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回顧.觀點】香港人在政治路上如何走下去?
「曹星如」——2017年香港最多人搜尋的熱爆話題人物。相信曹星如能夠成最熱爆的話題人物,與他在所有拳賽中「打不死」的精神有關,而這種精神也是大家一直崇拜的「香港人精神」。
回顧過去一年,香港人也打過了很多場硬仗——特首選舉、DQ立法會議員、修改議事規則、衝擊新界東北撥款覆核刑期,到近日的一地兩檢等,而香港面對的對手,不是別人,正正是香港自己本身,要解決的是香港積存多年的問題。雖然有不少港人對於中央政府收緊一國兩制的管治更添憂慮,特首選舉、DQ立法會議員、修改議事規則、衝擊新界東北撥款覆核刑期,到近日的一地兩檢等,都反映民主派在議會內外的弱勢,也同時令港人不得不反思香港和大陸的關係,在政治路上該如何走下去,才可理順雙方關係。
2017年,也是香港回歸二十周年。回看香港自新任特首林鄭月娥上台後,已在短短半年內開啟了得來不易的新局面,把過去纏繞香港多年的政治鬥爭亂象扭轉過來,如近來取消港獨自決派立法會議員資格、修改立法會議事規則堵截濫用拉布,以及人大常委會議決批准一地兩檢方案等事件。說明香港特區加冠成年之日,已再不能蹉跎歲月,需要重回正軌。
在中央政府實施「全面管治權」與香港特區的「高度自治權」之間作「有機結合」,在「兩制」中帶出為香港和中國帶來正面地位和積極作用,而非再次走向大力推動「民主自決」或「香港獨立」的歧路。而中共十九大報告提出後,中央亦派出宣講團來港會見特區官員和各界人士,也反映了香港在全國一盤棋的角色上已有所轉變,不能再以「中港區隔」方式迴避。
三月,特首林鄭月娥的當選,反映社會普遍期望新特首上場,可一改過去香港社會一味陰謀論政治掛帥、政府施政散漫的積習。林鄭的首份施政報告提出多項改善民生的措施,逐步落實其競選承諾,而其後的民望亦大致保持在60分以上,正正反映香港市民期望新特首上台後,能以民生事務為首先。
而香港特區的政治,也愈來愈與大陸一方走得更近。中央政府以「一手硬、一手軟」的方式,在「宣誓風波」DQ港獨自決派立法會議員,以及一地兩檢等均以強硬和快速手法推進事件發展,手起刀落希望盡快解決事件,當然當中可能令港人未能反應過來,令有民主派提出中央政府全面收緊對港政策之疑;另一方面,在推動粵港澳大灣區、一帶一路經濟合作,以雙方優勢互補方式,希望在「十三五」規劃下推動中港經濟上進一步融合。
展望2018年,在修改議事規則後的立法會已再無「民主派拉布拖民生」的藉口,佔議會大多數的建制派,既應繼續發揮議會監察政府的角色,亦令政府符合整體社會利益的法案盡快通過。民主派亦應調整策略,不再以拉布作為議會抗爭的唯一手法,令立法會重回正軌,避免進一步激進化,讓市民重拾對議會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