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探秘】歷朝嚴審留學生不濫收 敢有犯法照樣重懲處死
近年來,內地時有執法單位與高校時有過度優待留學生的新聞曝光,而外國來華留學生亦素質不一,導致中國民間一直有呼籲改革的聲浪。2020年5月兩會期間,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國大陸的民主黨派之一)便向政協提案調整來華留學生政策,緊接着中國教育部黨組下達嚴格執行《學校招收和培養國際學生管理辦法》與《來華留學生高等教育質量規範(試行)》的要求,6月又下令嚴審國際學生的申請資格。《人民日報》評稱「不盲目追求國際化指標和來華留學生規模」,頗獲輿論贊同。
外國人來華求學,古已有之,不過,古代能負笈中原且學成歸國的人士,原則上俱是彼國拔尖的菁英階層。通過這群在華留學生的媒介,渠等母國既濡染了中華禮樂文明與推動社會進步,又增添對華好感,而這才是說好「中國故事」又鞏固雙方友誼的千年典範。
隋朝時期,中國即開始批量接收留學生,繼之而起的唐朝則最蔚為大觀,史書記載對華夷皆「愛之如一」的唐太宗即位後,不停擴增國子監規模與增築學舍至1,200間,又允許「四夷若高麗、百濟、新羅、高昌、吐蕃,相繼遣子弟入學」,令華夷學生合計竟有八千多人。至於自費赴華的日本留學生、學問僧以及新羅留學生就更不計其數,顯見他們汲取先進知識的渴望。
到了宋代雖疆域蹙減,對夷狄防範較嚴,但依舊沒消戢外國留華學習的決心,比如高麗睿宗(公元1079─1122年)遣使進貢宋朝時,還一口氣派了權適、金端、甄惟底、趙適、康就正等五名進士請求恩准留學。儘管高麗謙稱這幫進士不夠優異,「目不見膠庠之禮、耳不聞雅頌之聲,難可與言」,但其實這幾名進士早已做足功課,甚至對北宋新舊黨派的學術爭端也有所稔習。
像權適(1094─1146年)在出發赴宋時便搖筆稱頌王安石道:「韓吏部首唱古學,李唐之文物粲然。王丞相大變頹風,聖宋之儒術興矣」,十分推崇王安石繼承韓愈古文運動的作風。而之後高麗進士們也努力攻讀,最後在宋徽宗的考核下得到「上舍及第」的優等成績榮歸故國,高麗睿宗還親自於乾德殿迎接。顯然,這批高麗進士與當今部分連漢語都不會讀寫的留學生迥不相侔,甚至符合如今中國所推行的《來華留學生高等教育質量規範(試行)》中「來華留學生應當熟悉中國歷史、地理、社會、經濟等中國國情和文化基本知識」、「順利使用中文完成本學科」的要求,堪稱赴華留學生的楷模。
外國留學生既有求知若渴的決心,中國自然也不會虧待渠等,住宿衣糧等基本需求全一手包辦。不過中國對於外國選派的官費留學生有嚴格的名額與修業時間限制,不是藩屬國想來就來。比方唐文宗開成元年(836年)時,就下敕稱新羅新派的留學生們只能「仰準舊例留二人」;次年渤海國王子大俊明帶着一幫留學生來朝,結果一共16人的使團,唐朝下令「青州觀察使放六人到上都,餘十人勒回」。還有清朝對琉球規定每回只能派四名官生留學,琉球尚温王(1784─1802年)曾盤算把四名隨着官生入華的跟伴改為副官生,一併送往清朝就讀,結果上岸後遭清仁宗嘉慶帝下旨嚴拒,命令四名副官生即刻回國。畢竟再怎麼說,供應留學生食宿的花費全來自百姓税賦,中國自然得精準花用,更不能擠佔本國學生的資源。
此外,唐朝還規定「新羅、日本僧入朝學問,九年不還者編諸籍」,超過年限不返國的話就得歸宗正寺崇玄署管轄,不能仗着留學名義不服國法調遣。而最嚴格的案例恐怕發生在明朝初年,曾有一次琉球中山國與山南國的留學生竟非議明太祖的詔書,結果「帝聞,置之死」。不過明太祖並未因此加罪琉球,對其餘琉球留學生也年年「賜衣巾靴襪幷夏衣一襲」如故。
優渥的待遇、嚴格的學業與守法要求,其實都是為了讓學生們能致力學習,白費國家的栽培,因此少數心理素質或學力不夠紮實的留學生便很難待下去。譬如被譽為日本書法「三筆」之一的橘逸勢(782─842年)曾前往唐朝留學,但待不滿兩年便央求同去的空海(774─835年)撰寫《為橘學生與本國使啟》,聲稱「山川隔兩鄉之舌,未遑游槐林…日月荏苒,資生都盡,此國所給,衣糧僅以續命,不足束脩讀書之用」,訴說語言不通和盤纏用盡的難處,懇請唐朝放歸。
儘管未入太學讀書的橘逸勢據說在長安曾「歷訪明哲,受業學之」,但從其留下的史料委實看不出太多成就,只有書法作品大放異彩。就這樣,唐憲宗允許橘逸勢回到日本,而堅持留下的同期生空海與最澄(767─822年)則在多年苦學後,成為震古爍今的大師。
無論是古代或今日,中國歡迎外國留學生赴華的作用都是為了推進雙方的友好交流、進而鞏固中外關係,因此最根本的方法仍在於幫助留學生認真學習,這絕非憑高額獎學金、提供學伴甚至降低留學門坎便能實現。所以中國教育部或許應多多盱衡歷史,了解一下老祖宗們如何精準獎掖、不盲目濫收外國留學生,這才能調整好既符合本國民意、又滿足想刻苦攻書的外國留學生需求的教育政策,不致再引發民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