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總統內賈德提名或遭DQ 伊朗大選恐淪為清一色選舉?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四年一度的伊朗總統大選將於下月舉行,提名期剛開始已得到逾57人報名,其中最引人注目者,要數前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Mahmoud Ahmadinejad),周三(12日)在大批支持者簇擁下報名參選。作為主張「以色列應從地圖上抹走」而聞名的強硬派領袖,內賈德任內積極發展核武,使之與美國、以色列、沙地阿拉伯等交惡,令波斯灣局勢急劇升溫,更令伊沙以三國在中東的代理人戰爭日加熾熱。其在2013年下台後,政局由溫和派的魯哈尼主導,曾短暫與西方達成八方核協議,卻在美國特朗普上台後觸礁。而按現時大部份候選人為保守派來看,本屆大選後何人主政無疑會影響伊朗未來的外交路向。

伊朗總統儘管由全國5,900萬選民一人一票選出,不過由於其為行伊朗蘭律法的神權國家,最高權力由什葉派十二伊瑪目派領袖哈梅内伊緊握。而哈梅内伊可委任12名教士出掌憲法監護委員會,為總統候選人進行資格審查。2009年大選便有476人向委員會報名參選,最終卻僅得四人入閘。哈梅内伊儘管於當年選舉舞弊風波釀成的全國示威中力撐內賈德,不過兩人其後交惡,內賈德更於2017年被取消參選資格。內賈德其後不斷批評哈梅内伊,主張政教分離、三權分立等大型改革,因此外界對之入閘不存希望,而且其亦要面對一眾保守派對手,當中現任司法總監萊希(Ebrahim Raisi)更被視為哈梅内伊欽點人選。

+1

至於改革派方面,現任的魯哈尼已任兩屆總統而不能連任,其麾下的溫和派外長扎里夫亦已宣佈不會參選。扎里夫於數周前被爆出一段內部錄音,揭出其不滿伊朗外交政策一直遭伊朗革命衛隊騎劫,更點名批評去年初被美軍擊殺的革命衛隊軍官蘇萊曼尼,引起全國嘩然同時,亦令外界懷疑錄音外洩的時機及用意。而扎里夫近期亦積極與鄰國解凍,如伊朗及宿敵沙地阿拉伯便於上月初首次秘密在伊拉克巴格達會晤,又在維也納會議中與美國新任的拜登政府重新接觸。扎里夫本周出訪敘利亞時,還指伊朗已準備與沙地建立緊密關係,似乎在由拜登上台以來吹起的大和風下,伊朗有望擺脫被圍堵狀態。

不過下月的總統大選仍是隱憂,要是扎里夫不參選、內賈德再度被取消資格,屆時的候選人很可能將是清一色的保守派,或會令外界憂慮會否影響得來不易的中東和平進程。另外伊朗世仇以色列在鷹派的內塔尼亞胡主政下,最近亦與加沙地區受伊朗支援的哈馬斯戰火連連,有可能在美伊和解從中作梗。然而伊朗受到美國多年的制裁及孤立下,去年國內多處已因物價飛漲而爆出連場示威,加上疫情打撃之下當地民生更是雪上加霜,此一困境哈梅内伊亦心裏明白,既然華府伸出了橄欖枝,德黑蘭沒有不接受的理由。

伊斯蘭教士牢牢掌握住憲法監護委員會,對總統候選人進行資格審查,再由全國選民一人一票選出的選舉制度,已成為「有伊朗特色的民主」範本。而在本屆大選前德黑蘭亦一再收窄候選人的參選資格,如候選人必須年屆40至75歲,未有包括政治罪行在內的犯罪紀錄,以及擁有至少四年的高級行政管理經驗,將合資格總統人選愈縮愈窄。正如外長扎里夫遭軍方架空一樣,無論下月總統大選的結果是由保守派或改革派勝出,最終掌握實權者仍為最高領袖哈梅内伊。而哈梅內伊面對現時內外交困的嚴峻局面,也許正好趁中東局勢稍為緩和之時,跟美國及沙地阿拉伯等死敵和解,方為明智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