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用時裝藝術幽你一默

撰文:Timothy
出版:更新:

暴風雨前夕,天氣悶熱得叫人心煩,日夜轟炸的新聞和壞消息也叫人沉默。與其黑着臉歪着嘴去面對,倒不如學習一下黑色幽默的哲學,苦中作樂為自己打氣。

近日重讀同事一篇有關簡約時裝和藝術運動的分析評論,深入淺出,理論與例子兼備,乃是好文一篇值得拜讀,倒是略顯太過正經(雖然其實小編正經起來也可以很嚴肅)。總覺得藝術和時裝並非深奧難懂的外星語言,即使自問「識條鐡」的你我他她也能參與其中,畢竟藝術/時裝在生活,也不止是口號那麼簡單。

尤其在這網絡大時代,社交媒體的運用非常重要,創作者(不論時裝還是藝術)必須面對龐大的市場和受眾,看你作品的可不只是坐在天橋下那群時裝insiders或站在畫廊那些策展人,而是小圈子以外的門外漢。要有人認識,或者想帶一些不知就裏的outsiders了解你的想法和理念,第一件要做到的事其實是要有人看。做不到踏入門中的這一步,其餘一概免談。

想吸引人,要不譁眾取寵極盡浮誇之能事,要不尖酸刻薄得罪人,要不幽默風趣引人發笑。當然前兩者有違《一物》本身的美學標準,負能量亦稍稍過重;想讀者看得輕鬆又拿到insight,何不看看以下四個Instagram帳號的二次創作帖文,看看時尚與藝術的另類關係?

Alexa Chung分享了這張相片,令@artlexachung這個Instagram帳戶一爆而紅。(IG@artlexachung)

@artlexachung | Followers:70.2k

由藝術愛好者兼Alexa Chung超級粉絲María和Beatriz Valdovín姐妹創立,她們總能在Alexa的照片中找出與古典藝術的聯繫,強調藝術與時裝之間的既視感(Déjà vu)。當然,美女IT Girl的照片也是重點,甚至連Alexa本人也曾經將她們的帖文分享出去,務求搏君一笑。

Louis Vuitton為Angelina Jolie拍攝的廣告,竟與莫內(Claude Monet)的《睡蓮》作品不謀而合。(IG@copylab)

@copylab | Followers:36k

個人最喜歡的藝術/時裝Instagram帳戶,創辦人Chris Rellas主修藝術史,曾於Nasty Gal當實習生,對新與舊、經典與前衛的兩端創作涉獵甚深。他善於在古典油畫中填上配飾,配合色調、風格和畫中人物的衣着,讓作品成為毫不違和的時裝廣告,亦因而獲得Calvin Klein、Anya Hindmarch、《Vogue》美國版等品牌和媒體的賞識,甚至能與殿堂級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合作,開正佢嗰瓣。

梵高穿上LV x Supreme系列衛衣,竟出奇地有hipster般的型格。(IG@shusaku1977)

@shusaku1977 | Followers:62.7k

這位名為Shusaku Takaoka的平面設計師似乎特別鍾情於梵高、蒙羅麗莎和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筆下的維納斯,她以高超的修圖技術將畫中人物的頭貼在時裝街拍和廣告大片上,彷彿看到梵高擺出型格姿勢,「時尚度」算是能夠超越一眾現代KOL。

這張meme圖可有令你想起某些時裝人的嘴臉?(IG@classical_art_memes)

@classical_art_memes | Followers:151k

時尚與藝術經常是「網絡模因」(memes,一些被網民瘋傳的設計對白圖片)的靈感(或應該說是惡搞對象),這個帳戶的帖文也不例外。雖然創作者只在圖中配上一句起兩句止的對白和情境,那種幽默「抵死」的感覺依舊不減。某些memes專程回應部分自以為高人一等的時裝愛好者和KOL,總結他們不討喜的習慣和態度,那種一針見血直叫人拍手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