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綠置居蚊型單位滯銷 房委會應引以為戒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房委會六月底接受今期「綠置居」中籤者揀樓,迄今為止反應兩極。柴灣蝶翠苑、青衣青富苑中型單位近乎沽清,但蚊型單位一反過去熱捧風不獲買家青睞。這事反映公屋客不再不惜一切「上車」,房委會 「納米化」策略失效,必須檢討未來的「綠置居」政策。

今期兩個「綠置居」屋苑共有3,696個單位,時任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主席黃遠輝在開售初期表示,因為收表破記錄而預期能夠沽清,然而四個月過去兩苑實際僅售出1,540多伙,只佔四成多,使得黃遠輝的願望落空。

綠置居柴灣蝶翠苑及青衣青富苑,房委會6月底起邀請中籤者分批揀樓。(盧翊銘攝)

置業必須量力而為

疫情尚未明朗,加上經濟不景,揀樓意欲自然消減。話雖如此,較大面積的單位銷情仍較小單位優勝。在蠂翠苑,187至189平方呎的單位只售出兩伙;在青富苑,187至189和283至289平方呎單位的售出比例亦明顯落後於380平方呎以上的單位。反觀小單位的反應慘淡,儘管房委會繼續邀請中籤者揀樓,但坊間預料其銷情未來應該難見起色。

這些百萬元樓價、五萬元首期的廉價單位未能夠吸引公屋住客自置居所,原因有三:一是住戶財政能力較低,無法勉強置業「上車」;二是準業主對前景並不看好,認為小單位欠升值潛力;三是單位面積實在太小,搬入其中難以改善居住環境。

過往勉強「上車」港人不計其數,他們為了供樓扭曲生活。即使「綠置居」售價低,每月還款粗略估算也要至少3,000多元,金額也不算少。公屋居民思量自身能力後不強求「上車」,未嘗不是好事。

另一方面,不少業主曾在樓市熱熾歲月憑藉自置物業賺錢進帳,而這一風氣也蔓延至「綠置居」市場,像景泰苑至少就有四個不足200平方呎的單位原業主賺約一倍離場,而今次滯銷似乎表示這類將「綠置居」視作炒賣工具的準買家有所減少,有助社會認清公營房屋功能是供市民自住。

+1

「綠置居」、蚊型單位本不應存在

況且隨着公屋需求日增,房委會為安置更多居民就讓單位面積縮水,導致「綠置居」近年持續納米化。即使從政府重建置業階梯的初衷去想,住在蚊型樓亦談不上改善居住環境,當中個別屋苑如青富苑業主更須承擔斜坡維修費用,因此公屋居民如無迫切需要亦不應該換樓。

按此銷情,過千「綠置居」單位隨時落得收回的下場,直至下期計劃銷售時再重推。但正如房委會成員稱,下期推售單位量多,市場未必能夠消化剩餘單位,怕有浪費資源風險。如要消化這些單位,房委會可以考慮適當地調低售價,又或收緊「公屋富戶」資格,增加這些購買能力較高的住戶申請「綠置居」動力。

歸根究柢,蚊型樓無助個人成家立室,象徵港人居住質素倒退;同時出租公屋建屋量低,房委會在此限制下還把公屋改作「綠置居」出售,自然令得公屋流轉更為緩慢。由此可見,這種納米化「綠置局」根本不應存在。兩個「綠置居」屋苑遇冷風,是給政府和房委會的警號,官員必須要承認和尊重港人的居住空間,直接廣建居屋和出租公屋,港人才能安居樂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