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紓困方公義 財政穩健可稅改

撰文:湯文詩
出版:更新:

日前立法會財務委員會舉行的特別會議上,議員關注下個財政年度會否繼續派發電子消費券,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則說消費券「如果作為防疫抗疫裏面其中一個選項,其實從各方面來看都未必是那麼容易的」。他星期日(1月16日)在網誌文章引述了一些反對繼續派發的理據,包括「涉及金額龐大,應該將公共資源更具針對性地運用」與「認為疫情下大家減少外出消費,令消費券作用有限」。

除此之外,陳茂波在網誌裏還表示「不同人對解決問題的進路卻可以非常不同,很多時候未必能達到一致共識」,所以當局「只能多作解說」和「尋求大多數市民支持」。與此同時,他又認為「任何紓困措施一旦『力求精準』聚焦某群目標受眾,便容易因『差異待遇』而引起反彈。相反,如果措施做到『普遍受惠』,卻也有機會被視為對弱勢群體的關懷不足」,並且呼籲各方要諒解「在大家都比較接受的範圍內爭取較理想效果」。

自由黨倡政府派5千至1萬元電子消費券。(周皓宜攝)

須正視消費券紓困作用

其實從前年開始討論消費券計劃以來,港府官員便一直忌諱將它直接給稱作「紓困」措施,反而總是集中強調它對促進本地消費、提振經濟氣氛或鼓勵電子支付的作用。就算是陳茂波在諮詢會議上的發言與最新一篇網誌,他依然刻意地將電子消費券跟其他一次性紓困措施區分開來。反觀立法會議員和廣大市民多數傾向將其視作一種「紓困」措施,縱使它的「普遍受惠」性質未必有效針對弱勢群體,但卻沒多少人會否認它始終有助基層渡過難關。

從治理者角度來看,推動消費、刺激經濟與直接協助「紓困」的措施,最終目標應該都是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既然消費券已被證明兼備前述功效,那麼在探討「紓困」措施要「力求精準」抑或「普遍受惠」之前,特區政府必須先正視消費券同樣是「紓困」措施的事實,並且不可以再透過所謂「解說」掩蓋此點。

至於若想讓消費券計劃實行起來在「力求精準」及「普遍受惠」之間取得平衡,政府討論方向也應該是如何調整派發的對象及金額,研究怎樣能讓更有需要的對象獲得更多的恩惠,而非為了避免遭人抨擊便因噎廢食、削足適履地將整個計劃給全盤否定。舉例來說,當局可以考慮讓收入較少的基層市民獲得更大銀碼的消費券額度,或者針對基層民生用品消費項目提供更高的優惠或補助。

陳茂波總結全年工作,特別提到消費券計劃。(fb片段截圖)

累進加稅應該提上議程

另一方面,儘管陳茂波還試圖用政府開支龐大、有效運用公帑、保留財政實力等理由來反對再次派發消費券,但他已承認今個財政年度赤字狀況未如原先預期嚴重,可見港府現時按理仍能承受繼續推行消費券帶來的財政壓力。退一步說,即使財政赤字最後真的是嚴重到無法支持新一輪消費券或是其他「紓困」措施,政府還有透過向富人加稅增加庫房收入來實施再分配的選項。

港府如果真的憂慮消費券等「紓困」措施會造成財政壓力或無法公平分配,那麼它大可以增加富人稅收來彌補這些問題。樂施會日前發表了《殺人的不平等(Inequality Kills)》報告,便指出兩年疫情嚴重加劇了全球貧富懸殊情況,世界99%的窮人收入進一步下降且陷入了生命危機,故此該會建議各國政府應該立刻針對財富資產開徵永久的累進稅,然後投資於各種消除社會及經濟不平等的公共措施,這些說法對堅尼系數長年居高不下的香港尤其適用。

翻看陳茂波去年的網誌,有十多篇文章正是在推介消費券計劃,8月的一篇〈施政為民〉更把消費券說成「讓最多市民受惠、最多商戶受益,且資源可全數在本地經濟中流轉的舉措」,又聲言推行計劃要「想民之所想,解民之所困」、「朝著讓市民感受到、分享到和受惠到的方向推進」。如果他對消費券計劃的上述判斷並無任何改變,那他就應該繼續設法維持及改進此一善舉才對,別要尋找藉口逃避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