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丁猖獗已久 地政怠惰也是問題
廉政公署早前進行代號「芒草」行動,拘捕了24人懷疑串謀貪污詐騙手段「套丁」,據消息指包括前元朗區議員王威信之父王光榮,以及十八鄉鄉委會主席程振明。打擊不法「套丁」固然值得支持,不過此事早在2016年已被《香港01》偵查報道揭露,當局要待五年後才有所行動,可見其執法效率緩慢,令人憂慮難以根絕猖獗的套丁情況。
廉政公署上周五(12日)證實,近日正調查元朗一個小型屋宇(丁屋)地產發展項目涉及貪污詐騙,並先後拘捕共24人。廉署表示早前接獲投訴,指有發展商、中間人及原居民在申請興建丁屋時,串謀向地政總署作出虛假聲明,訛稱有關的原居民是某地段的唯一合法註冊業權人,以便轉移該地段的發展權益。
涉事丁屋被質疑多年
據了解,案件涉及元朗「曉門」等丁屋屋苑。但據2011年《新報》記者向地產代理查詢後所指,元朗丁屋「曉門」當時尚未補地價,「理論上不可買賣」,若買家有意購入則須簽署兩份「買賣承諾書」,時間明顯早這2013年該批丁屋獲發「滿意紙」,以及2014年1月地政總署才批出的轉售同意書。
此外,《香港01》2016年的偵查報道亦指出,王光榮創辦的恒安發展和王潘律師行出現不尋常的集體丁屋申請,並將土地以低於購入價轉讓給申請建屋的男丁,而數十名男丁亦不約而同委託同一代理人,全權處理有關申請。可見本港「套丁」活動已猖獗多時,問題在於當局一直反應緩慢。
審計署曾關注非法套丁
早於1987年的第10號審計報告已指出,原居村民在完工證發出後隨即出售丁屋的問題已存在一段時間,並總結小型屋宇政策的目標並未達到理想的成績;其後地政總署雖在1997年首次列明禁止以私人安排出售「丁權」的條款,但2002年的第39號審計報告亦重提,地政總署要注意有關小型屋宇申請的非法協議。2015年11月有發展商和原居民被裁定串謀詐騙政府的罪成後,儘管地政總署已再三強調,「若任何人士透過虛假陳述或詐騙行為騙取政府的審批,便是涉及違法行為」,但同時署方亦指執行契約條款的措施並非刑事檢控。地政總署沒有從嚴審批丁屋申請,只假手於廉署才能打擊「套丁」活動,可謂怠惰。
追源溯始,丁權爭議雖是清末留下的歷史問題,也是觸動土地分配正義的政治問題。據「本土研究社」2017年的保守估計,新界目前至少有9.8千幢丁屋疑似是由套丁形式興建,即約佔丁屋總數兩成半。但港府監管不力,丁屋政策不但未見可讓原居民「改善居住環境」,反而更成為一小撮人囤積居奇、非法致富的手段,間接令本港的房屋問題愈演愈烈。港府縱容鄉紳套丁圖利多年,短期不但需要糾正錯誤,從嚴審批建屋申請,長遠更要重新審視丁權這特權,為取消丁屋政策及早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