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支付未算普及 港人消費寧願帶卡在身?
不少近年到過內地旅遊的讀者應該都會發現,支付寶在內地各大小商戶大行其道,連小販檔(甚至乞丐)都欣然接受此支付工具。反觀香港,以公共交通工具出行都要常靠八達通,在街上的小食檔更賴以「碎銀」交易,便利程度顯然不及內地。
《香港01》早前(25日)報道,支付寶曾接觸300間旺角廟街商戶,但只得50間響應合作;雖然支付寶的用家主要為內地人,但如斯現象亦正正反映港人流動支付使用率低,以及商戶不太積極開拓收款平台。本港流動支付發展滯後非新鮮議題,問題究竟出在哪裏?
流動支付工具分為儲值和非儲值兩類,前者需要支付者預先存入現金,並交營運商保管,如八達通、支付寶HK及微信支付等;後者則不涉及儲值功能,如信用卡和Apple Pay。據《儲值支付工具持牌人紀錄冊》,本港有16個儲值支付工具持牌人,包括3間持牌銀行。
縱然流動支付平台數量多,本港整體流動支付使用率並不高。香港生產力促進局本月公布首份智慧支付普及指數調查結果,本港普及指數僅為53.9(100分為滿分),當中用家接受程度只得45.5,以50-64歲受訪人士的接受度最低(32.2分)。調查更發現只有29%受訪市民曾使用手機支付。 比較各項流動支付平台,本港仍以信用卡為最主要的交易工具,手機支付僅得半數人使用。大多港人寧願多攜帶幾張卡傍身,亦不肯善用「無卡在身」的手機支付,顯示他們仍對這種付款模式缺乏信心。
【當拮魚蛋都可以用支付寶】廟街300商戶 只得50戶登記使用
智慧支付普及指數僅合格 不足三成人曾使用手機支付
不能忽視的是,流動支付平台近年亦有一定程度的發展。專辦本港手機電子支付的TNG Wallet,雖與的士業合作失敗,但亦成功夥拍7-11,提供提款和購物功能;港鐵亦於七個港鐵站推出與微信支付、WeChat Pay HK等相容的單程票售賣機,不過尚未能掃描入閘。綜合各支付平台的發展進程,依然反映本港流動支付要達至「普及化」仍有一大距離。
回看21年前八達通面世,當年由政府牽頭,邀請各鐵路、巴士、渡輪等公共交通營運商共同開發,迅速廣為大眾所用,造就領先全球、令港人驕傲的科技產品。時至今日,政府多番提倡發展「智慧城市」,但即使金管局在2015年開始為儲值支付工具發牌,仍未能使流動支付的應用普及化,提高港人對新興支付平台的信心。上述例子可見,交通為大多港人日常的消費範疇,要提升各種流動支付平台使用率,政府從交通工具營運商入手是可行做法。
本港儲值支付工具帳戶總交易情況
2017年 第1季 |
2017年 |
2017年 第3季 |
2017年 第4季 |
2018年 第1季 |
|
總交易量 (十萬宗) |
13,566 | 13,680 | 14,218 | 14,929 | 14,275 |
金管局最新統計資料顯示,2018年第1季儲值支付工具帳戶總數創新高至4900萬個,但總交易量首次下跌,由14.9億宗跌至14.3億宗,按季跌4.4%。
另一推行新興流動支付平台的障礙,是港人對私隱外洩的擔憂。事實是,即使是其他現行的流動支付平台,不論是儲值類(八達通)和非儲值類(信用卡),都發生過大規模私隱外洩事件,包括近年爭論不休的大數據資料收集及披露予第三方行為。就此政府亦在《個人資料(私隱)條例》、《支付系統及儲值支付工具條例》中,清晰列明作為資料使用者的電子支付供應商應遵守的條件,並須得到支付者事先同意。由此可見,港人對新興支付平台欠缺信心,源於這些支付平台廣泛性不足,以及政府缺乏推廣流動支付的主動性。
坊間亦有討論指,市面的流動支付平台過多,令消費者無所適從,因而拒絕使用新科技。到底應否仿傚新加坡有意統一平台的做法,尚屬後話,但無可否認的是,本港在適應流動支付平台,尤其是儲值支付平台方面,仍充滿社會擔憂。這不是科技高與低的問題,而是政府應該鼓勵創新發展、積極配合新興流動支付平台。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表示,正與多個政府部門研究以電子錢包形式,讓市民繳交政府帳單,此計劃成效可拭目以待;惟政府更需要消除大眾對流動支付的誤解,進一步擴展流動支付的應用範圍,並促進流動支付平台與商界企業之間的合作機會,例如交通工具營運商。
【01周報】港人知而不用 三大勢力令香港流動支付市場難以攻破
【拆局.智慧城市】香港流動支付追落後 學內地不如學新加坡
【01觀點】無現金交易乃大勢所趨 社會應抱開放態度
全球創新國家經濟體排名: 新加坡全球第7,為亞洲首位; 香港下跌2位,全球第16,成亞洲第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