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非本地培訓醫生可取 長遠須增加醫科生及產業化
特首林鄭月娥周四(2月4日)在立法會答問會上提出五項立法建議,當中包括修訂《醫生註冊修訂條例草案》,以容許在海外經醫科培訓的香港永久居民能在港執業,並在公營醫療系統工作。引入海外醫生本應是解決香港醫護人員短缺問題的其中一個治標方法,惟一直遭本地醫生團體保護主義的阻撓,懸而不決。政府此次以相對溫和的方案引入非本地培訓醫生,做法應較易取得支持,但其必須明白這只是解決香港醫療問題的一小步,往後還有更多工作要做。
引入海外醫生的提倡已久,但一直遭醫學會等本地醫生團體反對,這次也不例外。醫學會會長蔡堅表示擔心新安排下的醫生質素,甚至日後會否斷錯症。海外來港醫生成立的香港執照醫生醫學會認為執業資格試確保醫生符合香港的專業標準,有助於維護病人的安全。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會長馬仲儀則關注,認可海外學院是否屬英語教育,並指本港所有文件病歷及醫療教育都使用英語。
外地訓練也有高質醫生
在執業資格試方面,筆試與臨床試反覆幾次,或阻礙人才流入。加上臨床試等欠透明、設難度具有主觀性,曾被應考醫生投訴過標準難測,也引人質疑到底考試制度是否如醫生所說有效。即使外地訓練的醫生,未必一定能應付香港風土病,但並非沒有對應的辦法。像新加坡這種大開海外醫生之門的地區,海外醫生剛進入新加坡時必須得在公營醫療系統工作,並在當地醫療體系在督導的情況下工作一段時候,有足夠時間檢討該醫生是否能應付當地的醫療狀態。
至於語言或質素問題,新加坡設立院校名單,只有在有保證學院畢竟的學生才能免考試獲得執業資格,這樣便解決了不少問題。新加坡自從開放海外醫生後,從2006年至2016年十年間,醫生人數提高了87%,當中有43%在外地受訓,證明效果明顯,且能緩解公營醫療體系壓力。前世衛總幹事及衛生署署長陳馮富珍、前中大醫學院院長李國章、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等,都是在海外接受醫學訓練的,誰能傲慢地說只有香港本地畢業的才是高水準?
擴大醫療體系 長遠推動產業化
另外有些人聲稱香港公營醫療系統緊張,最主要是因為更缺乏其他醫療人手,但他們也無法否香港缺乏醫生的問題。香港每1,000人中,只有1.91名醫生,遠低於其他先進地區,例如英國為2.8名,日本為2.3名,德國更高達4.2名。香港作為一個發達地區醫生數量明顯低下,醫生不足即使不是全部問題,也至少是部分問題的所在。
政府現時放寬在外地訓練的香港永久居民能免試加入公營醫療體系,顯然可以解撚眉之急,惟人數始終有限,醫生不足的問題的治本方法到底還是要從增加本地培訓做起。現時只有港大和中大兩所學府培訓醫生,每年名額530個。按「醫療人力推算2020」指,現時欠缺660名專科醫生,至2040年增至960名,可見現有速度還遠遠不足應付所需。
長遠而言,香港在滿足本地需求後,更可進一步發展醫療資源和人手,吸納全球醫學人才,將醫療服務產業化。政府應大力推動私營醫療提供質素高、價錢合理的服務,甚至配套發展成醫療旅行等一條龍。這不單可以刺激經濟活動,也可以帶來公共財政回報,更重要的是為香港提供更多高質的就業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