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後亡」判斷需要科學對照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香港至今有四人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後死亡,另有至少45宗嚴重異常個案。縱使專家已排除疫苗跟部分死亡個案有直接關係,公眾仍對疫苗深感疑慮,導致近日接種人數下降。我們當然不願見到有人在無預兆下死亡或身體異常,但社會亦不能在欠缺真憑實據的情況下輕率斷言打針致病致死,有關判斷必須要有醫學證據以及在統計學上成立才行。

林鄭月娥到訪中山紀念公園體育館社區疫苗接種中心,視察首天接種復必泰疫苗的情況。(政府新聞處)

針對已知個別案例,當局和新冠疫苗臨床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固然需要交代更多關於其死因的資料,以便公眾評估它們與疫苗的因果關係,但在另一方面,社會最起碼亦應該了解本港整體死亡人口情況和學會進行組別對照,別因出現少數「針後亡」案例就對整個接種計劃產生誤解和恐懼。

小心詮釋死亡數字

要精準判斷「針後亡」是否普遍屬實,社會必須留意死亡比率是否存在異常情況。2016至2020年,香港每年有4.68萬至4.9萬人死亡,換算每天平均有130人左右死亡,而在死亡人口當中65歲或以上的長者佔約八成,故此當中包括接種疫苗者亦不足為奇;況且隨着接種人數增多,接種者去世的個案難免隨之上升。因此,一個較精準的做法是對照同時段長者人口和死因,如果接種者死亡比例沒明顯超越未接種者,按理就能佐證疫苗與死亡無關的說法,相反假若前者比例過高,那就表示有需要進一步探究「針後亡」的問題。

政府鼓勵全民參與的疫苗接種計劃,並把長者列入高等風險的優先接種組別,卻沒有在接種前為長者提供足夠的評估服務。(資料圖片/張浩維攝)

這種對照組別的辦法在疫苗早期實驗已有應用。醫生何柏良日前列舉復必泰第三期臨床研究結果例子,就指出當中研究組和對照組出現參加者死亡比例差別沒有明顯分別:在各有2.16萬名參加者的接種疫苗組別及安慰劑(即生理鹽水)對照組別裏,兩組的嚴重反應和死亡比例其實沒有明顯分別,當中死亡率均少於萬分之二,可見外界實在不宜誇大「針後亡」個案跟疫苗的關係。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日前引述BioNTech第三期臨牀研究,得出疫苗組別和安慰劑組別的嚴重、危及生命和死亡事件沒顯著分別。(圖片來源:Pfizer-BioNTech COVID-19 Vaccine VRBPAC Briefing Document - https://www.fda.gov/media/144246/download)

政府須公開更多人口數據

誠然,應對新冠肺炎的疫苗研發時間比以往同類製品大幅縮短,在許多國家都沒等及所有常規程序就開始緊急接種,這多少會令公眾質疑其效用和安全程度,因此政府和醫學界更需要憑專業把關以及向社會提供充足的資訊,包括統計數字、接種宜忌等。對於香港來說,當局顯然應該公布更多跟疫苗接種相關的詳細數據,例如同期的本地死亡相關數字和人口背景以及接種者的特徵統計,好讓醫學界和公眾可以判斷接種對長者、長期病患者及總體人口有否額外風險。

同樣重要的是,政府必須清楚界定哪些群體避忌接種,以減少接種後出現不良反應的人數。《01觀點》早在接種計劃開始前已經提出此一建議,而政府卻一直輕視此訴求,弄得醫生和市民無所適從。現時開放接種的科興疫苗欠缺60歲或以上臨床數據,外界較難準確評估風險,而死亡和異常事件又令不少人失去接種信心,長此下去必定拖慢社會實現群體免疫進度。儘管有消息指衞生署即將發指引,列出何種情況不適合接種疫苗,實為亡羊補牢,望能有助醫生向市民給建議,亦有助公眾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