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下富豪更有錢 社會危機緊隨其後?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據彭博「億萬富豪指數」統計,疫情大流行期間,不少國家和地區億萬富豪的財富不跌反升,澳洲富豪財富更增長逾半。各國政府和中央銀行為抗衡經濟下行,紛紛推出總額屢創新高的財政和貨幣政策,使資產價格與實體經濟背馳,嚴重脫離民眾購買力。一場由貧富差距觸發的社會動盪,恐怕正悄然醞釀。

本年3月全球疫情踏入首波高峰時,澳洲億萬富豪的財富淨值錄得下跌,但不久便從低谷反彈。而截至12月時,這批億萬富豪的總資產更比去年同期高出52.4%。美國、英國、加拿大和香港的走勢雖然「相對落後」,但仍分別錄得27%、23.6%、19.3%和15.4%的增幅。

貨幣政策令富豪受惠

這群億萬富豪在危機中愈戰愈勇,絕對需要向各國政府和中央銀行脫帽致敬。自2月下旬各國政府意識到疫症對經濟打擊百年一遇,紛紛推出規模前所未有的救市計劃。一方面政府動用公帑,推出各項失業救濟等財政援助;另一方面,全球主要央行亦藉着大增貨幣供應,人為地壓下利率,既要防止信貸鏈斷裂,亦要藉此刺激投資和消費,拉動總需求增長,從而穩住或開拓更多就業職位。

國際社會已非首次以漫天灌水來救經濟,其副作用絕非只是通脹簡單。理論上,當貨幣供應量增加並超越經濟總體需求成長,通脹便會隨之而來,而貨幣政策支持者亦普遍認同經濟學泰斗佛利民的觀點,即通脹只是「無處不在的貨幣效應」,只要將之維持在適當水平,通脹蠶食貨幣購買力的副作用,自然可被經濟增長抵消。但現實是,大多新增的流動性不但因實體經濟需求不足,而沒有導入實體經濟,反而更被用來在金融市場追逐五花八門的投資產品,成為資產增值的工具,而金融市場的狂熱更不只可見在股票和商品期貨,就連比特幣近日亦升破歷史高位。

金融海嘯教訓在前

雖然貨幣政策可被視為「必要之惡」,但其種下的政治風險也不容小覤。早在2008年金融海嘯後,已有不少經濟學者指出,社會新增的財富大多都落入能夠乘上資產增值快車的頂端階級,繼而催生出「1%v.s.99%」的貧富不均論,以及一場劍指貧富懸殊的「佔領華爾街」運動。儘管社運源起於人們不滿華府以公帑,打救因過度槓桿而陷入財困的金融企業,但若無社會長年累積的經濟、種族、性別、宗教、階級差異,以及人們對其悲慘生活的憤怨,相信街頭怒火亦不會一呼百應。

過去一年多,世界各地示威騷亂此起彼落,都可見民眾對政府不信任程度有增無減,故要修補兩者的關係,政府的功能亦要與時並進。在資產價格飛升的年代,雖然樓價高踞不下只會直接影響民眾的居所環境和質素,但日益沉重的住房開支,也會反過來使人們減少教育、醫療、膳食、交通等開支,令生活質素每況愈下。我們現處於物質水平飛躍進步的年代,政府的功能早非只流於確保饑荒不會發生,而是要為民眾提供適足的生活條件,其中又以適足住屋環境、可負擔的醫療、養老和教育最為重要。縱觀歷史,群眾的極端政治思潮,往往是經濟危機共生之物,故解化之道亦只有政府將分配正義和社會權利視作政策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