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應該推動扶貧委員會早日功成身退
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周二(9日)主持第四屆扶貧委員會會議,會上通過改良基金醫療援助項目的經濟審查機制,以及增加「非公屋、非綜援的低收入住戶一次過生活津貼」項目的撥款。然而扶貧委員會於2012年成立以來,本港貧窮人口不升反跌,已證明當局的臨時援助計劃成效有限,難以改變貧窮戶的處境。政府除了要反思扶貧政策的切入點,長遠亦要增撥資源,壓低市民在房屋、醫療、養老等範疇的生活開支。
張建宗周二以視像形式召開本屆扶貧委員會第三次會議,跟進特首林鄭月娥去年在《施政報告》提出的扶貧措施,並在會上通過兩項建議。委員會同意改良基金醫療援助項目的經濟審查機制,包括修訂持續申請個案每年可動用財務資源的計算方法、就所有藥物資助申請增加認可扣減項目,以及將首次申請的經濟審查有效期由12個月延長至18個月。
此外,委員會亦同意增撥5.7億元,投放至「非公屋、非綜援的低收入住戶一次過生活津貼」,以應對申領住戶大幅超出預算,同時亦降低在職家庭津貼計劃的工時要求,以及限時放寬短期食物援助服務計劃的資產限額。
M型社會必須扭轉
在經濟環境惡化、失業率仍然高企下,雖然政府放寬援助項目的門檻可使更多人受惠,但這類臨時措施的扶貧成效終歸有限。自2013年政府首次訂立官方貧窮線後,本港的貧窮人口數字仍是長年高踞不下。2012年政策介入前本港貧窮人口為131萬,惟這9年間的數字仍徘徊在131萬至140萬人左右,期間只有一年錄得回落。更甚是,據去年公布的《2019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下稱《報告》),本港在疫情爆發前的貧窮人口升至149萬人,貧窮率為21.4%,兩者皆創下2009年後的新高。即使政府以疫情、反修例運動、中美貿易戰等原因來解釋數字攀升,貧窮人口的基數甚高也是不爭事實。
儘管政府現有綜援、長者生活津貼、關愛共享計劃等不少扶貧措施,但措施多屬臨時性質,長遠未必能使受眾真正脫貧。例如《報告》統計,低津和職津項目雖在2019年使4.76萬人脫貧,略多於前一年的4.24萬人,但對整體貧窮率的減幅則維持於0.6%,而長者生活津貼和綜援的貧窮率減幅則為2.2%。縱然政府強調政策介入已經令貧窮率下跌,但這些措施畢竟只能助基層一解燃眉之急,若然計劃終結他們的處境亦會打回原型。再者,撇除伴隨疫情而來的經濟衝擊,本港貧窮人口數字長年未見回落,足夠反映各項措施只能避免貧窮戶的處境變得更糟,而非徹底改善其生活環境。
扶貧委員會自2012年重新設立以來,多數推出津貼類型的措施,短期而言雖然有存續需要,但長遠而言根本無助減少貧窮。就以12萬戶住在木屋、寮屋和天台構築物的市民為例,在本港畸型地產市道下,他們不僅要以高昂租金來換取難以忍受的暫住居所,其住屋開支佔比過高,同時亦使本可用於醫療、膳食、子女教育的開支大減,無法將資源投資未來,突破社會層級向上流動。從過往十年的扶貧成效可見,不論是恆常現金項目或非恆常現金政策,兩者充其量只能避免貧窮問題惡化。扶貧政策的終極方向應該是扭轉「M型社會」為目標,幫助更多市民的收入重返貧窮線以上,並以普遍社會保障體系為目標,讓民眾在醫療、食物、房屋等範疇上有基本保障。政府應該制訂具體目標,實現經濟及社會結構的改革,讓扶貧委員會早日功成身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