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寫美國副總統角色 蒙代爾留下的政治遺產
美國第42任副總統蒙代爾(Walter Mondale)周一(19日)於明尼蘇達州家中長眠,享嵩壽93歲。其為1977至1981年民主黨總統卡特副手,當政雖然僅只一屆,任內卻改寫美國副總統本來僅為禮節性的職能,確立其作為總統副手及顧問的傳統。其當副總統前後亦於老家明尼蘇達州及全國政治中叱吒風雲。儘管1984年代表民主黨力挑列根遭遇滑鐵盧慘敗,但其首度挑選女性擔當副總統候選人亦為劃時代創舉。而其卸任後仍然活躍於美國政壇,所發揮的影響力及遺產仍然長存於美國政界,或可為今日民主黨在後特朗普時代的轉型提供一點啟示。
蒙代爾出於1928年明尼蘇達州小鎮錫蘭的一個平實的牧師家庭,年少時於明尼蘇達大學的此一所公立大學修讀政治學,畢業後曾經參軍並於韓戰時服役。其退伍後於當時後返回母校修讀法律學位,1960年以32歲之齡獲州長費曼(Orville Freeman)委任為明尼蘇達州州檢察長,自此踏上從政之路。事實上蒙代爾年少時早就為明州參議員韓福瑞(Hubert Humphrey)及費曼助選,因而受兩人賞識所提攜。正當費曼、韓福瑞兩人於1960年代先後獲甘迺迪委任為農業部長及成為詹森的副總統,亦為蒙代爾進入全國政治打開了一扇大門,並於1964年接替韓福瑞的參議員議席,晉身華盛頓。
卡特倚重 事事諮詢
要知道地處北方的明尼蘇達州,水文地理皆與沿岸及中西部的工業重鎮有所不同,工農色彩極為強烈,長年亦培育出獨成一國的政治傳統。當地的農工黨勢力經韓福瑞縱橫捭闔方令其與全國民主黨統合。而當韓福瑞叱吒政壇亦使明州民主黨人進入全國政治鎂光燈下,1960年代美國民權運動風起雲湧,明州因黑人人口較少,在種族平權議題上更為進取,與保守派的南方民主黨人針鋒相對。1964年詹森簽署《民權法案》,韓福瑞為首的北方民主黨人便為重要推手,亦令明州成為全國進步政治的橋頭堡。不過當時韓福瑞當詹森副總統時屈居其後且更備受排擠,亦為後來蒙代爾改寫其職能鋪路。
1976年前喬治亞州州長卡特取得民主黨總統提名,便意欲尋找擁北方進步形象,又有全國政治經驗的副手聯袂出戰。兩人最終撃敗受水門事件拖累的福特晉身白宮,自此往後四年一直合作無間。蒙代爾成為首位真正成為總統拍檔的副總統,奠下了「行動派副總統」的概念。其擁有情報簡報的全面索取權,與卡特互相統率對方幕僚,於白宮設立了個人辦公室,並確立了正副總統每周共同午膳的傳統。卡特對之亦十分倚重,事事向其諮詢,又派遣其出訪各國,並於伊朗人質危機時登上航母中途島號視察。卡特與蒙代爾任期雖於1980年敗予列根而匆匆結束,兩人卻成為卸任後在世最久的正副總統。
半世紀後 問題未解
處於權力頂峰身旁的蒙代爾卸任後短暫歸隱,不過很快便成為民主黨派出與列根對撼的熱門人選。蒙代爾面對在其治下美國經濟欣欣向榮的列根,本來便是逆流而上,不過其挑選紐約州眾議員費拉羅(Geraldine Ferraro)成為首名代表兩大黨出選的副總統候選人,亦為當時破格之舉。要到女性副總統候選人成功當選,竟要數到三十多年後,同樣聯袂前副總統拜登的賀錦麗。不過費拉羅迅即受其家族財務醜聞而拖累,而蒙代爾批評列根承諾不會加稅是欺騙選民,而自己則不會在加稅問題上掩飾,亦被攻撃指其一旦上任將會加稅,亦重撃其選情。結果蒙代爾遭遇歷史性大敗,全國之內只保住其家鄉明州。
民主黨遭遇八十年代連續三場大選失利後,亦漸漸放下其甘迺迪、詹森、卡特年代的進步派主張,逐步擁抱列根主義。克林頓創下的「新民主黨人」旗號,便是為市場解除監管、削弱工會力量、推動全球貿易,結果新自由主義風潮之下兩黨日益趨中,亦令國內貧富懸殊加劇,催生極右民粹的特朗普乘勢而起。去年夏天全美各地爆發民權示威,觸發點正是蒙代爾家鄉的明尼阿波利斯。在韓福瑞、蒙代爾主張的平權政策後半世紀,美國的種族問題明顯仍未解決。而七十年代明州進步政治出身的蒙代爾提倡推動社會進步、濟弱扶傾的有為政府理念,又能否在後特朗普時代為拜登治下的民主黨提供一點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