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報告】港台收視率低只是表徵 角色前景模糊窒礙發展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審計署於11月28日發表報告,抨擊香港電台聘用員工不周、購買節目違規,未有善用每年十億元公帑。審計報告準確指出港台的行政弊端,港台必須設法改善,但諸如觀眾聽眾人數下降、節目重覆等問題,源於人手和資源匱乏,加上前景不清,限制港台發展。深層結構問題難靠港台自行解決,政府應擔起責任,增撥港台資源之餘,直面管治問題。當員工看見前景,自會更有拼勁製作節目,充分發揮公共廣播功能。

港台電視 31 雖為港台的旗艦頻道, 但非運作時數長達 1,825 小時,佔其總播放時數的 20.8% 。(資料圖片/審計報告)

審計署只衡工量值 漠視港台問題本因

港台肩負公共廣播使命,製作和傳遞資訊給各個群體,包括小眾及弱勢社群,不應就成本效益設下簡單指標。舉例說,審計報告批評港台電視觀眾人數低,部份黃金時段電視節目最高收視不足一點,電視頻道首播節目少、經常重播節目、以雜項內容填滿時段等,要求港台採取措施提升節目的收視和認知率。

此等問題是否反映港台節目質素低劣?事實上,港台的電視節目長期佔據欣賞指數前列。另外,港台增設31及32台,製作時數大幅增加,但人手和資源的增加則追不上,所謂「限米煮限飯」,員工只能想辦法塞滿節目時段。大量重播節目及雜項內容,削弱節目趣味特質,即使個別節目優秀,卻未能禆益頻道,遑論與其他電視台競爭。再者,港台建築老舊狹小,廠房和機器設施不足,有些創作意念未能化成現實,節目質素被打折扣。

平情而論,審計署的本分是為政府部門衡工量值,從帳目尋找出政府部門管治上的流弊,要求部門檢討帳目,提升效率。而報告中的一些批評,實在值得港台反思,例如港台的節目採購程序缺乏清晰指引,的確容易引起合謀之嫌,港台宜接納批評,訂立指引。

審計署報告批教育電視成本高。(網上圖片)

改革必須直面管治問題 糾纏架構檢討磋跎歲月

以上問題關乎財政,而財政問題容易解決。事實上,近年港台得到的撥款漸次上升,港台可以藉助審計報告,進一步要求增撥資源。只要要求合理,政府應該予以滿足。

相比之下,釐清港台和政府的關係更為棘手。自殖民地時代以來,港台一直希望藉公司化達致編採自主,獨立運作。1990年代初,港英政府曾經批准港台公司化,但據曾任港台訓練及發展總監的張圭陽憶述,北京反對此舉,認為「將來的特別行政區也需要一個政府的電台」,港府遂於1994年擱置計劃。及至2006年成立委員會,檢討公共廣播服務。經三年的檢討,政府稱考慮員工前景、編輯自主、加強機構管治及問責功能,以及考慮不同持份者意思等因素後,最後維持港台歸入政府部門至今。

港台在2006年重提公司化建議。新的公共廣播機構,設有獨立董事局,負責編輯方針和日常運作,撥款來自政府,經立法會批准,可以包括差餉及其他非商業及商業贊助,確保員工順利過渡,向立法會、公眾及政府問責,委聘外間審計師審核帳目。

港台員工期待公司化可以一併掃除財政和管治障礙,然而,觀乎醫管局、機管局、九鐵公司等往績,政府部門演變為公營機構後,前線員工、管理層和政府內部之間仍然時有衝突。與其期待改變港台架構,港台員工和管理層應該直面問題本質,例如廣播處長的選拔及問責對象,編採方針,員工工作量等,達成共識。

公共廣播的價值,在於提供準確、不受商業利益左右的資訊,監督政府施政,鼓勵公眾參與社會事務,提升文化素養和知識水平,照顧小眾需要。今天市民接觸到的資訊,經常由商業和社交媒體篩選得來,容易造成偏聽,令社會分崩離析。當假新聞、假資訊充斥,摧毀人際及社會信任,公共廣播機構替社會撥開迷霧,角色更見重要。當員工看到機構有前景,有充裕、穩定的人手和資源支持,自有熱誠緊守崗位,製作更多更優秀的節目,實踐公共廣播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