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看到問題的表象 更要看到問題的底因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後的記者會上,自言已看清楚香港的深層次問題,包括憲制上抗拒「一國兩制」和國家觀念不強,現時是時候破解這些問題。雖然林鄭也提及市民不能分享到經濟的成果、房屋問題未能解決等,惟除了寥寥幾句口號之外卻未見實質政策改革,對深層次問題的認識明顯側重政治,輕視經濟管理上的奮發有為才是鞏固「一國兩制」的關鍵。倘若政府不明白這一道理,那麼即使有粵港澳大灣區的機遇,也只會白白流失,不單深層次問題難以克服,一些人口中的「青年問題」也無法解決。

香港年輕人抗拒內地,某程度上是政治事件所引發,特別是去年反修例運動令他們擔心香港「大陸化」,失去原有特色,這種憂慮導致「一國兩制」遇上前所未見的逆風。其實,事情本來並非如此,因為在反修例運動爆發前,愈來愈多港青習慣了在周末北上消費,投資前海亦成為潮流,反映昔日「區隔心態」正逐漸被打破,而抗拒內地亦非必然。

雖然政治和疫情令兩地互動大幅收縮,但基於內地經濟崛起產生強大牽引力,許多人已認清陸港經濟融合是大勢所趨,而大灣區正是融合的主要載體。倘若香港懂得把握契機、主動參與大灣區建設,自可與內地實現優勢互補、相互促進,過程中為苦無上流機會的年輕人提供大展拳腳的舞台,通過在經濟上與內地一體均霑,讓他們感受到「一國兩制」與他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23

政府主動籌謀大灣區發展

從今年《施政報告》多次提及大灣區可知,林鄭盼望有所作為,值得一讚。可惜人們卻很難從報告中看到核心及主軸——無論是主打港深合作的科技創新合作區,或是提議以公帑資助港青到大灣區發展,本質上只是零碎的行政措施,不算系統性的政策。

大灣區是一個人口多達7,000萬的碩大的舞台,九個城市和兩個特別行政區既有合作,又有競爭,港青若要在這個舞台上立足,單憑赤手空拳是不足夠的,需要政府的積極規劃。例如針對本地產業單一的弊端,政府應該嘗試增強大灣區的協調,促進人員、貨物、資金和信息流動,尤其是要借助深圳在創新科技、工業製造上的優勢,推動香港的經濟結構轉型。這除了可以協助港青在大灣區找到更多職業上的機遇,更重要是藉此強化陸港兩地的交流,鞏固「一國兩制」之餘,又能增強國家觀念。

事在人為,林鄭既然聲稱「喜歡年輕人」,那就應該肩負更大擔子,主動為下一代的前途而拼搏。如果她死守舊有一套,妄圖以零碎舉措充撐場面,未免看輕了深層次問題的複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