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醫療健康可以更進取
特區政府在星期一(12月19日)公布《基層醫療健康藍圖》,當中訂立的四個主要策略是:「以預防為重(oriented)」、「以社區為本(based)」、「以家庭為中心(centric)」及「早發現早治理」。官員表示希望能夠藉此改善市民整體健康狀況,以及提供便捷、連貫的醫療服務與建立一個可持續的醫療系統。
《藍圖》初步建議政策措施主要圍繞五個方向,包括建立社區基層醫療系統、加強基層醫療服務管理、整合基層醫療健康資源、規劃基層醫療人手與改善數據互通及健康監測。不過,大部分措施並無實施時間表,仍然有待後續的計劃和諮詢,而官員被問及牽涉公帑或政府資助水平的時候,亦表示未有詳細財政數字及細節。
落實策略需要超越醫改
《藍圖》策略方向無大問題,但是仍須克服內容基本只看重醫療系統的限制。譬如真正的「以家庭為中心」並非單純分派「一人一家庭醫生」了事,它理應審視旁及親屬或同住家人的健康數據,藉此查出家族病史遺傳情況、居住環境跟疾病關連等問題。無奈更好做到這點,單靠醫療系統改革絕不足夠,還得戶口、房屋等其他政策部門的配合才行,可是《藍圖》似未觸及有關領域。
就算是推進較多的「醫社合作」層面,《藍圖》重心也是放在理順轉介流程,對社會服務、社區組織的獨特角色落墨較少。將「以社區為本」局限於「加強及整合社區層面上的基層醫療資源」,結果可能只將開展醫療場景由醫院推往更前線,變相拉長輪候隊伍而已。這樣一來反有機會分薄社區推廣健康知識或舒緩心理壓力等獨特功能,亦會使得醫院治療可以繼續忽略病者所居社區需要,例如沒有考慮輔佐設施可用程度或配藥、覆診地點距離等問題。
至於「以預防為重」的部分,《藍圖》現時明言主軸聚焦處理糖尿病、高血壓,別的慢性疾病除了癌症有大腸癌、乳癌與子宮頸癌篩查等計劃外,基本都是甚少以至全無談及。當局選擇鼓勵預防上述在社會比較常見的慢性疾病,主要建基於這樣可以減輕公立醫院的負擔,但其餘像心血管疾病、抑鬱症、認知障礙或帕金遜症等何嘗不是如此?無論是出於成本足夠讓它們維持醫院治療的判斷,抑或只是整體財政負擔無法兼顧這些非最流行疾病,如此做法恐怕都不可取。
全民健康難免介入市場
而餘下的「早發現早治理」,這個道理相信從來就沒人質疑過。難道多數人真的察覺不到自身健康出了毛病、寧可拖到病情嚴重方才匆忙求醫?實際上他們根本連前往健康檢查閒餘的時間與開支都拿不出來,私營服務費用異常昂貴、公營服務輪候期間冗長,加上整個社會生活環境迫人、貧苦懸殊嚴重,一系列因素限制了想去「早發現」病情也不行。在沒解決這些外部因素的情況下勸人「早發現早治理」,實在是有點站着說話不腰痛。
為了讓基層醫療、全民健康的願景成真,治港者必須負起更大的責任。公共醫療資源應該維持對低收入、弱勢社群優先,不代表可用「共同承擔」幌子逃避對其餘人的責任。既然政府與個人的財政壓力同樣沉重,全民醫保是否應該提上議程以便早作準備?想要鼓勵健康生活、預防疾病,何以沒有最高工時、健檢假期之類措施配合?公、私營醫療服務的價格落差巨大,政府又是否只能像對住房或其他市場一樣袖手旁觀?
名曰「基層醫療健康」,但它從來不只是醫療和健康的事。個人健康牽一髮動全身,社會治理亦無分別。人民醫療健康沒解決好,社會經濟生產力會受到拖累,甚至可能動管治根基;與此相對,市場上的一些既有現象或管治上的一些舊作法沒作改變,對民眾醫療健康的危害始終不會消失。唯有同時養好內外上下,長久健康才有望能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