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觀點】特朗普當選是對民主選舉最大諷刺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美國極右民粹主義抬頭、散播仇外主義的特朗普,竟能過五關斬六將入主白宮,他的當選,可說是對美國民主的一個諷刺,也對世界構成莫大的危害。

若說2008年奧巴馬當選美國總統,是美國黑人的一次重要勝利,那麼今次特朗普當選總統,無疑就是美國保守白人的一次大反擊。

民權運動在美國建立起偉大的進步左翼傳統,就是打破種族、階級籓籬,謀求建設更公平、更美好的社會。民權運動於19世紀末開始,到 50 年代達至高峰。此前,美國在工廠、醫院及軍隊都採取種族隔離制度。在一連串抗爭運動後,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於 1954 年宣判於學校實施種族隔離政策違法。其後,在馬丁路德金等黑人民權領袖的帶領下,抗爭不斷,以求全面取消種族隔離政策。雖然馬丁路德金於 1968 年遇刺身亡,但於同年總統詹森簽署《民權法案》,「因種族、膚色、宗教或宗祖國籍...用暴力或物理、傷害、恐嚇、干預他人」均列為聯邦罪行。此後在非洲、東歐、中東、拉丁美洲等多國的運動,也受美國民權運動的形式、精神影響。

民權運動就是美國民主進步的見證,其民主不再囿於白人,更是各個種族、階級的民主。但歷史也偶開倒車,身於1968年、見證民權運動的勝利的人萬萬料不到,種族主義、狹隘的白人至上主義竟會在美國再次抬頭。

特朗普在競選期間,屢度發表針對少數族裔和外來移民的言論,大力拉攏很多教育程度不高的保守白人藍領選民。這些中產白人的生活,因為2008年金融海嘯大受打擊,對現狀不滿,也不滿華府建制精英漠視他。特朗普為了一己政治利益,利用他們的滿腔憤怒情緒,盡情煽動白人至上主義和民粹主義,凝聚成為一股龐大的政治力量。

特朗普的競選口號就是「Make America Great Again」(讓美國再次偉大),然而他所指的「美國」是多元、共融的美國,還是一個以白人為中心的美國?答案可謂明顯不過。特朗普勝選,不禁讓人問:美國民權運動精神,是否已消弭殆盡?

當然,若不是希拉里和民主黨自身大有問題,特朗普也未必能夠當選。希拉里所代表的民主黨建制集團,被不少人質疑「離地」和腐敗,無心改革,否則在今年初民主黨初選時,跟特朗普一樣高舉反建制旗幟的左翼老將桑德斯,也不會大受年輕人歡迎。事實上,當時已有不少民調指出,若由桑德斯去馬參選,打敗特朗普的機會比起由希拉里出戰更高,只是民主黨大佬們,都抗拒代表大刀闊斧改革的桑德斯,而寧可力撐希拉里這位建制精英。

今次大選結果,見證了民粹主義政客,如何成功煽動民情,作出不明智的決定。美國社會百病叢生,要將問題一一解決,需要的是理性和耐心,可是民粹主義政客卻總愛以極度簡化的口號宣言去蠱惑人心、胡亂找來代罪羊,令普羅大眾信以為真。

另外,特朗普也主張反全球化的鎖國政策。他可說是乘著全球化所帶來的本土就業問題而起,這從特朗普在密歇根州和威斯康星州勝出可見端倪,民主黨過去在兩州靠工會聯絡,有穩固實力;在上屆選舉,民主黨兩州全取。在今屆民主黨則兩州全失。這和美國近年工業衰落中產藍領失去工作,以及特朗普主張對中國、墨西哥等新興國家實施高額入口稅、復興美國工業,不無關係。根據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於本年7月發表的數據顯示,美國選民最關心的議題為經濟(84%),也就是說現時美國的失業、經濟衰落等問題。但特朗普反全球化的主張,還有保護主義色彩濃厚的孤立主義鎖國政策,有違全球歷史潮流大勢,他的政策是否能讓美國再次偉大起來,固然成疑問,其保護主義政策,更可能衝擊全球經濟,打擊中國等新興國家。

我們相信民主,是相信人民能作出理性選擇,選賢任能,但今次選舉,卻是對民主選舉的最大諷刺。隨着另翼右翼運動和白人至上意識重新抬頭,美國種族矛盾恐將更為嚴重,社會更趨撕裂,政治更趨兩極化。今次美國選民的選擇,令美國主流開明輿論震驚,更令國際社會恐慌。我們認為,美國民主是一個偉大的制度建設。但與此同時,美國作為世界強國,必須反思其沉痾宿疾,美國主流社會輿論也必須堅守崗位,不容特朗普及其代表的種族主義和白人至上力量肆虐橫行,不然對美國國民乃至全世界,都將造成深遠的禍害。