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幣股只是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基建」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周一(3日)向立法會表示,計劃在今年內修訂法例,豁免市場莊家戶口就雙幣股票進行特定交易的股票買賣印花稅,以配合港交所明年上半年即將推出的雙幣股票市場莊家機制,為港股通即將增設人民幣櫃檯作準備。
雙幣股票指一種股票同時以港幣及人民幣兩種幣種報價、買賣及結算,兩種幣種的股票亦必須為同種類別的股票及有相同的權利。雙幣股票並非港交所的新制度,惟過去由於離岸人民幣交易不算發達,在港上市公司亦欠缺誘因增加額外的行政支出,因此雙幣股一直都並不普及,至今只有「灣區發展」(80737)一隻雙幣股票。
可促進離岸人民幣及港股交易
為了推廣雙幣股票,強化香港作為離岸人民幣中心的功能,港交所、證監會、及金管局建議在港交所設立雙幣股票市場莊家機制,方便莊家在利用雙幣差價進行「套戥交易」,幫助磨平差價同時也鼓勵它們主動交易穩定價格,最終可大大提升離岸人民幣及雙幣股的流動性。另一方面,這也方便一些希望以人民幣直接交易的投資者買賣港票,將來雙幣股票接入內地的「港股通」更可能為香港市場帶來額外的交易。
自從去年年初以來,港股便陷入了漫長的跌浪,成交亦漸見萎縮。尤其是今年初開始,受到美國加息、俄烏戰爭等一系列全球經濟問題所影響,股市表現更差。周一恒生指數一度跌穿17,000點關口,創下金融海嘯以來的低位,成交亦只見633.3億港元,遠低於去年每日平均交易額的1,667億。政府及港交所考慮推出雙幣股票市場莊家機制以及豁免莊家印花稅理論上不單可以激活疲軟的股票市場,更可以促進離岸人民幣的流動性,是值得歡迎的舉措。
雙幣股票可能有供應沒需求
在公布之後,主要內地企業騰訊、阿里巴巴、京東以及一些香港企業如新世界和新鴻基等紛紛表示支持或積極考慮加入人民幣櫃位。雖然如此,但這實際上能起多大作用,卻受到很多其他因素影響。要成為雙幣股的基本條件是,新公司上市同時籌集港元及人民幣資金,又或是已上市的公司增籌人民幣資金。換言之,只有需要人民幣新募資金的企業,才會成為雙幣股票。然而,現時環球資產市場極為低迷,有意新募資金的企業因為估值不佳都不願於此時行動,美國股市和香港股市今年的集資金額分別就下降逾九成及七成。即使來年推出機制也未必能起到刺激市場的作用。
許正宇周一在回應議員提問時,表示在政府與金融機構與投資經理溝通後發現,市場對人民幣的興趣比香港發行人民幣證券時大很多,認為可以趁此機會先做好市場基建,為推廣人民幣金融產品作準備。先做好基建的講法固然有道理,但雙幣股票仍然有一些問題要解答。現時在香港新上市的企業大部分都是內地企業,例如2021年內地企業就佔IPO中96%的融資金額。然而內地企業如需要人民幣資金,可於內地市場集資。大部分在港上市的內地企業一方面是希望籌集美元(港元與美元掛勾),另一方面是想吸引國際投資者。因此,即使如許正宇所說,市場對人民幣資資的興趣增大了很多,但企業未必希望在香港籌集人民幣,有可能出現有需求但沒有供應的市況。
企業最終會否來港集資人民幣,很視乎他們對離岸人民幣的需求,換言之這也關乎人民幣國際化的程度。假如人民幣在跨國貿易中的位置愈重,離岸人民幣的作用自然愈大,那屆時很可能會有更多企業成為雙幣股票。因此,雙幣股票市場莊家機制只能作為一個配套的基建政策,先做好了並不會錯,但香港要助力人民幣國際化及強化自身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還需要更多其他措施政策。例如,很多地區習慣以美元處理國際貿易,但隨着人民幣價值的提升及美元信用的下降,不少與中國有往來的地區或企業也不抗拒使用人民幣。香港可以主動探索有什麼方法可以促進和幫助這些企業進行人民幣作跨國貿易結算,令人民幣更為普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