孫大川(台灣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政治大學台文所);翁裕峰(台灣實踐大學國貿系);張小虹(台灣大學外文系);陳光興(台灣陽明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陳信行(台灣世新大學社發所);陳致曉(台灣科技大學光電所);陳培哲(台灣中研院院士、台灣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黃文倩(台灣淡江大學中文系);黃俊銘(台灣政治大學傳播學院);黃美英(台灣暨南大學歷史系);黃德北(台灣世新大學社發所);楊儒賓(台灣清華大學哲學所);廖南詩(台灣中研院分子生物所);廖咸浩(台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劉紀蕙(台灣陽明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劉梅君(台灣政治大學勞工所);蔡如音(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所);盧非易(台灣政治大學傳播學院);錢永祥(台灣中研院人社中心);鍾永豐(文化工作者);鍾喬(詩人/戲劇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