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民族衫的女孩們:從衣飾學習各地文化

撰文:陳樂兒
出版:更新:

Kaka與Carrie是兩名熱愛旅行及民族風情的女生,每次遊歷過後總會帶上當地的傳統服飾回港分享,更自稱「寨主」推出自家設計的服飾,向大眾分享每種民族服飾的獨特之處。其他民族的服飾就穿得多,未知她們又會否穿上中華服飾到外地旅遊?

Kaka量身訂造的土庫曼族絲絨裙。(IG @fiery.fort)
全黑造型以印度重工刺繡羊毛斗蓬作點綴,絕對適合香港穿着。(IG @fiery.fort)

Kaka - 赫赤旅孩Hak Cek博主

「民族風」就是某族群的代表性衣着,通常是族群獨特的圖案、編織、刺繡、印花,或其他特別的手工藝,另外有特別既剪裁和穿法,其實或多或少是有功能性及宗教意涵,不同顏色也有不同意義。一開始把民族衫穿上身時感覺很新鮮,我最喜歡的女裝是土庫曼族的裙子,很欣賞他們的族人及文化,而土庫曼的刺繡獨一無二,裙子穿上身後亦非常顯瘦、優雅。男裝的話就喜歡孟加拉族、土庫曼族和越南黑苗族的服飾。在香港比較難穿鮮色的民族服飾,例如我有一件鮮紅色的土庫曼裙子在香港都無法穿,怕太突出。配搭的話,冬天時通常裡面穿民族裙,外面穿黑色大衣,配黑色靴或平底鞋;夏天就穿淡雅一點的民族衫,藍色為主。

Kaka將這襲長袍命名為《青瓷میناکاری》,用上了印度Block printed技術,由人手雕刻模具再逐一重複在布料上印刷,連顏色都是人手調製,絕不是機器能比擬的質感。(IG@fiery.fort )

雖然我很喜歡土庫曼衣飾,但這是個很難入境的國家。去年打算去時被拒簽了,輾轉下才在其他地方的跳蚤市場找到土庫曼族的刺繡布料,我便買了一塊布料找裁縫師傅訂做,之後衍生了自己買布做衣服的想法,後來便開設了網店赫赤寨。客人都會詢問衣飾的來源地及故事,我也會主動與他們分享。

自己去旅行前亦會想,經常穿別人的民族衫之餘,會否也帶上具中華特色的衣物呢?我有試過帶了一件改良了的漢服給土庫曼的朋友,她很喜歡、很珍惜這件衣服。這也是一種文化交流,讓那個朋友更記得自己。不過自己親身穿上就未試過,因為我去的地方都比較保守,怕旗袍亦太性感,希望將來有機會可以穿着漢服去旅行!

Instagram @hak.cek / @fiery.fort

Kaka把改裝了長衫送給土庫曼朋友兼家姐,看起來亦非常合襯呢。 (赫赤旅孩Facebook專頁)
Carrie暫時沒有勇氣嘗試著全副傳統民族衣飾外出,比較喜歡mix and match的搭配。因為民族服飾可華麗、可休閒,襯爛牛波鞋已很有型。(受訪者提供)

Carrie - 卡帕沙民族雜貨店店主

民族風是一種傳承或態度!每個國家、村落都有各自的歷史、藝術和文化背景。不論我們生在何時何地,也會很自然把自己的民族文化傳給下一代,甚至傳到世界各地去!我最喜愛印度服飾,他們到今天還保留着很多傳統製布工藝和手工刺繡!就拿Block print fabric來說,每個print 看似相同,但細看時又不盡相同!可能大部人不能接受,一塊布圖案顏色有深有淺,又有出界、掉色問題,但我就是喜歡這獨特的缺陷美。我們穿的衣服除了漂亮舒服,還有手工匠製作的心機和溫度!民族服裝其實可以好自由,有很多的可能性,我會建議客人忠於自己的感覺去配搭。只要注意一點:要為自己留些「白」!這個白不是指白色的意思,而是配搭淨色,因為民族衣飾是很色彩艷麗繽紛,全身都花碌碌會人覺得很「娘」!

Kapasa是印度讀音,有「棉」的意思。Carrie喜愛以透氣舒服的印度棉來設計,而自己其實很樂意去分享每件作品背後的來源和故事,間中也有客人詢問,但有好奇心的客人只佔少數。(受訪者提供)

在設計自家民族服飾時,保留特色和舊物再生是我設計的首要考慮!舉例說印度有很多vintage 刺繡大圓枱半身裙(除了自用,也可能是繡給女兒作嫁妝之用,我稱之為「大媽裙」)那些裙子攤開來起碼有2.5碼布,而有些又用了粗麻布來做裙子……問題來了,香港女生根本穿不了這樣又重又厚的裙呀!她們穿得很不方便,便不會再穿了。於是我將一些「大媽裙」注入新元素,利用他們的刺繡部分,加入布料和剪裁配襯,盡量做到輕便、簡約和優雅的輕民族風格,不會令你煩惱怎樣去襯!而我另一設計重點是「獨一」!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就如印度的刺繡一樣,儘管相似但永不相同,所以我的服飾是每款每色只得一件!

Carrie用了印度部落的古董刺繡布再配日本vintage布來做袋,裝飾的貝殼也是古董。以前她會定期前往印度等地旅行、買布,現時組建家庭後則通過印度朋友幫忙採購。(受訪者提供)

華服之中,自己最喜歡是旗袍!由清朝到五、六十年前還是很普及的服裝,可以說是民族風的表表者!旗袍基本是代表了華人女性的優點,溫婉細膩,穿著時還會帶著隱隱約約的性感!但我不會在旅行的時候穿着,感覺很不方便!相反會入鄉隨俗,體驗一下當地的民族服飾!

更多翻新傳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