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院舍離世——未來安老政策之需,政府宜制定支援措施

來稿|院舍離世——未來安老政策之需,政府宜制定支援措施
撰文:01論壇
出版:更新:

來稿作者:范寧、陳培興

筆者較早前兩篇立論院舍離世能夠成為香港臨終服務之可行選項是劃時代的,對於提升香港的死亡質素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不論住在家還是院舍,都可透過社區支援服務和家庭的參與而得到的。政府在當中是有所扮演的角色,非牟利機構應該樂見其成,但願香港整體的安老及院舍服務,在可見的將來均有大幅度的躍升。

現時有九成半人都是在急症醫院的病房離世,除了親人難以陪伴病人之外,很多人誤以為急症病房能提供臨終舒緩服務,其實並不完全可以,當中的急救方式亦未必能讓病人得到尊嚴。同時,一系列預設照顧計劃中所能實踐的操作,如:如何被照顧、執行臨終心願、處理家人關係、回顧生命歷程等重要事項,都未必能在急症病房內一一達成。

早前范寧醫生與陳培興主持關於院舍離世的研討會,探討其必要性,出席者包括晚晴機構、社福機構、院舍職員及照顧者等。(相片由作者提供)

故此,筆者和桔梗花創辧人陳培興先生一起提供院舍離世工作坊,而我們現在懇請政府考慮以下方案,以讓「院舍離世」一事變得可行,並將之普及化,全面推動社區了解院舍離世之服務和生命教育:

1、⁠善用現有計劃並加強院舍支援

例如增撥資源,用5年時間為現有院舍建立寧養房,並繼續透過「賽馬會安寧頌計劃」提供恆常臨終服務訓練及配套安排,以促進院舍妥善提供服務。

2、⁠成立專責部門以醫社合作形式推行

參考現時基層醫療署之形式,成立一部門以監管、制定、統籌及協調院舍營運者推展離世的相關服務,並提供誘因給參與者和願意投入服務之不同界別專職。同時鼓勵院舍建立「臨終服務管治委員會」,並邀請有醫護背景人士加入,因應相關臨終服務提出建議。

3、帶頭於社區及局內外宣傳並蒐集資訊

政府應立即於社區宣揚「院舍離世」之訊息及好處,同時在醫管局內作廣泛宣傳讓醫生、護士、醫務社工、病人資源中心等知悉相關服務,其後蒐集資訊提供給病者及其家屬。

4、優質院舍認證

香港老年學會早於2005年已經提供「安老院舍評審計劃」,臨終服務是其中一項評審的標準,我們建議:一、特定將「預設照顧計劃」界定為院舍恆常服務並提供予新入住院友,也成為「優質院舍」必要服務之一;二、納入院舍離世服務成為另一項標準。

5、⁠資助選擇「居處離世」並有經濟困難之臨終者及其家庭

目前「居處離世」個案牽涉不同專職提供的服務,包含但不限於:一、醫生費用(評估、診症、簽署死亡證); 二、醫療費用(如護士、物理治療、營養師及特別食餐、情緒支援、藥物等)三、殮房儲存費(因遺體不能運回公立醫院或公眾殮房,而只能運送到私營運作之殮房)。上述項目對弱勢社群是一大負擔,極需在配套完善前得到政府資助。

6、延長簽發相關死亡文件的服務時間

例如 24 小時簽發「死因登記證明書」《表格12》的系統,以便縮短「院舍離世」個案之遺體逗留在院舍的時間、減少院舍同工或家屬擔憂,並讓醫生或遺體接送服務等更容易配合個案需要; 這項措施也會方便選擇在家離世之家庭,定會成為一大便民的政策。

社福機構及社區醫護之擔心

大家都關心臨終支援是否足夠、能否及時,因為臨終服務相關人員(如有經驗的醫生、護士)未必在院舍內恆常出現,再加上保健員及其他非照顧院友之員工對此政策有何想法、對實際操作的角色是否明白、對是否能提供人性化的服務都是由保留的。

如何讓有經驗的醫生每 14 日在院舍接觸到有臨終服務需要的病者已是一大挑戰,因為現時政府所提供的社區老人評估小組外展服務(CGAT ),能否每 14 日接觸到臨終病人已是一個很大的問號。

院舍內,所需的醫療設備不用多,亦不需用到醫院級數的,需要的包括氧氣、監察儀器、特別的衛浴和按摩設備、寧養房的配置、改動院舍內現有空間或設施的用途、定期更新空調等就可。

至於整件事相關的服務費該由誰付呢?當中所牽涉的資源又該如何計算?哪個單位付費?是院舍、政府、家屬,還是透過特定的資助計劃呢?找數的問題,至今還沒有持份者提出方案,但這正是院友和家屬會問的問題。

在立法後,院舍和院友及家屬之間,關係會有所改變嗎?院舍醫生一向負責診症和開藥,如今要處理離世服務,有可能未懂得如何跟院友及其家屬建立相應的關係,同時院舍需要和醫生護士團隊建立新的服務關係,這也是需要時間和演練的。

以上種種,可見各持份者(包括院舍管治單位及管理層)都需因應新政策而接受培訓及協助積聚經驗,才能令此好事成功。從宏觀看,「院舍離世」 打造院舍成為幸福的居所––以下四項應是院舍內的恆常服務(特別在院友臨終之時):靈性上照顧、前期晚晴照顧服務、哀傷輔導、死後其家人之安排。毋忘愛和桔梗花非常贊同「預設照顧計劃」這個模式,能為臨終的院友打點好一切,如臨終的需要、照護方式、離世地點、身後事等。不過,「預設照顧計劃」不該著重在臨終前後的安排,而該著眼於照護的層面。

在臨終前後的安排,而該著眼於照護的層面。

「院舍離世」一事不是單純解決急症醫院或不夠臨終病床的問題,而是院舍是否可以讓院友由生前至離世的一刻都感到幸福快樂?當老友記住進院舍的那天開始,院舍如何為他們提供整全的照顧和構建幸福的生活,讓他們有感將來可在這個地方安心離去?這就是對未來優質院舍的想像,有質素的生活就可締造幸福的人生。筆者己知某些大灣區內之院舍己提供院舍離世服務,香港要急起直追。

作者范寧是醫護行者創辦人、外科專科醫生、基層醫療及家庭醫學名譽臨床助理教授,陳培興是桔梗花創辦人、在宅醫療協會幹事、殯葬禮儀師。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論壇」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通知。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