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氫能巴是已知結果的昂貴實驗 財赤下勿再使冤枉錢

撰文:01多聲道
出版:更新:

來稿作者:丁海澄

全港首輛雙層氫能巴士近日投入服務,相關的加氫站亦已建成,政府有份資助此計劃,並期望可助本港邁向車輛零排放及碳中和,可是筆者認為這個如意算盤注定打不響。環團早已批評這輛氫能巴使用的「灰氫」是透過燃燒化石燃料產生,碳排放量仍高,情況不理想,更重要的是不少試行過氫能巴的大城市都已因成本效益等問題陸續棄用。前車可鑑,政府實應深思,是否值得繼續投放資源在這成本高昂且不久將來可能被淘汰的項目之上。

城巴首輛氫能巴行走啟德至長沙灣的20號線,強調「行駛過程只會生產水,不會排放廢氣或其他污染物」。這是否就代表真正環保及零排放呢?需知道氫能巴的原理是將氫能注入,再轉化成電力推動巴士,故不會在路邊排放廢氣,但重點是產生氫能的方法。

資料顯示,使用再生能源產生的稱為「綠氫」,最高階但最貴,最低階的「灰氫」則透過燃燒化石燃料產生,而中階的「藍氫」就是把生產「灰氫」過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回收並封存的氫氣。「藍氫」和「灰氫」成本較「綠氫」低,但碳排放則高很多。

全球約96%產生的氫能也屬「藍氫」和「灰氫」,在本港行駛的雙層氫能巴用的是最低階的「灰氫」,城巴人員早前在電台節目也直認不諱,指「零排放並非一步登天,城巴是以使用綠氫為目標」,可見「不會排放廢氣」某程度上只是一種語言偽術。

不過「綠氫」也並非有錢便可輕易購入,去年製造「綠氫」的丹麥公司Everfuel便因洩漏問題,整個6月都無法生產,反映這種技術仍有很多不確定性。事實上,洩漏問題亦是使用氫能的一大危險,美國加州去年曾發生加氫站爆炸事故,而挪威及荷蘭也曾因「漏氣」而出事,故氫能儲存及運送安全性一直成疑。

筆者明白,用潔淨能源是大趨勢,但政府現時財赤嚴重,投放資源必須加倍謹慎,亦要做足功課。比起「綠氫」,「灰氫」相對普遍,但關注氣候變化的團體「低碳想創坊」研究員李育成早前指出,產生「灰氫」過程會浪費逾6至7成能源,故使用「灰氫」並不理想。至今歐洲多個城市包括德國Wiesbaden、法國蒙彼利埃及波城(Pau),以及澳洲墨爾本西部等已陸續放棄氫能巴。

以4年前引入氫能巴的波城為例,當地已經採用80%「綠氫」加20%「灰氫」,其交通營運人員表示,氫能巴「well-to-wheel(能源由燃料轉換成汽車動力)」效能只有3成,因當中很多能量在電解等過程中流失,而電巴的「well-to-wheel」效能有大約7成半,所以波城「捱了4年」,面對經常壞車或加氫站出事的問題,加上每年要付出高昂費用營運,最終也決家「捨氫取電」,全部改用電巴。

另外,意大利Eurac Research用16個月時間進行研究,發現氫能巴每公里的平均成本高達1.26歐元,但電巴僅為0.55歐元,即氫能巴貴1.3倍。劍橋大學機械工程教授David Cebon早前接受《衞報》訪問時就一錘定音,指與電動車相比,氫能巴成本價昂貴、效能極低,並不是「真正的零排放解決方案(not a true zero-emissions solution)」。

當然,氫能巴並非一無是處,最大特點是充氣快,充15分鐘就能行使約400公里,波城當局當年就是因為這樣而「入坑」。然而這個長途用的特點在香港明顯無用武之地,因據九巴指出,其最新的電巴充電2小時,已可以行走300多公里,足以應付九巴近8成巴士的全日運作需要。

去年財政預算案提出,在新能源運輸基金下預留2億元,與專營巴士公司及其他持份者合作,在今年開展氫能雙層巴士及重型車輛試驗。城巴今次引入的氫能巴零售價高達800萬元,貴電巴4成,又指未來可能再購置更多氫能巴,筆者希望政府及早明白氫能巴之利弊,在未用盡2億元公帑做這個昂貴實驗去找答案前,三思而後行,更千萬不應在財赤嚴重、氫能技術未成熟時「加碼」。一眾官員必須明白,在勒緊褲頭的日子,不能再使這種冤枉錢。

作者丁海澄是90後自由工作者,本科主修酒店管理及旅遊業,大學期間曾當逾十份的前線及後勤兼職。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觀點」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