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聲道|開發新區切忌半桶水 保育濕地不走回頭路

撰文:01多聲道
出版:更新:

上屆政府計劃在未來北部都會區建立3個超巨型的濕地保育公園,政府或於即將發表的施政報告透露更多細節。適逢近期有議員提出重新規劃濕地緩衝區,獲得不少人認同,筆者認為,兩者息息相關,當局宜一併處理,制定對本港整體發展佈局最有利的方案。高生態價值的濕地值得保育,但新一屆政府首要考慮的不應是公園的面積,而是保育方式及目標,並深思是否一定要行「公園化」的舊路。

北都區是長遠大計,方案必須具前瞻性,不應只是劃地為牢被動式保育,政府如可參考內地及海外成功例子,加入私人參與,將大量已荒廢的魚塘/濕地「活化」,融入商住區域,將是達致保育與發展雙贏的關鍵所在。

來稿作者:陸在山

本港現時位於天水圍的濕地公園,鄰近米埔及內后海灣這一大遍拉姆薩爾濕地,佔地61公頃;明年亦有佔地37公頃的塱原自然生態公園完工,該公園分三個區域,有生態區、農業區及訪客區,這兩個保育公園一東一西合共約100公頃。政府在北都區發展策略中建議的3個濕地保育公園,面積是十倍有多,共達1220公頃,如落實即代表日後幾乎整個邊境線都是保育公園。保育具價值的濕地相信沒太多人反對,但筆者擔心政府可能只將這些「項目」擴大並複製三次便當作「交功課」,那將會令想盡方法四周覓地建屋、幾公頃也拼湊動工以解本港房屋燃眉之急的人士,徒嘆奈何。

「保育」無為而治是浪費土地

保育方式必須與時並進,亦要有明確及可持續的長遠目標。現時鄰近邊境一帶的魚塘,其實很多已荒廢,不少更位於濕地緩衝區,而緩衝區的作用多年來備受質疑,故此不時有評論指應重劃達1200公頃的緩衝區。事實上,無為而治式「保育」魚塘,只會浪費土地,保育濕地亦應以生物多樣性為長期目標,在土地資源緊絀下,必有取捨。從觀鳥會公開的報告所見,大部分水鳥出沒在后海灣、拉姆薩爾濕地、米埔附近,相對而言,新田、三寶樹及落馬洲一帶對候鳥吸引力較低。筆者贊成收回荒廢魚塘、重劃濕地緩衝區,更加贊成將擬建的3個濕地保育公園重新規劃,縮減規模,原則應是盡量靠向拉姆薩爾濕地一邊,而近落馬洲關口一帶,則採用新思維規劃,以主動保育方式,將保育濕地理念好好融合新田科技城,發展成生態都市。

內地很多主動保育的成功例子值得香港借鏡,例如前身是受污染果園的海珠濕地,佔地1100公頃(對於內地這個面積並不大),經過10年改造修復,濕地水質從過去的劣五類提升到三類(一類為最好),空氣PM 2.5比周邊平均低約20%,並發現兩個全球首見的昆蟲新物種,環團也認為這種人工濕地有一定的生態保護作用。另一例子是杭州西溪濕地,當地政府將西溪國家濕地公園,與創科巨企如阿里巴巴杭州總部、騰訊眾創空間、文體中心、浙江工業大學等,融匯在同一區域,這種生態都市模式,極之適合預計達1100公頃的新田科技城。當然,取他人所長後,可因應本身情況加以調整,筆者建議將新田科技城原定一半保育一半發展的方案,改為35%保育、65%發展,而且不應一刀切分割,房屋供應可至逾10萬伙,當中需要包括一定數量的公屋,並加入人才公寓,整體打造一個職住平衡、有綠化及濕地在內的商住區,形成鐵路站一帶的15分鐘生活圈。

北都區要加入保育元素,需要更多突破框框的想像,修復荒廢魚塘濕地之同時,也要從實際考量,因保育需要大量資金,私人參與甚至營運,相信是比較有效及可行的方法。政府與私企傾好融資,屆時在發展之餘可以利用私人市場的靈活性,在區內各處建立生態廊、不同重點棲息地,只要同時做好雨水處理和改善防洪,便可提高整體生態價值。

綜合來說,今日已不可再用20多年前的標準,這裡不能碰、那裡有魚塘,如仍以往般綁手綁腳下,藍圖劃多大,北都區的住宅預想單位量多高,永遠都只會是一個憧憬,結果只淪為不倫不類的半桶水發展區。筆者希望施政報告可提出將濕地再分配善用,以達致對本港整體發展最有利的佈局;綠化保育與15分鐘生活圈並存,這是未來20、30年都市的構想,北都區發展正正是為著未來生活,這並非天馬行空,有心有遠見的話,一切都會變得切實可行。

作者陸在山是公共事務顧問,曾於政界及傳媒工作近二十年。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觀點」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