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多聲道|濕地重劃首重生態多樣 宜趁機釋放緩衝區建屋解困
北部都會區計劃出台後,帶來無限憧憬,但香港的房屋問題並不是這樣就解決了。政府未來即使大幅簡化發展程序,要達成區內90萬單位供應量,需時至少十多年,故多管齊下覓地並盡快建成單位的工作,不能停步,而且要加快。
當郊野公園邊陲地帶建屋方案仍膠著,綠化地帶改劃項目不時在城規會遇阻滯,筆者認為政府應特別在面積達1,200公頃的濕地緩衝區(WBA)多動腦筋。當局近日提出要重劃北都區濕地,如可趁這個機會,一併檢討整體濕地規劃,有決心地清走緩衝區內的貨櫃場、荒廢魚塘,並增加當中樓宇地積比,就有望快速增加中短期住屋供應。
來稿作者:袁順圍
環境及生態局謝展寰最近指出一個被不少人忽略了的事實,他明言以往本港保育是「將土地圈出來不准發展」,結果在疏於管理下出現魚塘乾涸、田地荒廢,甚至變成爛地貨櫃場,反而令其保育價值下降。濕地緩衝區正正就是這個情況,當年政府只是簡單隨意地將濕地保育區(WCA)以外的500米範圍,劃為濕地緩衝區,其實部分在保育區或緩衝區內的魚塘現已荒廢多年,甚至長滿外來入侵植物,生態價值成疑;在緩衝區內的魚塘有些更已被填平,淪為露天貨倉。
緩衝區魚塘「無為而治」
1997年完成的「后海灣地區魚塘生態價值研究」報告至今已超過20年,濕地規劃多年沒有檢討,當大部分濕地緩衝區已難以發揮緩衝濕地的作用,閒置枯萎,反映以往的規劃已不合時宜。新一屆政府終於有所「覺悟」,提出重劃北都區濕地,當然是好事,但最好的做法是重新釐定全港濕地邊界及實行現代化有效保育,不要再「無為而治」。
米埔及內后海灣約1,500公頃濕地被列為拉姆薩爾濕地,極具生態價值,政府一直有好好管理,這不應被抹煞,但遍布新界及邊境的濕地緩衝區呢?如當局認為可釋放出來,這1,200公頃的緩衝區地方,比交椅洲人工島填海計劃得出的土地更大,用來建設一個個小社區,配合一些供水、排污基建及巴士網絡,再加上日後港鐵多條新鐵路,中短期的公私營住屋供應目標必可達到。
地積比增至2至3倍效果顯著
不過,釋放濕地緩衝區建屋,要先放寬地積比,另要在生態管理上做功夫,達到發展及保育並存。其實緩衝區以往一直都有建屋,但多數是極低密度,對於房屋短缺的香港,可說是有點浪費,只要將地積比由以往低於1,提升至2至3倍,已可提供大量單位,為本港短期解困。
生態方面,筆者認同謝展寰所講,未來重點應透過恰當「管理生態」,增加物種的「量」和「質」。言下之意,不能只集中保育一樣或兩樣物種,即不應只簡單地說「保留所有魚塘」、「一隻候鳥也不能少」,要著眼提升生物多樣性。需知道濕地保育要有可持續性,就需要積極及有系統管理,要做好管理必須有財政支援,這方面可參考國內及一些外國做法,引入私人企業參與,以提供更大彈性。
城市發展與生態保育的確毋須對立,香港要發展,「快啲上樓、住大啲」一直都是大家的同識,時間不能再磋跎,上任逾50日的特首李家超在中央支持下,外界正期待他強勢地展現其執行力,令發展與保育達到一個平衡雙贏的新水平,這樣才不會讓「告別劏房」僅成為一個口號。
作者袁順圍從事物業管理近十年,曾任職房屋事務主任。文章的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香港01無關。
「01觀點」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