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玲玉:從flappers、瑪蓮德烈治到張曼玉

撰文:Izzie h
出版:更新:
在阮玲玉穿著旗袍的時代,西方女子同樣在經歷翻天覆地的女裝改革,與及經歷精神上的解放,美國的flappers、法國的女男孩,她們可以選擇自己的衣著,也可以選擇自己的生活,夜夜笙歌。但阮玲玉作為明星,還賺錢養前夫,卻沒法在30年代的上海有尊嚴地生活,只因她身處中國。
這時的默片,如同美國電影般,會給女生的臉部打一重光暈。

Wikipedia裡阮玲玉的生日是4月26日,其實跟的是舊曆,差點就錯過了,出生於1910年6月3日,她是一個傳奇,不止因為她最終自殺並留下「人言可畏」四字,還因為那是明星的真實人生比電影裡還要閃耀的年代——他們有個性,他們處身新舊交替,默片轉往有聲片之時,走在了整個時代的前方。

阮玲玉的媚是後代女星難以複制的。

神女:東方flappers

阮玲玉常被拿來與胡蝶對比,總說除卻胡蝶外,民國女星就數到她了,而胡蝶多穿西服,阮玲玉則一身旗袍,兩人卻一樣走得很前。

阮玲玉16歲開始拍戲,她走紅的二、三十年代是風雲幻變的年代,政治局勢的更迭也一樣體現在服飾變化上,就是這樣混沌的時代,才有各種傳奇走出來,而她身上的旗袍,風行的時間幾與阮玲玉進入電影業時一致。

張愛玲記「1921年,女人穿上了長袍。」20年代初的旗袍保留了滿袍的寬肥、平直、嚴冷方正等特徵,長到小腿。有種說法,民國女子之所以喜歡穿旗袍,是因為他們追求與穿長袍的男性一樣,而旗袍就是由男性長袍改良而來。張愛玲寫這是「因為女子蓄意要模仿男子。」「因此初興的旗袍是嚴冷方正的,具有清教徒的風格。」並不如後來《花樣年華》裡邊的旗袍般充滿女人味與魅力。

張曼玉(Maggie Cheung Man-yuk),生於一九六四年,原籍上海。一九八三年參選香港小姐競選奪得亞軍,其後加入電視台並成為演員,主演《畫出彩虹》及《新紮師兄》等電視劇集。隨即進軍電影圈,八五年與成龍合演《警察故事》後,知名度大增。一九八八年參演《旺角卡門》,自此成為王家衛電影中的常客,合作拍攝了《阿飛正傳》、《東邪西毒》、《花樣年華》、《2046》。此後,陸續與關錦鵬、陳可辛、張藝謀等著名華人導演合作,演技備受肯定,在華語及國際電影界均獲獎甚多,曾獲五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不脫襪的人》、《阮玲玉》、《甜蜜蜜》、《宋家皇朝》、《花樣年華》)、四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女主角(《人在紐約》、《阮玲玉》、《甜蜜蜜》、《花樣年華》),以及憑《阮玲玉》和《錯過又如何》(Clean)分別奪得第四十二屆柏林影展及第五十七屆康城影展最佳女演員獎。

20年代的世界急速改變,旗袍袖口縮少、裙身改短、腰身收緊,還有了高開衩。甚或因為開衩露出小腿,當時的軍閥如孫傳芳等都下過禁止穿旗袍的禁令。但那是改變的世代,旗袍風潮怎能禁得住?《良友》畫報在1929年刊出整版裸女照,同樣是在1929年,南京國民政府制定《服裝條例》,規定女子禮服分襖裙和旗袍,旗袍被官方認同了。

在阮玲玉穿著旗袍的時代,西方女子同樣在經歷翻天覆地的女裝改革,與及經歷精神上的解放,美國的flappers、法國的女男孩,她們可以選擇自己的衣著,也可以選擇自己的生活,夜夜笙歌。但阮玲玉作為明星,還賺錢養前夫,卻沒法在30年代的上海有尊嚴地生活,只因她身處中國,與人分過居、又周旋在數個男子之間,為世而不容,最後只得自殺而死。

周旋不同男人之間,成了記者攻擊阮的把柄,真實原因卻也有關當時阮出演了一套說記者們攻擊落難女子的電影《新女性》。

民國女子‧旗袍‧張曼玉

如果說張曼玉穿旗袍穿出了現代感,但當然不止是王家衛的功勞,還有1992年關錦鵬執導的《阮玲玉》(Center Stage)。這是一套記錄片與劇情片交錯的電影:一邊是張曼玉演的阮玲玉的人生,一邊是張曼玉演這套戲時的感受。

電影好看之處在於,張曼玉好像隔著了時空與大半個世紀前的阮玲玉重疊了,這也像是女人的命運,隔了多年後,女性仍得承受各種評論。

電影裡一開始,關錦鵬簡介阮的生平,說到她演的大多是花瓶的角色,直到1929年加入聯華才有機會開始拍一些認真與嚴肅的電影,畫面接續到張曼玉,「咁嘛幾似我?」張自嘲。張曼玉還這樣談阮玲玉的旗袍:「我覺得那不是性感,那是騷在骨子裡。」雖然穿得密實,旗袍包到上頸,還是一樣可以很風騷。

30年代初期流行的高領,圍住脖子,直抵下顎。

總覺得關錦鵬在借電影、借阮玲玉、為那一代女性下一個注腳。戲裡的電影人在當時一樣關注國家大事,拍電影的中途也一樣去支援遊行的學生。有一場,阮玲玉走過眾多試鏡的女子,而畫外音是卜萬蒼導演正在教導另一女子演戲:「這部戲說的是摩登女性,不是只會打扮、開汽車、走時髦,而是能夠自食其力,最理智、最勇敢、最關心大眾利益的,才是當代最摩登的女性。」

但摩登女性走得太前,大眾跟不上。阮玲玉喜歡瑪蓮德烈治,很多人說阮玲玉跟她很像,瑪蓮德烈治早過很多女性穿上褲裝,卻曾在1931年拜訪法國時,因為穿褲子而被警察請離巴黎。

30年代的窄袖管,與旗袍初期的大袖十分不一樣。

新女性確實不一定為社會接受。這也可由阮玲玉拍蔡楚生的《新女性》說起,電影關於知識女性韋明為了養活女兒而下海,卻被小報與記者攻擊,最後自殺不遂想求生報復社會,《阮玲玉》電影裡,就有一幕,是梁朝偉飾演的蔡楚生,要在病床上的阮玲玉做出這種絕望與憤怒,他跟阮玲玉說你不是覺得自己處境跟女主角很像嗎?並要她回想生活上種種不公,將心裡的壓抑像火山爆發般宣泄出來。

這一場戲是電影裡的重頭戲,或許不能稱為演戲——劇情安排阮玲玉在演這場戲後,真的將自己蒙在被單裡失控大哭,而事實是飾演阮玲玉的張曼玉一樣在閱錦鵬叫「cut」後仍在哭泣,這一場戲中戲,阮玲玉與張曼玉,隔著時空,兩代在center stage的女性,同樣在世人的期待與言論間,時有不知何去何從之感。

電影裡特意加了一場,聯華購入了機器,將開始拍攝有聲片,阮玲玉將會成為聯華第一個在有聲片發聲的女演員,但她沒等及,以自殺抗議世界對她的刻薄。也不知道聯華是否真的打算以她為有聲片的女主角,但這一場戲關錦鵬必是有意為之,因為阮是默片世界的神女,是那沒法向世界發聲的人。

悼阮玲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