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疫情不是「精準防疫」的錯

撰文:吳迪
出版:更新:

近來,上海在防疫過程中出現的亂象引發各界關注。上海過去兩年多「精準防疫」的經驗和手段,也受到不少質疑。

作為中國當下最大的政治,防疫政策的綱領大抵便是「動態清零」,其初心與目的,就是要從絕對意義上防止資源擠兌,減少生命代價和經濟代價。

問題是,現在的防疫手段,是否與這份初心與目的契合?「精準防疫」真的行不通嗎?

新冠病毒持續肆虐上海。過去幾日,單日新增確診病例一直維持數百人規模,新增無症狀感染者亦保持在兩萬人以上。截至4月10日,上海這波疫情已累積篩查近20萬確診者。

與寰球現況相比,暫且不論上海的人口密集度,單論兩千餘萬人的人口規模,上海疫情其實算不得嚴重——鄰近的韓國4月9日單日新增確診18.56萬個例,新增重症患者逾千人,新增死亡338人,其中近半來自人口與上海相近的首爾首都圈——但與中國各地相比(香港除外),上海此輪疫情的擴散規模已經超過2019年末2020年初的武漢,令各地政府和國民都高度重視。

工人在上海楊浦濱江築建方艙醫院。(中新社)

「躺平」並不可取 「共存論」言之過早

就保護國民生命和減少生命代價而言,當下的封控管理和動態清零是正當的:新冠病毒並不是「大號流感」,即便已接種疫苗,即便是危害性相對較小的Omicron(奧密克戎)變種,重症率和致死率都高於流感,遑論其傳播能力和隱蔽性。

中國的內部循環以及其在世界經濟中不可取替的角色,令其不像部分國家那樣面臨那麼大的放開壓力。且念及內地並不充裕的醫療資源,倘若中國學習歐美日韓等國選擇「躺平」,將大概率造成數百萬人因病死亡。便是挺過了放開防疫措施後的「死亡潮」,大量人染疫所帶來的病假、勞動力下降、重症救治成本等等,長期而言都未必帶來「經濟收益」——遠的不說,越南近來數月的情況便可為參考。

是以,就中國國情而言,「躺平」心態確實不可取,「與病毒共存」也言之過早。

可是,必須正視,現階段謹慎的防疫綱領固然沒錯,但其落實手段與方式卻未必符合防疫綱領的初心,且正造成不必要的次生災難。

巨大壓力之下亂象頻發

自三月底以來,微博每天出現成百上千條上海疫情求助的帖子:異地就醫的患者被要求「先隔離14日方可進醫院」、輕症病患因延誤診斷而病情加重、癌症病患無法開刀、血透病人得不到及時救助……其中,77歲的上海血透病人沈瑞銀就在3月28日晚間因長時間未腎透析造成心肌衰竭而死亡,已有至少兩名哮喘病患在病情發作後因未獲及時救治而身亡。

我們不應僅看到西方國家選擇放開、躺平的取態,而忽略西方國家為此付出的巨大人道主義代價。(美聯社)

據《中國新聞周刊》報道,在這波疫情爆發之前,上海透析的醫療資源就已基本飽和。3月以來,一些透析室出現陽性病例或密接者而被關停,部分醫護人員被隔離,大量醫護人員被調離崗位支援核酸檢測。在類似情況下,醫療資源難以精準落在真正需要的病患身上,沈瑞銀的情況也難免發生……

值得欣慰的是,即便染疫規模超過彼時的武漢,但尚沒有上海市民因病毒而殞命;但令人揪心的是,反倒有非新冠病患因未能及時就醫而逝世。

而在這些危急案例之餘,「缺乏物資」就更是上海大多數市民共同面對的窘境。3月底以來,團購物資成為上海人的生活常態:從聯繫商戶到「微信接龍」下單,從湊齊人數成團到下單付款,從催促發貨、運輸到配送,再到小區分發,每個環節都可能出問題,且也讓不熟悉手機操作的老人家望而卻步。而這還都伴隨着一輪又一輪的病毒檢測篩查——在此過程中,醫護人員、基層工作人員、志願者、普通民眾都面對極大精神壓力,以至於各類衝突事件頻發。

誠然,防疫總是不容易,否則多國也不會「躺平」。但「不容易」不能成為推脫的理由。上海從「堅決不走防疫回頭路」臻至最近的亂象,最關鍵的一點或許恰恰在於未能將資源投放到最需要的人,未能做到精準防疫,未能防止資源擠兌,於是造成了生命和經濟代價。

當前上海政府和公權力人員疲於奔命,許多防疫工作只能交由民間基層人員,但民間防疫人員質素不一,甚至出現濫用公權力的極端防控事件。(Getty Images)

需要精準投放的不僅是醫療資源

4月8日,吉林省政府召開本輪疫情防控工作第29輪新聞發佈會,稱在經過37天後,已經實現社會面清零目標,累計報告13,517宗確診病例和12,945宗無症狀感染者。而參考3月15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的介紹,吉林疫情輕微病患和無症狀感染者佔95%以上,普通型病患佔比約4%,重症和危重症病患佔比僅約為1%——上海疫情目前現況也大致若此。

也即是說,在Omicron變種重症率相對降低,而中國累計接種疫苗逾32.8億劑、全程接種人數逾12.43億(逾87%,4月5日國家衛健委數據)、60歲以上人群疫苗接種率超過2.24億人,60歲以上完成全程接種者達到2.12億人(80.3%,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60歲以上國民有2.64億人)的情況下,我們需要將有限的醫療資源投放給佔比為1%的重症和危重症病患,對無症狀感染者和輕症病患做出更為妥當的安排及指南,繼而令非新冠病患得到該有的醫治,令社會得以用更高的效率運行。

另一方面,京東新任CEO徐雷在微信上的一段聊天記錄被傳出,據說他表示,在抗疫救援方面,「貨物不是問題、運力不是問題,如何能夠保障貨物從庫房發出,通過分撥、中轉到達城市的各個配送站、到社區,這裏面京東可以保證自身的高效運作,但特殊情況下,有些事情不是京東可以自己解決的」,「庫房解封、車輛車證乃至到街道都需要疏通卡點,政府已經高度重視了,就看層層落實了」。徐雷還以河北固安的一個庫房為例,前一段時間北京地區食品送貨很慢,主要便是因為天津、固安、廊坊的疫情及管控,「庫房大門在河北,背面在天津,河北不讓出入,最後我們把庫房後墻砸了,連夜修了一條貨車可以出入的路,和物業、村裏打了招呼,從天津出來繞了一大圈才保證北京的供應」……

河北邯鄲一名公務員因持疫情防控「車輛通行證」和「工作證」隨意外出,並拍攝影片炫耀,遭到免職以及行拘10日處罰。(微博)

倘若網傳聊天記錄屬實,徐雷所言的情況堪謂全國多地防疫難題的縮影,也與上海類似。事實上,上海乃至各地的物資並不匱乏,問題主要是出在調配和派發環節。而之所以面臨這些問題,不僅關乎醫療資源、生活物資、人手資源的投放安排,也與巨大抗疫壓力之下的整體氛圍密切相關。

須指出的是,當下央媒多強調「躺平不可行」、「杜絕厭戰情緒」等立場並沒有錯,但若不進一步解釋,只會加大基層工作者的壓力。在此之餘,抖音、微博、朋友圈各平台一眾公眾號關於「新冠後遺症」和歐美「慘狀」的報道,也在進一步加劇社會對病毒和疫情的恐懼。

基層壓力大了就要寧左勿右「一刀切」,那可不就是容易造成非人道的窘狀嗎?老百姓怕了就要求醫,那可不就是會發生擠兌麼?

上海一個小區被膠馬團團圍封。(美聯社)

「一刀切」不可行 防疫需要更精準

當下上海的爆疫,令該市過去兩年來奉行的相對精準的防疫手段受到非議,「上海的精準防疫是錯的」、「將上海焊死了」等言論也在網上頻傳,各地政府也如臨大敵,大有繼續縮緊防疫措施之態勢——可是,這不是正確手段。

3月期間上海的防疫工作或許有些「過於寬鬆」,以至於未能阻止疫情擴散,但這恰恰是因為不夠精準所致,而非精準防疫的錯。面對Omicron乃至諸如XE等日後還會出現的傳播力更強的變種病毒,一刀切是行不通的,精準防疫是必然選擇,這也是動態防疫的核心。

當下局面的改善,需要從上至下的配合與努力。就當下而言,因應重症危重症、普通病症、輕症和無症狀感染者設立不同的安置方式,將有限的資源通過最高效的渠道優先調配到最緊急的需求;而如何令各方放下恐懼,為公眾傳遞更理智冷靜的聲音,亦已到了同樣緊迫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