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可以從美國的傲慢學到什麼?|于品海

撰文:于品海
出版:更新:

美國前總統小布殊曾經這樣說:針對阿富汗的戰爭從來都是開始時成功,逐漸遇到困難,最後就是失敗。但這種情況不會發生在美國身上,因為它是阿富汗從沒有遇到過的對手,「我們是堅韌的、有決心的、和不屈不撓的,我們會堅持到任務完成為止。」(we're tough, we're determined, we're relentless. We will stay until the mission is done。)二十年之後,美軍狼狽地撤出了阿富汗。事實上,早在戰爭開始時,不少人已經預見今天的敗象,只是傲慢的美國人視而不見。人類歷史延綿不斷,但人的記憶卻並不與歷史並行,甚至經常違背歷史教訓,以為自己身處的狹小空間就是浩瀚的宇宙,坐井觀天這個典故就是要警戒我們不能如此無知短視。

美國給香港的教訓.三之二

美國人的傲慢不能說沒有道理,它在二戰中戰績彪炳,經濟上取得巨大成就,在美蘇冷戰中讓蘇聯徹底敗下陣來,這都是不爭的事實。美國崛起背靠的是工業革命支撐的製造業經濟,它極大地提升了人類的科技實力,它帶來的生產率讓人類第一次感受到生活的富足,不少人過上安穩的生活。很可惜,財富讓生活變得美好,卻沒有提升人類對歷史和大自然的謙卑,它甚至沒有消滅戰爭,而是讓戰爭更容易發生。人們曾經以為自己可以汲取二戰的教訓,相反,戰爭能力的差距竟然讓某些人更輕易撿起武器。

財富讓生活變得美好,卻沒有提升人類對歷史和大自然的謙卑,它甚至沒有消滅戰爭,而是讓戰爭更容易發生。(Getty Images)

四處興兵只為一己之私

脫離戰亂移居他鄉本是為了安居樂業,這是第一批歐洲人遷徙到美洲的原因,但資本家的創業精神既發展了經濟,也讓自給自足的田園生活走向另一個極端。土地資源、人口增加、技術創新、資本動力的結合,讓美國成為了經濟超級強國,但美洲是歐洲的殖民地,歐洲戰爭的利益衝突無法不延伸到大西洋彼岸。戰火沒有傷害到美國,還讓美國的工業基礎大大地上了台階,但它同時給美國人帶來了傲慢。二戰結束時,美國的製造業就業人數佔比曾經達到38%的頂峰,製造業增加值也在1953年達到28.3%。在1968年之前,美國是世界最大的貿易順差國,但十年之後,它卻從此成為世界最大的貿易逆差國,工業生產甚至下跌到只有11%。2020年,美國的貿易逆差已經高達9,158億美元的歷史新高。我們或許還不意識到這種起落,但從歷史的維度去認識,它象徵着快速的崛起與快速的衰落。

特朗普政府去年與塔利班簽署撤軍協議,本來就是一份「降書」,阿富汗當時的合法政府竟然被拒之談判門外。既然連一手扶植的美國都如此看不起,阿富汗政府軍又如何可能不在塔利班面前丟盔棄甲、逃之夭夭?喀布爾機場的混亂更只能說明,就算是裝備優良的美軍,在缺乏意志的情況下,連管理「投降」的能力都欠奉。二戰之後不到三十年美軍匆忙撤離西貢,五十年之後又要逃離喀布爾,它還有資格如此傲慢嗎?

二戰時候的美軍還可以說是為了保家衛國,但二戰之後美國發動和參與的戰爭,都是出於地緣政治擴張所需,甚至是輸出文明的帝國遊戲。這都反映了美國人對戰爭的自大與對戰爭受害者的不屑。大家應該記起,二戰期間,美國對日本在亞洲戰場的殺戮視若無睹,如果不是軍國主義的日本錯誤判斷,喪心病狂,偷襲珍珠港,美國還不會參與太平洋戰爭。那時的美國看起來是「審慎」的,它與後來參與朝鮮戰爭、越戰、阿富汗戰爭的美國判若兩人,但實際上美國只是一直奉行着自私的外交政策,從沒有什麼世界和平的使命,它在歐洲參戰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參與太平洋戰爭同樣如此,只是日本軍國主義者一時魯莽,錯誤認定美國的戰略基點。

一場戰爭可以一鼓作氣,國家建設或政權更迭所需要的卻遠多於此。美國在1992年對付入侵科威特的伊拉克時,戰爭打得非常成功,因為它只有軍事目的。美國在阿富汗和第二次伊拉克戰爭開始時是勝利的,但政客們狂妄自大,妄想推動自己根本無能為力的國家建設(Nation Building),最後戰爭都輸了。

二戰之後美國發動和參與的戰爭,都是出於地緣政治擴張所需,甚至是輸出文明的帝國遊戲。(Getty Images)

不修其功自釀失敗結局

二戰之後的美國為什麼會變得如此傲慢,真的以為自己是萬能嗎?大家必須明白它失敗的原因,從中學習如何自我反思。美國曾經的成功並非偶然,美國的失敗同樣不是偶然的。將羅馬帝國、中華帝國、大英帝國、大日本帝國,還有美國和蘇聯這兩個現代超級大國放在一起比較,只有中華帝國的傾塌不是因為對外窮兵黷武,其他的「帝國」都是因為全球擴張,在無法駕馭、甚至是鞭長莫及的情況下只有撤退。

美軍在阿富汗的對手是習慣在山區打遊擊戰的塔利班,在越戰中交手的是同樣擅長遊擊戰的越共,在朝鮮戰爭中遇到的中國解放軍在裝備上顯然遠遜於二戰中勝利凱旋的美國大兵,美國在這三場戰爭敗陣,都不會是因為軍事實力不足或財力不堪重負。總結其敗因,都是因為美軍贏得初期的主動,但因為看不清形勢,而且極度自大傲慢,繼而失去國內民意支持、士兵厭戰,只能敗走麥城。

這一次阿富汗撤軍,美國民意是支持的,拜登政府甚至可以撈取一些政治本錢,只是撤退實在太混亂,讓有序撤軍惡化為庸碌官僚的無能。《孫子兵法》中有一句很適合用來描述這種情景的話:「夫戰勝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命曰費留」,意思是就算在戰爭中獲勝,也要做好後續的政治安排,一旦被迫滯留當地,只會耗費財物,更會被局勢所糾纏,將自己置於凶險之地,最終得不償失。美國在阿富汗的失敗就是因為這個「修」字,然而一支如此傲慢的軍隊、一群如此自大的政客,又怎會知道「修」的意思?當美軍只懂得不斷吹噓戰果,政客們只知道隱瞞前線的怨憤,每一任總統都有不同的政治盤算,「凶」必然是它的結局。拜登為了不讓撤退影響中期選舉,拒絕考慮匆忙撤軍面對的困難,強硬執行,既摧毀了阿富汗政府軍的戰意,最後連美軍的撤退都仰仗塔利班的同意。

美國在二戰之後發起和參與的戰爭之多,數不勝數,但所有的大戰不是失敗,就是無功而還。冷戰是二戰之後美國擴軍的藉口,冷戰之後是反恐戰爭,最近開始要圍堵中國,還想出什麼名實不符的「印太戰略」。如此沉迷於建立假想敵的政治體系,能是一個尋求和平,為人類謀幸福的文明嗎?

今年8月,美軍在混亂中撤離阿富汗,狼狽地結束了這場長達二十年的鬧劇。(Getty Images)

邯鄲學步令香港迷失自我

美國並沒有對自己的窮兵黷武有過反思,更無休止地採取單邊主義,特朗普只是老實地將其說出來。最近英美與澳洲簽訂協議助後者建造核潛艇,澳洲為此取消法國的常規潛艇訂單,之前美國制裁德國和俄羅斯的天然氣管道建設,都很好地說明了在利益面前,盟友的考慮對美國並不關鍵。一部份德國人懷疑美國利用地緣政治藉口擴大美國頁岩氣在歐洲市場的份額。香港的情況與此有什麼相似之處?首先,香港真的以為自己高人一等,特別是相對於內地,而不知道曾經的輝煌可能只是一時好運。香港在西方轉移輕工業生產的早期承接了製造業,加上當時內地社會不穩,不少內地人逃到香港,在短時間內帶來大量勞力,推動經濟快速增長,奠定了經濟騰飛的基礎。之後中國改革開放,香港借助它的東風,金融和貿易產業上了一層樓。然而,由於缺乏政府的戰略指導,這種發展是無序的,當然就無法持續,這就是香港現在面對的困局。為什麼美國有着如此強大的軍事實力,卻無法打贏實力相差這麼大的塔利班武裝,同樣是因為缺乏戰略管理,美軍根本不知道為什麼繼續駐紮在阿富汗,美國人早就厭倦在遙遠地方的戰爭,但政客們還是在那裏癡心妄想。

香港表面上有着優異的經濟實力,但卻無法讓人民過上幸福安穩的生活,隱藏在心裏的怨氣和怒氣令不少市民被誤導,容忍了暴力騷亂。事實上,大家都知道發生什麼事,但就心有不甘,不願意為社會和政府挺身而出,認為這樣的政府不值得自己去支持。就像美國人既希望美軍撤出阿富汗,但又不滿拜登政府撤軍時的狼狽,讓右翼民粹主義群體有機可乘,借機猛烈抨擊民主黨政府,香港同樣有一群企圖在騷亂中撈取政治利益的激進群體。

香港社會一直以來對內地存有偏見,認為那是落後的政府和制度,卻無法解釋如果它真的如此落後,為什麼又會成為世界最靚麗的成功經濟模式,甚至挑戰美國的超級經濟強國地位。許多香港人迷信西方散播的自由主義意識形態,以為只有西方的民主自由制度才是真理,卻不認真思考民主自由固然是大家所渴求的,但西方的就是理想的民主自由制度嗎?或者它在香港會水土不服,又或者我們應該根據自己的社會和文化現實去籌劃更適合香港的民主自由制度。很可惜,香港的一些精英只知道鸚鵡學舌、邯鄲學步。

當抗爭派的國際線以為自己可以依靠英美國家讓中國放棄對香港的全面管治權,這究竟是無知還是愚蠢?(歐嘉樂攝)

這才是「從實力的地位出發」

當香港的抗爭派妄想通過暴力讓中央政府屈服,當他們的國際線以為自己可以依靠英美國家讓中國放棄對香港的全面管治權,這究竟是無知還是愚蠢?也許是兩者兼備。中央政府一旦看穿了這個群體的荒唐與幼稚,就好像看穿了特朗普政府在貿易和科技領域叫囂背後的虛弱體質,看穿了拜登政府所謂的「從實力的地位出發同中國談話」只是一種壯膽的說辭,毫無現實基礎,自然知道如何應對。在過去的十幾個月,中央政府憑藉《港區國安法》和選舉制度改革,對激進群體以及站在一旁以為可以置身事外的溫和派給予當頭棒喝。我曾經擔心中央的行動會否矯枉過正、牽連太廣,傷害了不少中產階層對香港前途的信心,經過一段時間細心觀察,我發現自己是過慮的,相反,這是香港社會認識國家安全和推動社會改革的關鍵前提。如果有些人認為受到委屈,那就用「犧牲小我、成全大我」的態度安慰一下自己吧。香港社會必須徹底放棄曾經有過的傲慢,這不只是因為傲慢毫無基礎,還是因為它對香港會造成重大傷害。

香港當然無法與美國相比較,特別是面對中國。但當香港人看見中央政府如何對待美國的傲慢,應該知道中央是如何體諒香港,對香港一直抱持巨大的寬容。如果香港從來就看不見中央的容忍,看不見中央是如何體恤香港的需要,可以回想它在2014年《「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踐》白皮書裏的勸告,回想它對香港立法會否決了人大常委議決的「831政改方案」如何安然接受,在騷亂期間又是如何克制,不隨「攬炒派」所願動用解放軍或派出武警部隊。最近一年多中央針對不同群體的不同行動顯然讓沉睡的香港蘇醒了過來,我們今天看見的,才是「從實力的地位出發」的真正表現。

「美國給香港的教訓」系列文章

一、香港人還在發美國夢嗎?

二、香港可以從美國的傲慢學到什麼?

三、中國經濟軌跡差異對香港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