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選舉大勝是對建制派的重大考驗
改制後的首場立法會換屆選舉在周一(20日)塵埃落定,各個選舉板塊都幾乎出現建制派壟斷的局面,其中民建聯成為大贏家,除了維持最大黨的地位,所得議席更從上屆的10席躍升至19席,囊括了地區直選一半席位。工聯會的總議席由去屆4席倍增至8席,成為立法會第二大黨;經民聯雖有張華峰連任失敗,卻仍然在新一屆的立法會擁有7席;新民黨取得5個席位,相比上屆的僅得兩席,主席葉劉淑儀形容今次選舉屬於「大勝」,言談之間顯示出十分滿意今次選舉表現。
建制派政黨取得立法會更多議席,各黨派領袖當然有高興的理由。尤其是,政黨的議席增長代表着往後在政府施政上有更大的話語權。然而,話分兩頭,建制派卻不能不反思,某種程度上只因泛民主派缺席於選舉,他們在沒有旗鼓相當的競爭對手下自然容易大勝。而泛民主派不會一成不變地缺席於往後大大小小的選舉,換言之,傳統建制派政黨可以擺脫污名的機會可能就只得一次,而中央給予的「愛國者治港」考題事實上早就在計時倒數階段。
愛國者治港不屬建制派專利
北京雖在選舉制度上明確地確立了「愛國者治港」的要求,卻並不代表「愛國者治港」是僅屬於建制派的專利。誠如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早前談及的「『愛國者治港』的參與面是很寬的、舞台是很大的」,一直以來北京要排除的對象就只是反中亂港、「鼓吹港獨」的人士。現時選舉制度由資審會對候選人資格作出審查,且每名候選人均需獲得選委會內不同界別人士一定提名數目,今屆不少泛民主派雖然選擇觀望態度,但卻不代表假以時日他們不會動員參與選舉。一旦社會氣氛改變,泛民政黨亦落場參選,建制陣營只怕難保今日選舉優勢。
再者,建制派政黨表面上雖然在今次立法會換屆選舉「旗開得勝」,但觀乎今次選舉投票率只有30.2%,換言之他們亦無法吸納溫和民主派選民的支持。經過中央出手整頓香港局面,特區政府鋪天蓋地的宣傳,但建制派能夠動員的市民大眾亦不過如此,就足以說明他們仍然需要努力。
沒有祝福名單的新時代
而在建制派各個政黨都慶祝今屆選舉大獲全勝的同時,值得指出的是他們亦是身處於危牆之下,要負起更大的政治責任,在來屆選舉面對選民的評核。昔日仍有泛民主派的議員留任議會時,各個建制政黨尚可以把管治責任推卸到對手身上。然而今日各個建制政黨已經佔據了立法會很多議席,部份更掌握議會中的關鍵力量,政府施政成敗得失亦將毫無疑問地關係到每一位建制派議員是否有做好監察政府的工作。尤其是,民建聯、工聯會、經民聯、新民黨目前均有成員出任現屆政府行會成員,為政府政策護航背書。有權自然有責,選民亦自當立此存照,好好觀察各政黨是否有在其崗位上務實地為廣大市民爭取福祉。
選舉改制後,香港的立法會已經迎來全新的政治形勢和環境。過去部份傳統建制派政黨被人詬病只得「忠誠」,甚至對於香港管治了無貢獻。觀乎一些選前被看好的候選人、被夏寶龍不點名提及的人士最終落敗,可謂中央或西環並沒有「祝福名單」。在今時今日的選舉和政治形勢而言,建制派顯然要靠自己的努力爭取支持,有責任率先向社會證明其是能夠治港的愛國者。假如香港的治理仍然停滯不前,不論政治權力的問責或是社會民意的問題,首當其衝的亦定必是建制黨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